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郎。《拾舊沙河夢》010。客貨車路

[複製鏈接]

1082

主題

1083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28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2-8-22 15: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巴郎。《拾舊沙河夢》010。客貨車路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十。客貨車路

60年代初期,我國的工業基礎還相當薄弱,交通事業,特別是汽車製造業,才剛剛起步。公路上跑著的車輛,全部是解放前,美英帝國主義援助給蔣介石國民政府用於內戰的。新中國成立后,這些車輛被接管下來,繼續使用。例如直屬四川省交通廳,但布局在萬縣地區的汽車48,49,50三個隊,承擔著本地區的貨運業務。每個隊里有貨車150餘輛,絕大多數是美製十輪大卡,少數是歐洲國家的貨卡。這些車輛,自來到中國至現在,已行駛了近20年,數十萬公里里程了。按規章說來,早就應該報廢,從公路上消聲匿跡了。可是,由於後繼無車,只好修修補補,勉強使用。這些車輛,工作原理早已過時,例如,需要司機站在車前,插入搖桿,大力搖動,方能將車發動起來;冷卻系統是水冷而非油冷,所以每天要加水,如遇冬天管道凍結,就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想法化凍。零部配件沒貨,只得自己加工製造代替,不求精準,只求湊合。而油耗大,油料供應短缺,道路坑窪難行,影響車況,每小時只能行駛10餘公里,還經常半路拋錨,顯示已是壽命將完,油盡燈枯了。
國營車隊的困難,他們在貨運上的不給力,使原本就不暢通的貨運更加阻塞了,產地貨物積壓,銷地翹首以盼,造成國家經濟建設的遲緩。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防止惡性循環,鎮里組織了數個集體性質的運輸社。運輸社裡沒有機動車輛,只有膠輪木板架架車,可裝幾百斤貨物,用繩索固定。多用畜力,如黃牛或騾驢,拉著架架車送貨。牛車行走緩慢,運輸工人,或稱車把式或車夫,拿著鞭子,跟著車走,指揮著牲畜。運輸距離,涵蓋沙河鎮高梁區和萬縣市,約30-40公里範圍內。社裡有大車場、畜欄、喂牲口處,車把式除了駕車,還需要飼養照料牲畜。工作勞累,貨運量少,所以,需要的職工和牲畜數量也多,本著「蟻多咬死象」的原則,能運就多運點吧。

在客運方面,市區內沒有公交車,也沒有計程車,縣委有幾輛美製道奇吉普,縣委縣政府用於接待上級,和接送機關幹部下區鄉,事先要申請登記,排隊等候。所以,對平民百姓來說,到任何地方,都得用雙腿步行,除非你家有自行車代步。比如從沙河子去萬縣市楊家街口碼頭,搭乘去重慶或武漢的長江航運局的「東方紅xx號」客輪,你就得背著挎著拎著推著你的行李包行李箱,牽拉著你剛剛學步的幼兒,攙扶你年高體弱的父母,提前2 - 3個小時起身,步行10里公路,按時到達港口,過期不侯。
若是要到市區外的地方去,比如到邊遠區鎮,或周邊縣城,如雲陽奉節巫山開縣梁平忠縣等,路程較遠,有幾十上百餘里,則需要乘坐長途客車。在每個縣城,都有客車站,而區鎮,則有客車點,供旅客買票侯車。普遍情況下,車次不多,到區鎮每天一班,到外縣每周一到兩班。客車約有40座,通常滿員,常在過道加位到50餘座。
車內乘客多了,擠擁得象沙丁魚罐頭一樣,大件行李物事不能隨身攜帶,要攀著車尾的掛梯,放置在車頂,包括雞鴨小豬等活物,堆擠在一起,蓋上苫布,用繩索固定。車內雖然擠擠擁擁地,卻又允許吃東西,食物包裝,殘渣,瓜子花生皮殼隨處丟棄,一地都是。那時由於空氣清新少污染,路上車輛不多,故民眾反而對汽油味不適應。客車機械系統密封性能差,常有沒燃燒完全的廢氣逸出。坐在擁擠的車中,滿鼻都是廢汽油味,加上石子路面不平,顛頗不斷,使胃裡不斷翻騰,時間一長,再也忍不住,「哇」地一聲,噴射而出,嘔心嚦肺,直到把早餐食物吐得一乾二淨,方才罷休。這種嘔吐,是控制不住的,未免殃及池魚。除嘔吐者本人身上食渣雜陳一塌糊塗外,旁坐的乘客的衣褲上或後背,也沾得斑斑點點,無可奈何。道歉聲責罵聲勸告聲和小孩子的哭鬧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如交響樂,鬧哄哄地充盈車內,直到終點方才結束,乘客四散。嘔吐者拖著虛弱了的身軀,晃悠悠地下得車來,坐在路邊石板上歇息長久,方才能站起身來,邁動腳步走開。客車司機要忙碌著,用水龍頭放水,裡外上下,徹底地清洗客車,以備回返時使用。不過,客車的長年使用,風雨無阻,造成外殼油漆老化班駁,無論怎樣清洗,還是予人一種陳舊而風塵僕僕的感受。

