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油漆工

[複製鏈接]

6

主題

6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lroyd 發表於 2020-4-14 1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刷油漆這個事情,對我來說,那麼熟悉,卻又那麼生疏。 因為從6年前的老宅開始,我就與刷油漆這個事情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澳洲人工巨貴,而刷油漆這個事情,是幾件可以相對輕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DIY的事情之一,所以一般都是我自己做,而可以刷油漆的地方又是那麼的多,牆壁,門窗,甚至桌子,我記得給老宅自己裝修那會,時間緊,任務急,連續幾個晚上,光是刷油漆就刷得我想吐,發誓以後再也不碰油漆刷子,但是事與願違,生活中總有很多東西需要刷油漆,比如deck,比如現在的屋子。 我說刷油漆這件事情對我很生疏,是因為每次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各種問題還是困擾著我,比如,除了顏色之外,我應該買那種油漆?water-based paint,還是oil-based paint,啥是deck stain 跟deck oil啥區別,我該選那種刷子? 我該用便宜的砂紙自己打磨還是花點錢買那些電動打磨器(electric sander),我該選那種? 每次刷油漆前我該對木頭做什麼處理? 我該如何清洗身上留下的油漆? mask tape我該什麼時候去掉? 時間長了黏住了我該咋辦? 哪膩子物美價廉? no gaps 和silicone我該如何使用? 每次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我覺得非常」frustrated」(我太喜歡洋人這個詞了,能充分表達人受挫的情感)。
當然,你也可以忽略這所有的問題,隨便去買桶油漆,買把刷子,捲起袖子就干,結果管它呢。 這樣人生減少了很多痛苦和擔憂,但是,我所受的教育不允許我那麼做,所以我每次都感覺很痛苦。 於是,我打算藉此文對曾經的油漆工作做一個總結和歸納,以後再刷油漆的時候拿出來看看,不能說得心應手,但是可以減少很多挫折感。
每次刷油漆前,我們第一關注的是顏色問題,其實這個不用太操心,你找一個顏色樣本到bunnings的paint專櫃跟裡頭人說,她/他就會跟你根據這個顏色調一罐油漆出來,大小大概是500ml,好像10刀不到的價格,算是樣本,你拿回去刷刷看,顏色對了,再去買更多的同色的油漆。 除了顏色,我們需要考慮如下一些問題:
  • 針對不同的對象和位置要選擇不同的油漆,通常分為wood,plasters wall, metal,不同油漆對不同材料的性能是不一樣的,但是這個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尤其罐頭上一般都寫著這罐油漆適合什麼材料的表面。
  • 我們真正要考慮是用oil based,還是water based,我以前一直搞不懂這兩者有啥區別,好像油性漆更粘一些,難以洗掉,其實這種認識還在表面上。 之所有這種區分,是根據油漆在變乾的過程中,裡面混合的揮發物來定義的,如果揮發物是水分,那麼稱之為water based paint,如果是oil based,那麼裡面的揮發物是一種有機溶劑,通常是一種松節油,這就是為什麼身上有油性漆要清洗,可以用Reject shop里買到的mineral turpentine來處理,而水性漆用肥皂洗洗就可以了。 油性漆比水性漆一般更加光亮,但是持久性沒有水性漆好,咱來列個表格比較一下它們吧。
[td]
比較
水性漆(water-based paint)
油性漆(oil-based paint)
揮發物
水分,沒有強烈氣味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通常是mineral turpentine(松節油)有強烈氣味
光亮度(SHEEN LEVELS)
不是很光亮,但是由於最近技術提高,很多水性漆也能做得表面很光亮
表面非常光亮,美觀
耐久度(DURABILITY)
內部柔韌性好,耐久度高,時間長也不會變黃,能禁受日晒雨淋,所以室外油漆通常用水性漆
油性漆干透后很硬,耐磨,但是內部柔韌性不夠,所以易裂,易碎,禁不起日晒雨淋,時間長了,表面顏色還容易變黃
室外使用(EXTERIOR USE)
水性漆容易和表面融合后隨表面情況延伸和收縮,而且它的防紫外線性能非常好,不容易變色,這就使它既能室內使用,也是室外使用的絕佳選擇。在室外使用時候,為何更好的抗日晒雨淋性能,需要看是否有exterior 字樣,或者寫著」weathershield」
油性漆被紫外線一曬,就容易變色,日晒后還容易開裂,也不能收縮和膨脹,非常不適合室外使用
使用注意點
水性漆不需要把表面徹底弄乾,因為它可以吸收水分
油性漆排水性很強,使用之前必須表面徹底干透
晾乾的時間
水性漆通常半個小時就能幹,可以再刷第二遍;2-3小時可以干透
油性漆更長時間才能重新刷,大約需要3個小時左右;要起碼一天時間才能幹透
如何清洗
水性漆不慎落在身上,用水和肥皂就能洗乾淨
油性漆需要用mineral turpentine(松節油)才能洗乾淨,這種在reject shop 和bunnings可以買到
環保
水性漆比較環保,由於內含的揮發物是水,所以在晾乾過程中不會產生有害物質
油性漆在晾乾過程中會揮發出難聞和有害的物質,但是隨著科技進步,現在有害程度越來越低,但是還是很難聞

