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郎。《拾舊沙河夢》121。影劇院內

[複製鏈接]

1713

主題

1714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12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3-9-8 1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巴郎。《拾舊沙河夢》121。影劇院內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121。 影劇院內

第二天,是好晴天,藍色天空,萬里無雲。清晨,朝陽升起,金色光輝燦爛明媚,灑映在影劇院和人民廣場,以及對峙著的兩派派眾身上。6月份的天氣,已經很熱了,日溫在30度以上,所以,如果有活動,最好在早晚稍微涼爽些的時候進行。

8時正,紅色派的進攻開始了。
紅色派的進攻隊伍「紅先鋒」團,約1000人,分為10個連。每個連縱橫排列數排,自成方陣,由精幹青年小夥子組成,頭戴籐帽,身著工裝,腰扎武裝帶,臂佩紅袖章,一個個精神抖擻,桀驁中透出英氣。每連前兩排,是籐牌手,一手執棒,一手執山籐編織的籘片。籐片浸過桐油,特別堅韌,且有彈性,作為盾牌,保護自己,在前開路,刀砍不破,石塊砸來,又被彈開,敵人襲來,則以棍棒防身。至於攻擊力,來自於其後排列陣的長槍手。手持桿棒槍矛,都是長大兵器,專以挑打刺戳為主,敢與敵人一對一較量,刺殺格鬥。
每個連前排由連長領隊,旗手舉著連旗引領,旁有鼓手,按編號自成隊伍。前5連是衝鋒隊,后5連是預備隊。由周團長居中指揮,他親自率領其嫡系「江凌紅工糾」,近200人,都有些武功根底,接受過正規軍訓,是一支勁旅。作為突擊救火隊,哪裡吃緊時就去哪裡支援幫忙。
在鼓號聲中,「紅先鋒」500名隊員,排著整齊地隊伍,隨著隊旗,穿過廣場上幾百米的開闊地,一路上未遇到阻擋,來到高台底下。借著高台掩護,停下來,最後整頓隊伍。高台約30 - 40米高,約200米寬廣,幾乎成90度直角,幾百人躲在此處,高台上影劇院內的人,是瞧不見的。若是扔石塊,也會飛過高台,落到後面廣場上,打不著高台下隱蔽人員,作為衝鋒前的屯兵出發地,相對安全。
在短暫地核查人員裝備后,周團長一聲令下,鼓聲大作,以連為單位,衝鋒部隊分左右兩翼,從緩坡道快速跑上高台,從兩側躍進著,直撲影劇院院門。

固守影劇院的翻天派頭領姓王,也是個狠厲角色。論起來,他與紅色派周團長,還應是戰友。王頭也參加過中印自衛反擊戰,但與周團長不在一個團,資歷也淺些,當時任另一團某連班長,是個老兵。反擊戰中,為收複印軍某連所佔某高地,戰鬥激烈,排長指揮時,被印軍狙擊手瞄上打死。王班長果斷站了出來,代理排長,接著指揮,正面佯攻,兩翼迂迴,最終以一個排,以少勝多,擊潰印軍一個連,俘虜繳獲頗多。戰後立功受獎,並直接提升為排長。65年底,以營教導員正營職轉業,分配於行署某部任政治宣傳幹事。
從朝氣蓬勃的軍旅生活,突然轉換到清靜無為的衙門坐班,官僚作派,社交禮儀,唯唯諾諾,推諉拖延,王營教覺得很不適應,又無力改變現狀,不禁憤懣在懷,抑鬱寡歡。好在沒多久,文革爆發了。他覺得機會來了,渴望施展平生本領,大幹一番。於是,他聯絡機關部門的同事戰友,成立組織,物以類聚,志同道合,歸附於翻天派。革命、造反、鬥爭、奪權,事事有異,日日非常,上竄下跳,出頭露面,前呼後擁,左右逢源,好不快活。這次受邀擔任防守影劇院的指揮重責,王營教欣然而受。這是組織和人民對我政治覺悟的看重,和對我軍事才幹指揮能力的認可,任重道遠,捨我其誰?

看見紅色戰團朝影劇院大門迅猛衝來,王營教並不驚惶,這般進攻,早在他意料之中。一聲令下,從影劇院里,迅速跑出一隊百人精兵,這是直屬軍工「戰狂風」戰隊的一部,都是由復轉退伍軍人和軍工民兵組成,是王營教的嫡系。他們身壯膽雄,敢打敢沖,揮揚著棍棒刀矛,與衝上前來的「紅先鋒」戰士們打鬥起來,攪成一團。
兩派武裝人員,都戴著籐帽,穿著工裝,或是綠色軍裝,手中所拿武器,棍棒刀矛鋼釺紅纓槍等,都大同小異,除了「紅先鋒」戰士頸纏白汗巾外,遠看還真分不出誰是誰來。而隊列攻防,都按解放軍操典進行的,也大致相同。而且深諳林付主席的戰術,「三三制」,「三快一慢」運用淳熟。
有的戰士,手持棍棒,一手還揮動著小紅書,高呼誦讀毛主席語錄,口號更是喊得一個樣。兩派派眾都自認忠於毛主席,革命造反鬥志昂。對方鐵桿保皇派,困獸負隅來頑抗。看這文革風暴勢正勁,可笑對方不自量力,螳臂伸出妄想著把浩蕩車輪攔擋。
影劇院大門,平時倒有近20多米寬,夠敞亮的。自從翻天派佔據之後,在院門處,用預製板沙袋土包等,將其大部分填堵上,只留下2 - 3米寬,容人進出。這次進攻,「紅先鋒」雖然人多,但院門受阻,急切之間難破,大部隊潮湧而來,在院門外洶湧,巨浪滔天。而院門處「戰狂風」則以班為單位,10來個人,剽悍有力之士,佔據道口,長槍短棒,揮舞不停,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慨。紅色派人數眾多,如狂濤巨浪,衝擊著翻天派的礁石,轟響連綿。而翻天派雖然人少,但好整以暇,扼住要害關鍵之處,短時間裡,卻是難撼絲毫,莫可奈何。
衝擊了個把小時,翻天派防守得紋絲不動,那紅色派攻擊,三番五次,不能得逞,攻勢不免枯竭,顯出疲態。看著急攻難以奏效,不得已,周團長只好鳴鑼收兵,撤了回來。

