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著名燒雞,經過對比,這4個地方名氣比較大,有你的家鄉嗎?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5-28 18:46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創 食味菜譜

  雞肉現在是很常見的食材了,營養滋補,經濟實惠,尤其是家裡養的小土雞,再來點野生榛蘑,用大鐵鍋一燉,口味獨特,味道特別好,在早些年前,一些民間手藝人,將雞肉先炸后煮,利用香料和傳統工藝,製作出的雞肉軟爛香嫩,香氣撲鼻,肥而不膩,老百姓吃完后讚不絕口,慢慢的有了一定名氣,像國家級、省級、地方級,數不勝數,要說我國著名燒雞有哪些?這4個地方比較有名氣,看一看有你的家鄉嗎?

  

  符離鎮燒雞

  在安徽宿州市,有一個符離鎮,這的燒雞特別出名,也是中華歷史名餚,燒雞在當地是最大的產業,入選了《中國名菜譜》,2008年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年由於津浦鐵路的通過,帶來了大量的客流,味道好,質量優的燒雞製作工藝,短時間吸引了大批食客,知名度和影響度,逐漸提高。

  

  原汁老鹵,肉質軟爛,香氣撲鼻,骨頭輕輕一扯就下來了,而曾經的小作坊,現如今也一躍成為了了集團公司,年產值達到了50億,符離鎮燒雞的小雞,選擇當地的淮北麻雞,利用燒雞老湯,將宰殺后的雞,刷料濕晾,油炸后再鹵,成品濃香味厚,整體呈現棗紅色,且保質期長。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是山東傳統的名小吃,出了省不清楚,反正在山東境內,名氣頗大,婦孺皆知,它是魯菜中的經典,最早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抖一抖骨肉分離,咬一口軟爛入味,連骨頭都可以嚼碎,吃過後連手指頭都要舔乾淨,它的製作配料多達20種,後來國營公司開張,入駐了多位老前輩,共同研究,才有了色澤黃里透紅,酥香可口的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末年,元明時期,那個時候圍繞京杭大運河,當地有老百姓兜售食物,其中就有德州扒雞,由於味道獨特,購買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搶到更多的食客,小商販們紛紛偷師學藝,互相競爭,慢慢的一部分人脫穎而出,在乾隆年前,德州扒雞被定為貢品,定時送進宮中,給皇帝和功臣們享用。

  

  溝幫子熏雞

  溝幫子熏雞製作精細,有十六道工序,三十種原料,經過四代老湯,薪火傳承,「溝幫子熏雞」創立了百年老字號,深受老百姓和過往食客的青睞,被譽為「四大名雞」,公元1889年,溝幫子熏雞創立,地方在遼寧省北鎮市溝幫子鎮,當時是通關要道,尹玉成開了一間小麵館,后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本熏雞秘方,據說是光緒的御廚,皇家宮廷的秘方,經過大膽創新改良后,深得百姓愛戴,后被皇帝評為「宮廷皇雞」。

  

  選用300天至500天下架雞,先蒸后煮,最後再熏,爛而不散,雞型完整,剛出鍋的雞肉最好吃,香氣撲鼻,肉質細膩,爛而連絲,食用者讚不絕口,在民間溝幫子熏雞,被譽為「四大名雞」之首,蜚聲四方。河南道口燒雞

  河南特產,屬於豫菜中的特色美食,創業於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選用多種名貴藥材,配以多年老湯,色澤鮮艷,香飄萬里,看著就很有食慾,道口燒雞技藝歷代相傳,在河南豫北滑縣道口鎮,素有\"燒雞之鄉\"的稱號,影響力與北京烤鴨齊名,名揚海外。

  

  道口燒雞,剛開始製作時,並沒那麼順利,後來偶遇清宮御膳房的御廚,獲得了燒雞秘方,經過改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宰殺、烹煮、火候有一套獨特的經驗,「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就是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種佐料;老湯就是煮雞的陳湯。

  

  張炳是最早的道口燒雞創始人,按照宮廷秘方,如法炮製后,雞肉果然香氣撲鼻,從那之後,購買的人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好,漸漸的將牌子打了出來,外國訪華加拿大總理,品種道口燒雞后,讚不絕口。

  燒雞的製作工藝,早年間是有秘方的,傳統手藝人就是掌料人,少了三味五味材料,它確實不出那個味道,現在就怕有些人年輕氣盛,浮躁起來,流傳的配方也是缺斤少兩,等十個人有六個人說不好吃,那這些傳統的工藝就真要消失了,在利益的驅使面前,真正為手藝傳承的人有幾個呢?

  你吃過最好吃的燒雞是哪裡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