  • paint, vanish,stain,還是oil?
我之前一直搞不清楚這幾個玩意的區別,所以我一般刷門窗就用paint,刷deck就用deck oil。先談談區別吧:
paint就是我們通常知道的油漆,是帶顏色的,有粘度的,它的作用是把材料表面給封住,但是不容易滲透到材料裡面去;
vanish是不帶顏色的,它是在把木頭用別的油漆刷好后,再刷vanish,可以給表面增添光亮的感覺,也能進一步保護材料不受腐蝕和日晒;
oil跟vanish比較類似,vanish也是一種oil,但是oil有帶有一些顏色的,而且oil可以滲透到木材裡面的,所以它可以單獨使用,比如deck oil,在bunnings里就有兩種顏色,natural 和merbau,我一般就 選merbau,這樣跟我deck 的顏色保持一致。但是oil的耐久度不如vanish。
stain也是一種刷帶顏色的油漆,通常刷在裸的木頭上,它跟paint不同的是stain可以滲透到木頭裡面去,從而保護木頭,但是表面光亮度還是不如paint。我覺得通常地上需要走來走去的地方要用stain,而且stain可選顏色種類沒有paint那麼多,而門窗框需要用paint,因為stain更不容易開裂和磨損,這就是為什麼地上走的木板基本都用stain。
在刷油漆之前,我們需要保證表面的平整度,這個就需要膩子(putty或filler),no gaps和砂紙了,我以前總是忽視了這個問題,主要是不耐煩,但是這個問題不事先處理好,結果會讓我更加「frustrated」。 所以我必須正面這個問題。 我以前經常會去bunnnings買現成調好的膩子,非常貴,250ml一小罐就10刀,感覺很不合算,而且不容易保存,放那裡好久不用,它就硬化了。 所以我後來就買粉狀膩子,要用的時候自己倒點出來混水調一下,而且自己可以控制膩子的濃度,這個我很喜歡。其實刷油漆之前的準備工作才是最重要而且讓人不愉快的。 膩子是用來把那些洞和大的縫給補上的,如果縫不是太大,比如窗框和牆之間的縫或者窗框門框本身存在的縫,可以用no more gaps去補,這個很方便,使用方法類似silicon(硅膠),但是silicon是用在不需要刷油漆的地方,但是no more gaps用完后需要刷油漆,因為它不防水的,silicon是防水的。 所以silicon用於填補那些需要防水的地方,比如浴室和洗衣房,地磚等。 這裡我想提一下bunnings的」Selleys 180g Spakfilla Rapid」:
很多新手用這個去當膩子補牆壁,甚至門窗框,這東西我用過多次,但是它僅僅適用於牆壁plaster,如果用於木頭的門框和窗框,那就非常糟糕了,我當然嘗試過,主要是太軟,跟木頭根本不匹配,嵌在木頭裡,就像是橡皮泥的感覺。
等膩子幹了號以後,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就是打磨,我覺得,打磨工作是刷油漆前至關重要的,不僅要對膩子進行打磨,對於舊的門框窗框,一定要把表面打磨光滑,把膩子打磨平。 我之前一直是用砂紙打磨的,但是砂紙也有干砂紙和水砂紙,我就不小心買過水砂紙,如果用water-based sander去打磨沒有水的東西,就會一團糟。 後來我搞清楚了:干磨砂紙(木砂紙)用於磨光木、竹器外表。水砂紙是用於在水中或油中磨光金屬或非金屬工件外表。
砂紙的目數跟它的打磨粗細有關係的,不過我想在此做一個總結:砂紙的類型越大越細,越小越粗, 一般稱:30號(或30目),60號(60目),120號,180號,240號…..。號(或目)是指磨料的粗細及每平方英寸的磨料數量,號越高,磨料越細,數量越多。數的意義是在1平方英寸的面積上篩網的孔數,也即是目數越高,篩孔越多,磨料就越細。目是一個單位。
一般建議是先用粗砂紙打磨,再用細砂紙打磨,但是我比較懶惰,就用中等的砂紙(一般用80目的)打磨就行了。
但是我每次用砂紙打磨都沒發打磨得很光滑,這個也是讓我非常frustrate的地方,所以我最近上網查了下電動打磨工具,就是electric sander,因為我主要對付窗框,門框這種非常細節的地方,所以最終選擇了detail sander,特定的帶毛刺的砂紙和工具上毛刺粘在一起,然後工具本身通過震動提供動力達到碾磨的效果,我用下來簡直太棒了,有一種如虎添翼的感覺,打磨得光正平滑。
這種electric sander 也有好多種,主要就是belt sander和orbit sander,belt sander顧名思義,就是靠皮帶的快速滑動來打磨的,主要應用在大面積上,rotary sander也容易理解,就是靠整個磁碟旋轉來打磨,orbit sander就是磁碟小範圍震動打磨。而detail sander是orbit sander的一種,是最終加工的打磨,belt sander是大規模打磨,但是不適合細節。 其實看完這段文字,我還是有些稀里糊塗,所以我又到youtube上找了段視頻來加深理解:

打磨完成後,用干布或者省力些用blower把表面吹乾凈,千萬別用水去擦,因為膩子不防水的,如果是室外施工,接下來天氣預報說要下雨,那就得趕快刷油漆,最起碼是要把補過膩子的地方用油漆遮蓋住,不然一場雨下來,你的膩子就白補了。
在大規模刷油漆之前,對於像我這樣的菜鳥來說,還有個重要事情要做,就是把不需要刷油漆的地方遮蓋起來,地上你當然可以用一塊要廢棄的布,或者報紙,但是類似窗框和牆壁,還有踢腳線這些地方就需要用mask tape來遮蓋了。 這個mask tape,本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以前我刷油漆的時候,貼好mask tape后,刷上兩遍油漆后我就把它取掉,甚至過夜也沒啥大不了,都能取下來,但是後來我碰到一種mask tape,讓我痛苦不堪,這次我是刷deck的側面,這是我在burwood那邊一個新開的華人店買的(以前我在box hill華人店經常買,也沒有問題),但是這個mask tape,用的時候就不對勁,膠水特別粘,撕的時候就經常撕到一半它就破了,然後貼上去之後,我來不及刷油漆就下雨了,於是又等雨停下來,太陽把deck晒乾了再刷油漆,然後企圖撕掉這些tape的時候就遇到了大麻煩,貼得這個牢啊,根本撕不下來,想進了網上說的各種辦法,最後只有一種最靠譜。
好,接下來就談談萬一你的mask tape撕不下來咋辦?網上有很多辦法,什麼用oil泡,肥皂水洗,但是我們得首先從原理上說說這個事情,膠水一般越熱才會融化,然後才能把mask tape撕下來。基於這個原理,我把濕布鋪在mask tape上面,這樣不會燙傷底下的木材,然後用電熨斗對著濕布燙平,大約10秒鐘,就可以手撕mask tape了,就是從一數到十,就可以撕掉tape了。千萬注意,如果一開始撕不掉,就不要繼續了,要用熨斗把裡面的膠加熱融化了,不然表面紙條被撕掉,留下膠在木頭上就更加難處理了,我可是吃足苦頭的。 還有就是我的切身體驗,mask tape貼在木頭上不要過夜,刷好油漆后,等差不多幹了,馬上把mask tape取下來。 如果來不及刷完,寧可下次再刷的時候重新貼mask tape,也不要偷懶不取下來,不然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取mask tape的過程會更讓你痛不欲生。
說了這麼多,最後談談刷子吧,你可以去bunnings或者華人店,或者kmart,reject shop隨便買一把你看起來順眼的大小的刷子,普通人都知道刷子大小要適合要刷的地方,這個容易理解。但是刷子的毛的材料和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刷子的bristle材料分兩大類,合成(synthetic)的和自然(natural)的。synthetic bristle適合刷water-based paint,而natural bristle適合用於oil-based paint。自然的毛比較柔軟,刷完后的表面更加絲般柔滑,缺點是吸水,所以如果用於水性漆,它把水分都吸收掉了,刷起來感覺就太軟了;合成的毛相對硬,不吸水,適合用於水性漆。
還有一種刷子我比較喜歡用於刷那些非常細微的角角落落,叫做foam brush:
這個玩意就是泡沫做的,特別適合邊邊角角的去補刷之類的,刷一次就扔掉。
好了,我終於跟油漆有個交代了,以後再刷油漆前看看這份文檔,就會少走彎路了,也希望這篇文章對所有打算自己刷油漆的朋友有些幫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8: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