白天太熱,不宜行動,所以,吃過午飯後,戰士們歇息,指揮部開會謀划。反覆計較,影劇院孤立站於高台之上,只以院門出入,要奪取影劇院,還是只得從強攻院門入手。
待到5 - 6點鐘,熱氣稍降。周團長帶著「紅工糾」勁旅,親自擔任主攻,沖向院門。而後備5個連,則作為後續,緊跟著前鋒,隱藏在院牆外,預備突破。
紅色派把持的市廣抪站和翻天派佔據的影劇院樓頂都架設著高音嗽叭,雙方把分貝開得最大,音響如雷鳴般轟響起來,喊出激動人心的口號,唱出悲壯熱情的歌曲,為自己衝鋒陷陣的戰友們加油鼓勁。

此時,「紅工糾」和「戰狂風」,兩支勁旅,斗在一起,捨生忘死,勢均力敵,互不相讓,兩方均有傷殘。傷殘者撤下,換人又上,戰況呈膠著態勢。青春少年敢死隊,衝鋒陷陣渾我忘。颯爽英姿娘子軍,送水送飯救死傷。老嫗幼童啦啦隊,擂鼓呼叫助陣忙。指揮若定街壘戰,將軍權柄初品嘗。
雖然爭鬥激烈,互有傷殘。但翻天派人少,傷殘太多,不免要動用儲備,捉襟見肘,勉力支撐,疲憊不堪。而紅色派人多,隨時可調換,使用車輪戰,撤下疲憊之師,換上生力軍參戰。此消彼長,院門處的爭鬥,防守開始出現漏洞,優勢逐漸地向紅色派傾鈄。
周團長和「紅工糾」戰士們見勢,心中大喜,信心倍增,加緊了攻擊。眼看著院門處「戰狂風」人員減少,左支右拙,難以抵敵,頹勢明顯,「紅工糾」士氣爆棚,呼聲大作,院門防守岌岌可危。突然,影劇院樓上,響起一陣急促的號音,只聽發一聲喊,院牆後面一陣躁動。無數翻天派眾,男女老少都有,踩著雲梯腳手架等,紛紛現身於院牆之上。他們手執石塊玻璃泥巴木棒,在有人指揮呼喝下,居高臨下,兜頭蓋臉地,朝隱藏於院牆外根腳處的紅色派戰士,如暴雨般砸下。院牆根處的紅色派眾,哪知天有不測風雲,石塊會突然從天而降,直砸得頭破血流,哭爹喊娘,抱頭鼠竄,狼奔豕突,只恨爺娘少生一雙腿,朝高台下潰逃而去。一時間,數百「紅先鋒」隊員,一鬨而散,霎那光陰,院牆外,空無一人。

周團長率「紅工糾」,攻擊正酣。眼看院門將破,雖然「紅先鋒」隊員都潰逃而散,沒了預備隊,無人支援,但憑著自身勇悍,仍在咬牙堅持,尋求突破。
正在相持不下,突然,影劇院樓上又響起一陣急促號聲。聽到號音,「戰狂風」隊員立馬停手,互相掩護,退後10餘米,與「紅工糾」隔開距離。「紅工糾」隊員雖然納悶,莫明其意,但即然阻力頓消,何不沖了進去?
正待要衝,靠近院門處,兩側院牆裡面發聲喊,湧出數十上百翻天派眾,都是力大夯實之人,手提一支糞桶,另手拿一舀瓢。奔向前來,舀起桶內金黃糞便,挾著刺鼻臭味,朝著「紅工糾」隊員,兜頭蓋臉地傾潑而來。一時間,糞便屎尿,被舀瓢巧勁潑開,其中實物迅疾飛來,毫無花巧地,全打在「紅工糾」隊員肩腰背臉身上,一塌糊塗,臭氣瀰漫。更有那液體,隨風吹散,飄飄揚揚,如雨滴如霧霾,灑在臉上頸里,清涼襲人,淋漓盡致,耳眼口鼻五竅皆入,好不噁心。
雖然「紅工糾」戰士英勇頑強,但哪曾經過如此陣仗?不由得停下衝擊,本能地用手掌衣袖頸上白色汗巾,去揩摸面部身上,卻不料越揩越臟,滿手屎尿,臭味熏天。許多戰士不由得弓下腰來,臉紅氣急,大聲咳嗽流涕,彎腰曲背,反覆嘔吐,將中午晚上吃食,全嘔個一乾二淨,尚不止歇,兀自披肝瀝膽,在那一陣陣地乾嘔。
周團長也誤中臭彈,臉上身上都是,粘粘糊糊,鬧得狼狽不堪。眼見「紅工糾」隊員們困窘至極,鬥志全消,而翻天派那邊,又湧出一隊糞桶,作勢要潑。好漢不吃眼前虧,留得青山在,何愁不報仇?周團長急令,鳴鑼收兵,在翻天派眾的嘲罵聲中,丟盔棄甲,將臭哄哄的隊伍,帶回大營。
巴郎  記於2020070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