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萬州沙河中學高中七三級同學50周年嘉華慶會》

[複製鏈接]

1713

主題

1714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12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3-4-26 1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萬州沙河中學高中七三級同學50周年嘉華慶會》

   ***  前言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今天,我們,萬州沙河中學髙七三級的同學們,齊集峽江之濱的故鄉,花木扶蘇的安瀾谷內,共同慶祝我們同學50周年嘉華會。
自1973年高中畢業,至2023年的今天,整整50年了。
人生,能有幾個50年?能榮幸見證此一歡樂時光,實屬不易!
光陰寸進,詩書年華。回首高中兩年,置身文革的波瀾壯闊之中,時有風起雲湧,陰雨寒霜。我們要衷心感謝老師們的諄諄教導,也感謝同學們的相依相伴,正如催長禾苗的雨露滋潤,又如建造華屋的地基堅實,使我們這些青春少年,度過了那些躁動的日日夜夜,深入社會實踐理解民生,學習到了基本的文化知識,並以此更新我們的頭腦,砥礪我們的思維,使我們終於脫繭而出,以蟲化蝶,獨立於社會之上,直面百變人生。
五十年歲月流逝,看世間地復天翻。我們這一代,曾經風華正茂,襟胸立志,情懷如詩,追求理想,曾經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忍辱負重,堅毅頑強。我們以挺直的脊背、堅實的臂膀,撐起大樑,挑起重擔,披荊斬棘,勇往無前。我們以聰慧的頭腦、敏銳的目光,一路風塵,善於拓荒,抓住機會,力爭人先。我們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為建設偉大祖國,功不可沒,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面向艱難促成長,願為理想把身獻。不負世上走一趟,終教日月換新天。我們這一代人,一生辛勞,問心無愧,而今已過花甲之年,年高德劭,早已順應歷史規律,退休在家,安享晚年。
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又回到了故鄉,又回到了學校。我們圍坐一堂,我們隨意漫步,率性地去重溫、去再現那一幕幕的舊事軼聞,運用想象去回憶、去補充那些淡忘了的細微末節。在我們的記憶中,校園中的一切人和事,都曾經是那麼熟悉可親,那樣誠摯純真,刻骨銘心,然而,卻又是那麼的遙遠難及,直如夢幻般的奇妙美好。
我們心中這些深藏的情意結,千頭萬緒,糾纏無數,是現實社會永遠也沒法為我們解開的。所以,讓我們在此,趁著記憶尚未完全淡去,將這50年來的昔緣今痕,以《紀念冊》的形式,用50周年嘉華慶會、用詩詞文字、和用音視圖片固定下來,留下雪泥鴻爪,作為同學之間的友愛情誼的永久見證。
贊曰:
回鄉相遇在街頭,執手兩看淚迷眼。
老叟老嫗步履艱,卻憶風華正少年。
同學情誼心中存,哪怕永遠難再見。
天長地久真情懷,海枯石爛心不變。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3年4月26日


   ***  結語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萬州沙河中學高中七三級同學50周年嘉華慶會,歷時兩天,今天完滿結束了。
從五湖四海天涯海角歸來,踟躇江畔,流沙拾貝,陳年舊事,傾情緬懷。昔日的青春少年,今時的皓首翁嫗,濟濟一堂,安瀾谷內,分享那曾有過的春夏秋冬陰晴圓缺,回顧那史無前例的星火燎原波瀾壯闊,共同去品嘗往昔那苦辣酸甜芳華躁動,一起來體味那難以言說的風情世事凡俗百態。
七三級兩個班108人中,已有10餘人不幸逝世,死者了了,讓我們生者,為了他們,更好地活著,活下去。
特別鳴謝林全軍、李勇、晏永超諸位同學,正是他們的真誠奉獻和不懈努力,以及其他許多同學的熱心參與,使得這次「50周年同學慶會」成為可能。通過網路微信視頻等科技手段,使因事不能親臨現場的少數同學,也能目睹慶會盛況,並與同學們溝通交流。
《萬州沙河中學高中七三級同學50周年慶會》紀念冊,內涵豐富多樣,包括慶會集錦、50年照片薈萃、同學通訊錄等。歲月東流,同學星散,物是人非,地復天翻,許多精華遺漏,在所難免,但雖非全瓦,實為碎玉。《紀念冊》,是我們同學間少年同窗真摯友誼的見證,也將永遠銘記我們同學們那平凡壯美豐富多彩的人生。
以此,紀念那些已經逝去、或將要逝去的人和事 ...
贊曰:
五十年後返故鄉,滿腹感慨淚盈眶。
千古高峽湖面浮,當年城鎮江底藏。
鄉音依舊顏貌改,故土難尋山水忘。
但願白髮人長久,天地有情再舉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30428



