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90-91篇>

[複製鏈接]

3282

主題

3302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5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9-1 06: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詩90-91篇」「(神人摩西的祈禱。)主啊,禰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詩篇第四卷從九十篇開始,一直到一百零六篇。詩篇第九十篇是「神人摩西的祈禱」,而「神人」就是屬神的人,像神的人,這也肯定了摩西在神和人面前的崇高地位。本詩篇應該是150首詩中最早的詩篇,也是年老的摩西在快要行完曠野的路程時寫的。摩西這首祈禱詩,主要在追溯四十年前,他奉神呼召將以色列百姓救離埃及為奴之地,隨後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在曠野飄流的四十年裡,摩西眼看著與他同出埃及的那代人一個個倒斃在路上,這在人看是何等的凄涼。當他寫此詩之前,也必得知神不允許他進入迦南美地,摩西順服神的決定。但他想到以色列民將來進入迦南地后,是否能遵行神的旨意、是否能討神喜悅,所以他就在臨終之前,為他所愛的繼承人約書亞、所愛的以色列同胞,撰寫這篇偉大和發人深省的詩篇,為他們作最後的祈禱與勉勵。首先摩西要人認識神,所以他在這首詩中一開始就祈禱說:「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禰未曾造成,從亘古到永遠,禰是神。」摩西在此就是要人認識神是超越時間空間的一位神,祂不但創造天地萬物以及人類,也是「世世代代作」祂子民的「居所」,即避難所。又因摩西的生命與永恆的神聯合,所以他不是環顧周圍、感慨人生,而是仰望「從亘古到永遠」的神,在浩瀚無際的時空中得享安息和盼望。「禰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在禰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禰叫他們如水衝去;他們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這裡摩西說到人,罪人終有一死,肉體要「歸於塵土」,人即使像瑪土撒拉那樣活到九百六十九歲(創5:27),在神看來,只不過是「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很快就過去了。「一更」大約是四個小時。人的生命就成了:「如水衝去…如睡一覺」,從出生就開始帶著人更加接近死亡。「如生長的草」,雖然早上看起來青綠喜人,晚間就會被割下枯乾,失去一切美容。「我們因禰的怒氣而消滅,因禰的忿怒而驚惶。禰將我們的罪孽擺在禰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禰面光之中。」由於人的罪所以被神的怒氣消滅。在神的鑒察面前,每一個人外面的「罪孽」和裡面的「隱惡」(8節)都清清楚楚顯明在神的「面光之中」,醜陋不堪。

「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禰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繞行的三十八年,就是活在神的「震怒之下」,所以「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不被神記念。人若不行在神的旨意里,活得再久,也不過是延長了「勞苦愁煩」的年日,就像曠野繞行的人生不過是「轉眼成空」、「便如飛而去」,進不了迦南、得不著安息。「誰曉得禰怒氣的權勢?誰按著禰該受的敬畏曉得禰的忿怒呢?求禰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以色列人在神「怒氣的權勢」之下度過,即使在曠野繞行了三十八年,也沒有悔改迴轉、按著神「該受的敬畏」來敬畏祂。所以摩西代表神的百姓求神叫他們「得著智慧的心」,好數算他們自己的日子。「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禰轉回,為禰的僕人後悔。求禰使我們早早飽得禰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求禰照著禰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摩西懇求耶和華「轉回,為禰的僕人後悔」,「後悔」意思是憐憫、同情,指求神用憐憫代替懲罰,這是他們唯一的盼望。他又求神使他們「早早飽得」祂的慈愛,他們就能夠一生一世歡喜快樂,求神按照他曾使他們受苦的日子叫他們歡喜快樂。「願禰的作為向禰僕人顯現;願禰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禰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禰堅立。」最後摩西站在迦南地的邊緣,不是沈湎於往事、哀嘆上一代的失敗,而是滿有信心地盼望神的「作為」向祂的僕人顯現,盼望神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又願「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這樣他們才能活在祂的恩典里,「我們手所作的工」才能被神「堅立」,就是盼望立約之民的下一代能照著神的應許進入迦南。