那時的路況也很差。由於機械化程度低,全靠人力修築道路橋遂。遇有山石阻撓時,要人力砸釺,點火放炮,去除障礙物,開拓遂道或奠定路基。路面多是土路,晴天塵土蔽目,不見路徑;雨天翻漿溜滑,車陷難行。最常用的解決方法是在土路上鋪設碎石。碎石可隔離開輪胎和土路的接觸,減少摩擦,增加彈性,加快速度,提高效率。路況差,修理就頻繁,所用碎石量也加大,所以,鎮里組織居民,長年累月地為養路段捶碎石。碎石的質量是有講究的,不能使用易碎孔大的沙石和其它抗壓性低的石類,因為它們在輪胎擠壓下,很快就破碎成泥沙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好在沙河薴溪河內,千百年來水流沖刷,形成了數量眾多的鵝卵石,取之不盡。鵝卵石捶出來的碎石,極其堅硬,抗壓力強,持續很長時間而不破損,是較好的鋪路材料。

經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中國的工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到文革初期,出現了可喜變化。
其一是,石油化工的迅猛發展,給公路建設提供了更好的材料一一瀝青,瀝青是石化工業的尾產物,正好廢物利用,替代碎石一舉成為鋪路材料的首選。瀝青粘稠,與碎石沙粒結合緊密,吸附於路基,表面平整,摩擦力小又不易打滑,使車輛損耗減少,行駛平穩,時速提高,塵埃嘈音等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其實,瀝青路面也有缺點的,太陽一曬,過熱變型,踩上陷腳,沾鞋難洗,臭不可聞,不過,相比起前面提及的優點,只能算是太陽上的黑點一一無損大局。
其二是,鋼鐵機械工業超英趕美,改革創新,研究出新型材料,設計製造出大型公路施工機械,能順利完成路橋遂洞作業,極大加快了公路建設,全國公路星羅棋布四通八達,直達老山邊窮地區和農村村組。
其三是,汽車製造工業突飛勇進,長春一汽自行設計製造出「解放牌」貨卡,雖然馬力小,只載貨3噸左右,但設計新穎合理,油耗小,時速快,修理容易,很快就成為主力車型,復蓋全國。而十堰二汽,更是設計製造出大型「東風牌」貨卡和大型平板掛車,可裝10-30噸貨物,馬力大,行駛平穩快捷,為貨運提供了可靠保障。而老舊的美製十輪大卡,道奇吉普,也終於壽終正寢,從中國公路上消失無蹤了。

文革中期,汽車數量增加,貨運範圍擴大,裝得多跑得快行得遠,自然運輸成本就大大地降低了。在這種強勢競爭下,畜力貨運怎能抵敵?被打得落花流水,很快就遭到淘汰,退出了貨運行業。車把式們無奈地放下車鞭,轉變成為下苦力的搬運工。他們蹲坐在敞篷車箱貨物空隙,忍受日晒雨淋隨著汽車出勤,光著膀子喊著號子,扛抬背碼貨捆貨包,進行裝卸作業。
這是形勢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舊的行業黯然退場,新的行業應運而生,不足為奇。對影自憐自艾自怨,並不能改變即成格局,只有改變思維,適應變化,才能順應潮流,生存發展。幾十年後的今天,苦力搬運工也退出了歷史舞台,裝卸作業已實現機械化,在不遠的將來,將會利用人工智慧,發展到全自動化。舊飯碗打破了,又有新飯碗可用,是喜是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巴郎  記於20191220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