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仁宗趙禎是一個仁慈的皇帝嗎?哪些方面可以體現出來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4-13 15:30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熙寧二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主持了變法改革,史稱「王安石變法」,當時還在京任職的蘇軾對王安石變法極為不屑,乾脆申請外調,來個「眼不見心不煩」,熙寧十年,蘇軾調離京城,先後擔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等職,期間寫了大量諷刺王安石變法的詩作,元豐二年,蘇軾調任湖州知州,上表謝恩,又故技重施,趁機暗諷朝政,結果被御史抓住把柄,聯名彈劾蘇軾,宋神宗下令嚴查,結果「拔出蘿蔔帶出泥」,蘇軾以前暗諷朝政的詩作都被查了出來,蘇軾因此入獄,這便是大名鼎鼎的「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爆發后,宋神宗大怒,意欲處死蘇軾,但太皇太后曹氏出面干預,只說了一句話就令宋神宗改變了主意,最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只是將蘇軾貶官發配。

  

  那太皇太后究竟說了一句什麼話呢?

  據《烏台詩案》所載,當時太皇太后曹氏拉著宋神宗的手說「昔仁宗策賢良歸,喜甚,曰:『吾今又為吾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蓋軾、轍也,而殺之可乎?」意思是當初宋仁宗見過蘇軾蘇轍兩兄弟后,心中大喜,對曹氏說自己又為子孫覓得兩位「治世能臣」,而神宗身為仁宗之子,怎麼能因為幾首詩就殺掉仁宗看中的人才呢?宋神宗就是聽了這番話才回心轉意的!

  也就是說蘇軾之所以能夠活命,全靠宋仁宗的「庇護」,宋仁宗「人與其名」,是皇帝中少有的「仁善之人」,《宋史》贊曰:「《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縱觀宋仁宗一生,對蘇軾這樣的大才子極為寬容,甚至可以說是仁慈,這也使得仁宗一朝名臣輩出,人才濟濟,其中最出名的當屬鐵面無私的包拯「包青天」!

  包拯一生鐵面無私,剛正不阿,執法嚴苛,從不攀附權貴,甚至時常做出「侵犯」權貴利益的行為,這使得朝中一些人對包拯恨之入骨,時常羅織罪名誣告包拯,但包拯卻並未因為他人的誣告而蒙受不白之冤,反而穩坐開封府尹的位置,無人能夠撼動,到其嘉祐七年因病逝世時已經升任樞密副使了!

  包拯之所以能夠得以善終,不被小人所害,全靠宋仁宗在背後為其撐腰,仁宗對包拯極為仁慈,包拯常與其爭辯,辯至激烈處甚至將唾沫星子都濺到仁宗臉上,仁宗卻從未因此而怪罪包拯,反而對其頗為「愛護」,世人皆知包拯清名,卻鮮有人知這背後有著宋仁宗的功勞,若是仁宗昏庸無能,包拯就算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

  

  宋仁宗不僅對包拯一人仁慈,只要是品學端正,心懷國家的人他都愛護有加,比如我們上文提到的蘇軾蘇轍兩兄弟,以及歐陽修、曾鞏、張載等人!從這個角度來說,宋仁宗足以稱得上「仁慈之君」

  除此之外,宋仁宗的仁慈還體現在對自己的嚴苛以及對下人的寬容之上

  據《宋史》所載,仁宗雖然身為九五至尊,富有天下,卻極為勤儉律己,常常批閱奏摺直至深夜,一次仁宗結束一天的工作后又到了深夜,腹中飢餓難忍,非常想來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但他思來想去,還是忍著飢餓睡去了,第二天他與皇后說起此事,皇后勸其保重龍體,吃一碗羊肉湯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仁宗卻說自己一時索取恐在宮中形成慣例,自此御膳房每日深夜宰羊,長此以往既創惡例又傷生害物,實在得不償失,所以他乾脆就忍一時飢餓!

  仁宗可不是突然「心血來潮」,才做出自忍飢餓,避免形成惡例的行為,實際上勤儉律己的品格已經深入他的骨髓,他所用的床帳和墊具都質樸灰暗,許久未更換,他常常對大臣說「朕居於宮中,自己日常生活的享用正是如此。這也是百姓的膏血啊,可以隨便浪費嗎!」

  宋仁宗對自己嚴苛,對下人卻極為寬容

  一次宋仁宗在御花園中散步時,頻頻回頭張望,隨從們好生奇怪,不知皇帝有何需求,卻也不敢出言詢問,仁宗回宮后急忙讓宮女端來茶水,連喝了四五杯,看樣子是渴壞了,妃嬪很奇怪,問仁宗既然如此口渴,為何不在外時就讓隨從伺候飲水,仁宗卻說他頻頻回頭張望,發現所有隨從都沒帶水壺,若是他開口要水喝,必然會有人因此而受罰!

  

  還有一次仁宗吃飯時在飯中吃出一粒沙子,周圍伺候的太監本想將飯端走,仁宗卻讓其不要聲張,將沙子撿出後繼續將碗中的飯吃光,事後他對左右說,人難免粗心大意,若是因為一粒沙子將飯端走,難免有人會因此而受到不小的懲罰,說不定還會喪失生命,一粒沙而已,撿出來就罷了,若是小題大做,豈不是太過殘暴了?

  宋仁宗對自己的嚴苛以及對下人的寬容其實都是他仁慈的一種表現,對自己嚴苛是怕「上樑不正下樑歪」,自上而下形成一種不好的風氣,從而使得老百姓們勞民傷財,這是一種更高境界的仁慈,至於對下人寬容更說明他表現出來的仁慈完全是發自肺腑,並非裝腔作勢,沽名釣譽!

  總而言之,宋仁宗「人與其名」,確實是一位難得的「仁慈之君」!

  小結:

  嘉祐八年,宋仁宗病逝,享年五十四歲,消息傳出后,「京師(開封)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就連偏遠山區的人們都為仁宗的逝去悲痛不已!當皇帝當到這份上,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終仁宗一朝,並未解決「冗官、冗兵、冗費」的現象,但他在任期間政治較為清明,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科學技術和文化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他的個人魅力得到了天下百姓的認可,算得上一位相當成功的皇帝,史學家將其親政的這段時期稱為「仁宗盛治」!

  參考資料:《烏台詩案》《宋史》

18

主題

20

帖子

33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3
沙發
charleswh 發表於 2020-4-14 16:07 | 只看該作者
肯定的,不然怎麼會有「仁宗盛治」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7: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