詩篇第九十一篇說:「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本詩的作者及寫作時間無從知曉,而詩的形式是訓誨詩。因作者曾經歷過神大能的拯救,他就為教訓會眾而寫,所以整首詩充滿對神強烈信靠而來的喜樂與希望。詩人首先宣告說:「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我要論到耶和華說:祂是我的避難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神,是我所倚靠的。」詩人在此向人生的一切危難宣告了神的四個名字:「至高者」、「全能者」、「耶和華」、「神」,又用四個比喻宣告了神的保護:「隱密處」、「蔭下」、「避難所」和「山寨」。他又用了五個「我」字,正確地表達了神與祂的子民個人的親密關係。人最寶貝的一件事,就是能夠誇耀那至高全能的神是「我的」。「祂必救你脫離捕鳥人的網羅和毒害的瘟疫。祂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祂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因為詩人深信倚靠至高神便得安全,所以就列舉神怎樣拯救他脫離各種駭人的攻擊,神拯救他「脫離捕鳥人的網羅和毒害的瘟疫」。神以祂的翅膀遮蔽他,但他要「投靠在祂的翅膀底下」,神就以他的誠實保護他。這裡「捕鳥人的網羅」代表人禍,「毒害的瘟疫」代表天災,表明神必救他脫離天災人禍。至高全能的父神是溫暖他的「翅膀」,也是保護他的「盾牌」,不但溫柔,而且有力,這是何等的寶貴!「你必不怕黑夜的驚駭,或是白日飛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間滅人的毒病。」因著神的保護,他「必不怕黑夜的驚駭」,以及」白日飛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以及「午間滅人的毒病」。也就是說,無論身處何種難處當中,都「必不怕,因為神都會用祂的恩典保守他脫離難處的傷害。「雖有千人仆倒在你旁邊,萬人仆倒在你右邊,這災卻不得臨近你。你惟親眼觀看,見惡人遭報。耶和華是我的避難所。你已將至高者當你的居所,禍患必不臨到你,災害也不挨近你的帳棚。」詩人又說雖然有千萬人仆倒滅亡,但這災卻不得臨近他。反之,他必要看見惡人被毀滅。因為神是他的「避難所」,神已將至高者當他的居所,所以「禍患必不臨到」他,「災害也不挨近」他的帳棚。
 
「因祂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護你。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你要踹在獅子和虺蛇的身上,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這是舊約中唯一提到天使保護的經文。撒但曾斷章取義、脫離上下文地引用11-12兩節經文,要誘惑主耶穌試探神(太4:6)。因此我們要根據上下文,「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才不會誤解和誤用聖經。神不但差派天使保護信靠祂的人,也賜給人勝過仇敵的能力。「虺蛇」指眼鏡蛇,「大蛇」可能指海怪,「獅子、虺蛇、少壯獅子、大蛇」都是比喻黑暗的勢力。主耶穌曾引用本節,將「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路10:19)賜給七十個門徒。最後詩人說到神對專心愛祂的人極其寶貴的應許,「神說:因為他專心愛我,我就要搭救他;因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處。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我要使他足享長壽,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這裡說到「專心愛」神,祂就要搭救他。真認識神的人,就被神「安置在高處」。這裡的「求告」,是無助者向神的大聲呼求,而不是例行公事的念念有詞。當我們對神有這樣單純的信靠時,禱告才能蒙神「應允」。然而愛神、認識神的人,也會遭遇急難,但「在急難中」,神「要與他同在…使他尊貴」,並要「使他足享長壽,將我的救恩顯明給他」。「足享長壽」是指得著生命的滿足。神的兒女不追求在地上長生不老,只求有足夠的日子完成神要我們在世上所做的工,到了時候,神必讓我們看見救恩,使我們脫離對這世界的依賴,盼望回到天上的家鄉,「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1:23)。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有這樣的盼望!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8: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