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9-6-3 00:29 編輯

-

-

-

光緒玉如意
始自三國, 清朝傳世最多.
https://www.dpm.org.cn/jades/talk/208231.html?hl=玉如意

-

-

乾隆嵌玉三鑲如意


-

乾隆雕漆嵌玉盒

-

-

-

-

-

皇太后刺繡錦緞長戲袍
蘇州織造
太后鍾愛帝王將相, 才子佳人.

-

-

崇慶皇太后
乾隆皇帝生母, 紐祜祿氏. 13歲入雍親王府, 生弘曆, 封熹妃後晉熹貴妃. 乾隆即位尊為皇太后, 乾隆四十二年病逝於圓明園長春仙館, 終年86歲, 葬於清西陵, 名泰東陵.
-

-

-

-

-

-

-

崇慶皇太后萬壽慶典, 清, 張廷彥等繪, 絹本設色, 64.5 x 2994厘米
清代乾隆時期戲曲十分繁榮. 乾隆十五年(1751)十月二十五日是清高宗弘曆生母崇慶皇太后六十歲壽辰, 乾隆為此舉行盛大的慶壽活動. 文武群臣聚集北京, 從西華門到西直門外的高粱橋十餘里路張燈結綵, 戲曲、雜技、舞蹈等各種文藝節目紛然雜陳, 目不暇接. 此四卷萬壽圖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慶壽場面和演戲的場景, 是清代戲曲重要的圖像資料.
https://en.dpm.org.cn/dyx.html?p ... 15/0778/img0001.xml

-

臨終遺言
母儀天下42載, 3度隆重生日慶典, 國家統一, 五世同堂, 萬事如意, 心滿意足.

-

太後生日禮物-來自皇上和文武百官

-

-

-

金鏨雲龍紋執壺, 高31.5厘米,腹徑16厘米
身較高, 撇口, 細頸. 壺口上有一錐形蓋, 蓋面自上而下分為四層, 每層亦鏨雲龍紋, 蓋下錐形榫插入壺口. 頸中部飾一周素箍, 其上呈條狀分割, 內飾雲龍紋. 壺腹呈球形, 以縱向條紋分割, 其間亦飾雲龍紋, 龍尾向上頭朝下, 與頸部雲龍圖案方向相反. 壺足似倒置漏斗, 圓形上細而下闊, 飾雲龍、海水、火焰紋. 壺流細而長, 整體光素, 口沿處鏨花, 下部飾獸面紋. 這件金執壺的造型借鑒了其它種類的器物, 紋飾為淺浮雕, 細密而少變化, 具有穩定感, 宮廷酒具.
撰稿人: 張廣文
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tinware/234535.html?hl=金奶茶壺
-

-

黃金合金龍雲壺
乾隆

-

-

-

-

-

金漆木桃型蓋盒
乾隆

-

雍正12美人圖軸
均為胤禛本人所作, 以他的嫡福晉即後來的皇后那拉氏為模特.
雍正美人圖是圓明園深柳讀書堂的圍屏, 十二個寫實場景, 杉木卷桿捲住收藏在故宮的絹畫. 圓明園的繁華與浩劫, 雍正皇帝的勤奮與品味. 畫中的傢具擺件、十二圍屏、廳堂院落的植物、服裝的花樣紋絡、耳際發梢的華翠、吉祥如意的象徵.
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965.html?hl=清雍正十二美人圖
https://en.dpm.org.cn/dyx.html?p ... 07/0807/img0012.xml
雍正十二月行樂圖軸, 清, 絹本設色, 188.2 x 102.2厘米, 本幅無款印
這是一組表現雍正皇帝日常生活的作品, 按春、夏、秋、冬四季12個月的順序排列, 分別為「正月觀燈」、「二月踏青」、「三月賞桃」、「四月流觴」、「五月競舟」、「六月納涼」、「七月乞巧」、「八月賞月」、「九月賞菊」、「十月畫像」、「十一月參禪」和「臘月賞雪」. 從描繪的景物判斷應為圓明園, 畫面以山水樓閣為主, 建築描繪細膩既有中式園林建築又有西式亭台樓閣, 更有中西合璧者, 畫面的景觀可能是畫家以圓明園的建築結合自己的想象而創作的. 圓明園是雍正作皇子時的封賜, 他解釋說「圓明園」的賜名大有深意: 「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 明而普照, 達人之睿智也.」 雍正三年(1725)八月圓明園興修一新之後, 雍正皇帝經常在園中居住並在此辦理公務, 他明諭百官「每日辦理政事與宮中無異」. 這12幅行樂圖展現了其在圓明園生活的各個場景, 也表現了12個月的不同節令風俗.
-大幅高清, 非常精美.

-

-

-

-

乾隆月兔雕漆戧金香盤
蘇州

-

-
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enamel/233726.html?hl=金壺
金胎掐絲琺琅嵌畫琺琅執壺, 清, 通高39厘米, 最寬28厘米, 口徑7.3厘米, 足徑12.3×11.7厘米.
盛酒器. 壺身通體以掐絲琺琅西番蓮紋為地, 蓋、頸、肩、腹、足等處有對稱布置但大小、形狀各異的畫琺琅開光, 開光內飾人物、山水、花卉、庭院等圖案. 壺頸鏨飾花卉、如意雲頭、蕉葉紋各一周. 流、執柄、橫樑與壺體焊接之一端皆裝飾張口龍首. 壺蓋與梁以金鏈系連, 蓋頂圓托內鑲嵌紅珊瑚珠. 梁、柄所飾花托內鑲嵌青金石、綠松石各一. 壺底雙欄方框內鏨刻楷書「大清乾隆年制」款. 掐絲琺琅和畫琺琅都是由西方引進的技術, 前者大略元代進入中國; 後者則於清代康熙、雍正時期, 在兩位皇帝的推動下由歐洲引進並在清宮造辦處燒製成功. 畫琺琅普遍流行於乾隆時期. 琺琅器以銅胎居多, 金胎相對少見. 清宮生產的琺琅器胎體厚重, 琺琅色彩艷麗、細膩, 非地方產品所能比擬. 此壺造型沿用明代金執壺樣式, 開光內圖案雖作中國人物、景緻,卻雜糅了歐洲繪畫的表現技法, 是一件中西合璧的皇家藝術珍品.
-前邊的景泰藍/鍍金畫琺琅壺, 開光-園中母子.
-

-

-

-
http://quanjing.artron.net/scene ... gongzhan//tour.html
慶隆尊養——崇慶皇太后專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