《50周年同學慶會感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江風漁火唱晚晴,心潮逐浪翻卷。髙峽平湖夢成真,歸燕久徘徊,不識舊家園。
   閑看光陰東流去,滄海已成桑田。青春芳華今安在?扶杖白頭翁,依稀憶童顏」。
《臨江仙》

人說:最憶人生少年時。童年和少年的經歷,五彩繽紛,變幻奇妙,有美好、有歡樂,更多坎坷痛苦和徬徨迷茫,就象蠶兒急欲由蛹化蝶破繭而出那一刻。儘管經歷各異,境遇有別,但兒時少年,相信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絕無僅有,曾激起過智慧的浪花,情感的波瀾,是構成自己魂魄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我們是新中國的新一代,50年代出生(50后),伴隨著祖國成長,一生中經歷的坎坷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特別是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我們身陷文革的旋渦內,不由自主,隨波逐流,從小學進入中學,又於71年上了高中。此時的我們,已經是十四五歲的少年,青春勃發,風華正茂,是非觀人生觀世界觀正在形成。對世事的認識見解,也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有了自我的辯證思想,胸懷崇高信仰,追求美好理想。
儘管文革中宣揚「讀書無用論」,「知識越多越反動」,走五七道路,干苦活臟活累活,意圖用體力上的折磨,去除我們思想里的污垢。但我們內心深處,對幾千年的風俗習慣傳統道德,仍然謹存敬畏之心,對知識文化科學技術,仍然充滿熱情渴望。因為知識,也唯有掌握知識,方能指導其生活實踐,能改良其人生,能開拓其視野,能規劃其命運。
所以,高中的我們,一改從前那泘燥淺薄不喜動腦的習性,不學無術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心態,努力學習謹受教,下定決心痛思痛。尊師重教敬孔孟,傳統美德記心胸。求知解惑是根本,教學相長要互動。老師講解費心力,同學切磋不放鬆。從來只知上課苦,原來學習有輕鬆。踏實認真奠基礎,理論聯繫實際用。邏輯思維善實踐,領悟精髓事半功。教條框架須修正,靈活細膩觸類通。培養能力不死記,借勢而行乘東風。犁耙鋤薅勤耕耘,迎來收穫畢其功。
光陰寸進,詩書年華。回首高中兩年,置身文革的波瀾壯闊之中,時有風起雲湧,陰雨寒霜。正如催長禾苗的雨露滋潤,又如建造華屋的地基堅實,使我們這些青春少年,度過了那些躁動的日日夜夜,深入社會實踐理解民生,學習到了基本的文化知識,並以此更新我們的頭腦,砥礪我們的思維,使我們終於脫繭而出,以蟲化蝶,獨立於社會之上,直面百變人生。

五十年歲月流逝,看世間地復天翻。隨著改革開放,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深入發展,中國社會日漸富強,從貧窮落後,到溫飽小康,再到今天的繁榮昌盛,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世界第一,已經傲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追根溯源,祖國今天的偉大輝煌,要歸功於我們這一代。當年的我們,風華正茂,豪情逸興,襟胸立志,情懷如詩,浪跡江湖,追求理想。我們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忍辱負重,堅毅頑強,經歷過世態炎涼,人間冷暖,品嘗了心中的苦辣酸甜,看淡了天上的雲舒雲卷。我們腳踏實地,秉持道統,大器晚成,繼住開來,終於真正的成長了起來。
在當代祖國建設過程中,我們克己復禮,湼磐重生。我們以挺直的脊背、堅實的臂膀,撐起大樑,擔起重擔,披荊斬棘,勇往無前。我們以聰慧的頭腦、敏銳的目光,一路風塵,善於拓荒,抓住機會,力爭人先。面向艱難促成長,願為理想把身獻。不負世上走一趟,終教日月換新天。我們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為建設偉大祖國,功不可沒,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五十年來,我們這一代人,逆境奮起,脫穎而出,成為帶路的頭羊,思想的導師,通關的銳弩,社會的棟樑,克盡職守,德高望重。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一生辛勞,問心無愧,而今已過花甲之年,年高德劭,早已順應歷史規律,退休在家,安享晚年。
五十年過去了,今天的我們,不再如少年那般感性,心態已平淡,捫心自省,眼前回放著時代背景,友朋人物,奇聞軼事,心得體會,彷彿一面明鏡,映照出彼時的自己,在逆境中升華。
詩云:
高中兩年鐵哥姐,甘苦與共歷風煙。
文革同走五七路,在校攜手破題艱。
考試完畢灑淚別,各分東西說再見。
俗世人生去磨練,從此咫尺天涯遠。
一一一一
回鄉偶遇在街頭,執手兩看淚迷眼。
老叟老嫗步履艱,卻憶風華正少年。
同學情誼心中存,哪怕永遠難再見。
天長地久真情懷,海枯石爛心不變。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郎  記於  2023042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