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智者的清醒

[複製鏈接]

18

主題

18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oxiang88 發表於 2019-6-16 1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做人最難的是清醒,尤其是當自己的事業和地位還沒有出現危機的時候,當自己面臨巨大的誘惑的時候,如果能夠提前預見到潛在的危險而防患於未然,能夠在利益面前做到清醒的取捨,就是更加難得的大智慧了。

春秋時期越國的范蠡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長篇傳記文學《范蠡》一書的作者夏廷獻先生為范蠡鳴不平說:興一國,滅一國,被稱為「兵聖」的孫武沒有做到,被稱為「智聖」的諸葛亮也沒有做到,但是,范蠡做到了。

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戰爭戰,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獻「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議和后「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 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后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裡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20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吳王亡身餘杭山,越王擺宴姑蘇台。在舉國歡慶之時,范蠡急流勇退,攜美人西施隱姓埋名、泛舟五湖。他臨走的時候,給好朋友文種寫了一封信,說「高鳥已散,良弓將藏;狡兔已盡,良犬就烹。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可與共患難而不可與其處樂,子若不去,將害於子。」不出所料,文種不聽范蠡之良言,貪戀權位,最後被殺。

而范蠡輾轉來到齊國,隱姓埋名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

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是看清了越王的本性而急流勇退,是為了保住身價性命的清醒。比范蠡更早的「夷齊讓國」和「義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的清醒,則是清醒的更高境界了。三千年前,秦皇島一帶正是孤竹國管轄的區域。這個古代方國建國很早,歷經了商和西周兩個朝代。老孤竹國君死前留下遺言,命小兒子叔齊繼位,繼承他的事業。按照當時的規矩,長子應該繼位。但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的遺願,國君的位置應由叔齊來坐。」在他看來,他不能違背父親的意志而落下一個不孝的臭名,於是他放棄王位,逃出孤竹國。大家又推舉叔齊做國君。叔齊說:「我如果當了國君,於兄弟不義,於禮制不合。」他也清醒地意識到君位將使自己難逃不義的名聲,也逃出孤竹國,和伯夷一塊兒過起了流亡生活。

這種「讓賢」的舉動,不僅僅受到時人的讚揚,到了春秋戰國時,儒家學派更是大為讚賞,評價說:「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

當時正是商紂王昏庸腐敗的時期,為躲避商紂王的殘暴統治,兄弟居住在北海之濱,和東夷人一起生活。後來,他們聞聽周文王在西方興起,就相約到周國去。剛到半路,恰好遇到了周武王的大軍。他們得知周武王正率領著大軍剿滅商紂王。這讓兄弟大失所望,力諫武王說:「父死不埋葬,就動起武來,這能算孝嗎?以臣子身份討伐君主,這能算仁嗎?」

武王非常氣憤,要殺掉他們,姜太公說:「這是講義氣的人呀,不要殺害他們!」 周武王很快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滅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伯夷、叔齊聽說后,認為這種以下犯上做法是大逆不道,發誓再也不吃周朝的糧食。他們相攜來到首陽山上採集薇菜吃。他們認為,既然山下的人都已歸周朝管轄,土地也都是周朝的了,他們生產的糧食堅決不吃。

但是有一天山下有一農婦上山挖野菜,看見兩個瘦骨嶙峋的老人也在那裡挖野菜。得知了緣由,農婦覺得奇怪,就說:你們倆人倒是有骨氣呀,不吃周朝的糧食,但現在普天下都是周朝的呀!這山,這山上的野菜,也是周朝的,你倆為啥還吃呀?

伯夷、叔齊頓然大悟,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決定連野菜也不吃了,開始絕食,最後雙雙餓死在首陽山上。

伯夷、叔齊兩人,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偉績,但荀子卻說,伯夷、叔齊的名聲,就像日月一樣,可以與舜、禹的英名一樣千古流芳。伯夷、叔齊被認為是以身殉道的典範。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說:「古之賢人也。」又問:「他們對所作的事不覺得後悔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仁,沒有什麼後悔的。」後來又進一步的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如今稱之,其斯之謂與。」可見孔子對伯夷、叔齊的所作所為是非常肯定的。

這個故事更得到了司馬遷先生的認同,他在《史記·伯夷列傳》說:伯夷叔齊「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及餓且死。」兩人因此而遂名揚千秋,成為義人楷模。

毫無疑問,伯夷、叔齊的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不是為了博取流芳千古的美名,他們在利益面前堅持自己的立場,給後人留下的,是一種獨立的人格與精神,是一種寧死不屈的頑強與執著,是一種智者的清醒。沒有這份清醒,這樣一個偏遠小國的兩兄弟早就消失在歷史的茫茫煙塵之中了;但是這份清醒,卻讓他們的名字永遠閃爍在歷史的星空。

古往今來,栽倒在利益門前的人不計其數,只有清醒的智者,領取了當頭棒喝的鞭子,一騎絕塵,給後世留下不盡的遐想遠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