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詩86-87篇>

[複製鏈接]

3282

主題

3302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5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8-26 04: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詩86-87篇」「(大衛的祈禱)耶和華啊,求禰側耳應允我,因我是困苦窮乏的……。」詩篇第八十六篇是大衛的祈禱詩,因他受到仇敵的攻擊,所以他就以自己是「困苦窮乏的」,開始向神呼求說:「耶和華啊,求你側耳應允我,因我是困苦窮乏的。求禰保存我的性命,因我是虔誠人。我的神啊,求禰拯救這倚靠禰的僕人!主啊,求禰憐憫我,因我終日求告禰。主啊,求禰使僕人心裡歡喜,因為我的心仰望禰。」大衛在此向神發出了四個呼求,也陳明了四個呼求的理由,他求神「側耳應允我」,「因我是困苦窮乏的」。人的「困苦窮乏」、無路可走,正是求神看顧和應允的理由。他求神「保存我的性命」,「因我是虔誠人」。「虔誠人」,就是一心信靠神的人。只有單單倚靠神的人,才能憑信心仰望神的拯救。他求神「憐憫我」,「因我終日求告禰」,他渴望神因著自己的憐憫而保守他。他求神「使僕人心裡歡喜」,「因為我的心仰望禰」。合神心意的禱告,不是只求神改變環境、挪去難處,而是求神讓自己在難處中也能「心裡歡喜」,所以神常聽他的禱告。 「主啊,禰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禰的人。耶和華啊,求禰留心聽我的禱告,垂聽我懇求的聲音。我在患難之日要求告禰,因為禰必應允我。」大衛之所以能這樣求告神,是因為他認識神「良善」、「有豐盛的慈愛」的本性和守約的信實,以及神「樂意饒恕人」。因此大衛再次呼求耶和華聽他的禱告,他堅信在患難中神必應允他,所以他要仰望神,向祂禱求。

「主啊,諸神之中沒有可比禰的;禰的作為也無可比。主啊,禰所造的萬民都要來敬拜禰;他們也要榮耀禰的名。因禰為大,且行奇妙的事;惟獨禰是神。」這裡大衛所說的「諸神」,不是說有很多神,而是說神是無可比擬的,所以他又宣告:「唯獨禰是神」。神不但本身是無可比擬的,祂的作為也是無可比擬的,埃及的十災,就是說明神是無可比擬的,以色列人過紅海,就是說明只有神才能做得到的,因此唯有祂是獨一的真神。而神所造的萬民都要來敬拜祂,他們也要榮耀神的名。「耶和華啊,求禰將禰的道指教我;我要照禰的真理行;求禰使我專心敬畏禰的名!主我的神啊,我要一心稱讚禰;我要榮耀禰的名,直到永遠。因為,禰向我發的慈愛是大的;禰救了我的靈魂免入極深的陰間。」大衛又認識到憑自己不可能找到真理的道路,也不可能憑自己照著真理行,所以他求神「將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禰的真理行」,他還求神「使我專心敬畏禰的名」。此外他許願說:「我要一心稱讚禰;我要榮耀禰的名,直到永遠」。大衛不但知道神是慈愛的,他更是經歷神曾拯救了他,使他的「靈魂免入極深的陰間」。

最後大衛說:「神啊,驕傲的人起來攻擊我,又有一黨強橫的人尋索我的命;他們沒有將禰放在眼中。主啊,禰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求禰向我轉臉,憐恤我,將禰的力量賜給僕人,救禰婢女的兒子。求禰向我顯出恩待我的憑據,叫恨我的人看見便羞愧,因為禰耶和華幫助我,安慰我。」大衛在最後才提到他所面臨的難處:「驕傲的人起來攻擊我,又有一黨強橫的人尋索我的命」。他也沒有提到神是否除去了環境的壓力,但卻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敬拜和讚美,反而越禱告、與神越親密。「驕傲的人」不把神放在眼中,所以他們不但是大衛的仇敵,也是神的仇敵。神「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這是神在西奈山向摩西自我啟示的性情(出34:6)。神榮耀的性情和守約的信實,正是大衛向祂祈求的依據。大衛謙卑地自稱是「僕人」、「婢女的兒子」,又稱神為「主」這是承認神的主權。「恩待我的憑據」,指神的「幫助」和「安慰」。大衛在難處中經歷到神的「幫助」和「安慰」,就使他「心裡歡喜」,更叫抵擋神的仇敵「看見便羞愧」。在本詩中大衛使用了大量的「禰」和「我」,全篇的中心就是「求禰使我專心敬畏禰的名」。

詩篇第八十七篇是:「(可拉後裔的詩歌。)耶和華所立的根基在聖山上……。」本詩篇是可拉後裔的詩歌,也是一首稱頌錫安的詩歌,所以詩人一開始就說:「耶和華所立的根基在聖山上。
祂愛錫安的門,勝於愛雅各一切的住處。神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指著你說的。(細拉)」因聖城耶路撒冷坐落在錫安山,所以說「耶和華所立的根基在聖山上」。「錫安」原指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丘,後來被用來代稱整個耶路撒冷城,聖殿所在的摩利亞山也被稱為錫安山。「錫安的門」代表整座耶路撒冷城。「雅各一切的住處」指以色列其他的城市。在以色列的眾山之中,錫安山並不高大,所以神「愛錫安的門,勝於愛雅各一切的住處」,並不是因為錫安比其它的山更加雄偉,而是因為祂定意要揀選這地方作為祂的居所(詩68:15-16)。錫安的「榮耀」乃是因為神在其中。「我要提起拉哈伯和巴比倫人,是在認識我之中的;看哪,非利士和推羅並古實人,個個生在那裡。論到錫安,必說:這一個、那一個都生在其中,而且至高者必親自堅立這城。當耶和華記錄萬民的時候,祂要點出這一個生在那裡。(細拉)」這裡詩人講到連以色列的外邦宿敵埃及人、巴比倫人、非利士人、推羅人和古實人,將來都要來到錫安歸向神。神把他們完全接納為「生在其中」的錫安公民,「而且至高者必親自堅立這城」。當神記錄萬民的時候,祂要點出他們「生在那裡」,可見錫安將成為神百姓的母親。這裡的「拉哈伯」,是象徵埃及(賽30:7)。「歌唱的,跳舞的,都要說:我的泉源都在你裡面。」當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都在錫安歸向神的時候,就為錫安帶來的歡樂,那些「歌唱的,跳舞的」,就要向神說「我的泉源都在你裡面」。今天因著神的憐憫和恩典,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並且將我們的名字記錄在生命冊上,這是我們人生最大的福樂!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因在神的裡面得著那喜樂的泉源、永世的福分,我們就要來稱頌神奇妙偉大的作為,使神的聖名得著至高的榮耀!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