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真空中還有巨大的能量?時空中或許被「量子泡沫」填滿!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9-1 11:26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加州大學物理學家史蒂文·卡利普(Steven Carlip)提出了一個理論,來解釋為什麼空白空間似乎充滿了巨大的能量,它可能被普朗克(Planck)尺度的效應所掩蓋,並在《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發表了他的新理論研究論文。傳統理論認為,時空應該充滿巨大的能量,也許比表面上存在的能量多10^120倍。多年來,許多理論家提出了為什麼可能是這樣的想法。大多數科學家嘗試了顯而易見的方法,試圖找出一種讓能量消失的方法,但都沒有成功。

  

  在這個新研究中,Carlip提出,也許所有的能量都在那裡,但它與宇宙的膨脹沒有任何聯繫,因為它的影響正在被普朗克尺度的東西抵消。Carlip的新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John Wheeler(約翰·惠勒)在20世紀50年代所做的研究,Wheeler提出,在儘可能小的尺度下,空間和時間變成了他稱之為「時空泡沫」的東西。

  Wheeler認為,在如此小的範圍內,定義時間、長度和能量將受制於不確定原則。從那以後,其他科學家對時空泡沫進行了認真的研究,有些科學家提出,如果真空中充滿了時空泡沫,就會涉及到大量的能量。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這樣的情況會表現得像宇宙學常數一樣。因此,為了解釋這些想法,科學家們試圖找到抵消能量的方法,作為一種讓它消失的方式。

  

  相反,Carlip提出,在時空泡沫的情況下,能量將在真空中無處不在,但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普朗克大小的區域有同樣膨脹或收縮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微小區域的拼湊看起來就像真空中較大區域一樣:它們不會膨脹或收縮,這意味著將有一個零宇宙常數,在這種情況下,時間將沒有內在的方向。也許標準的有效場論論點是正確的,真空漲落確實產生了巨大的宇宙學常數。

  

  該新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不假設普朗克尺度上的均勻性和時間箭頭,一大類廣義相對論初始數據表現出在小尺度上巨大的膨脹、剪切和曲率,但在宏觀上很快平均為零。隨後的演化更加複雜,但該研究認為量子漲落可能會保留這些特性。由此產生的是惠勒「時空泡沫」的一個版本,其中宇宙常數在普朗克尺度下產生高曲率,但在可觀察的尺度下幾乎看不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9: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