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貿易----美國的「膽小鬼博弈」能否再次取得成功?

[複製鏈接]

34

主題

35

帖子

59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iaochui114 發表於 2019-5-17 1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膽小鬼博弈」一詞最先的起源是美國50年代的一部電影,名字叫做《無因的反抗》。該影片於1955上映,講的是一群熊孩子到懸崖邊上玩一個遊戲,兩個人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懦夫,都開著汽車向懸崖狂奔,在這個過程中,誰先從車上跳下來,誰就是懦夫,誰晚跳下來的就是英雄。
當時世界正處於美蘇冷戰期間,著名數學家、哲學家羅素在1959年根據這個電影提出了一個模型,取名叫做「Chicken Game」,翻譯過來就是「膽小鬼博弈」。羅素對電影情節進行了更改,根據當時世界上的美蘇兩個國處在爭霸的階段,設計為兩個車手沿著道路中心線互相開過去,這時任何一個車手左打方向盤或者右打方向盤,就能成功避免兩車相撞,但先變道的那個人就會被指為懦夫。但如果兩人都不變道,就會撞在一起同歸於盡。
    這個博弈的重點就是雙方會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使對對方認為自己不會變道,並死磕到底。其實雙方都害怕同歸於盡的局面,但也希望自己一方取得勝利,但如果其中一方知道對方準備死磕到底的時候,就會選擇示弱。於是雙方都會儘可能的偽裝成絕不退讓,比如一方上車以後踩住油門,拔掉方向盤,另外一方看到以後就一定會轉彎,但偽裝也得適度,萬一遇到對方是個瘋子,同時也把方向盤拔了,就註定兩敗俱傷了。這個博弈最重要的就是能夠保證自己偽裝成死磕,但最後也能收得回來,這就是「膽小鬼博弈」了。
美國曾在「古巴危機」中成功運用了「膽小鬼博弈」手段,偽裝成死磕到底,讓全世界都相信美蘇將會爆發核戰爭,從而使蘇聯在關鍵時候選擇投降。從2018年3月份美國簽署301備忘錄觸發中美貿易戰以來,美國所採取的策略就是想要複製當年「古巴危機」中的成功案例,通過採取全面的施壓手段,讓中國感到壓力后投降。
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的開幕主旨演講中,宣布中國將實施「四大開放」新舉措:包括放寬外資的市場進入限制、創造更優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重組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及主動擴大進口,其中特別提到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美國認為這是中國政府讓步的信號,誤判其「膽小鬼博弈」的手段起到了效果,美國商務部於當日公布對華冷拔機械管反傾銷調查終裁結果,裁定中國企業對美傾銷幅度最高達186.89%,涉案中國產品輸美額約2940萬美元,又於4月16日宣布中國電信設備商中興通訊將被禁止從美國市場上購買零部件產品。隨後,美國採取宣布對華進口的部分鋼輪產品進行新的調查,公布對華聚四氟乙烯樹脂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公布對華鍛鋼配件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等一系列措施,期望對華的貿易制裁能達到阻嚇中國的目的,不斷將自己偽裝成貿易戰中的死磕分子,但中國卻緊跟美國步伐,針對美國的制裁一一宣布了反制措施,用中國特有的「打太極」模式,對美國的步步緊逼進行化解。
2018年的5月,中美雙方開始就貿易戰進行談判。同年6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了對華徵稅清單,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聲明中表示,「如果中國採取報復措施,例如對美國貨物、服務或者農產品加收新關稅;提高非關稅壁壘;或對美國出口商或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公司採取懲罰行動,美國將謀求額外的關稅。」美國再次將自己偽裝成丟掉方向盤的死磕分子,期待一舉壓垮中國。但中國反制態度堅定,不僅採取了相應的關稅應對措施,中國商務部同時宣布,雙方此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同時失效。隨後中美雙方打打談談,到今年 5 月已進行了第十一次中美經貿談判。不得不說,美國的思維仍停留在冷戰時期,以及想要複製「古巴危機」的博弈案例是行不通的,這其中有許多原因。
一是時代不同,美蘇爭霸期間,就「古巴導彈危機」而言,涉及的是世界兩大陣營之間的博弈,而今日的中美貿易戰,無非就是特朗普發起的,意在炫耀其所謂「談判的藝術」,通過戰略訛詐,極限施壓,達到使中國屈服,從而撈取連任政治資本的手段,包括某些西方國家在內,並不支持美國的貿易戰行為,在貿易戰領域,美國並不存在真正的盟友;
二是可能產生的結果不同,「古巴危機」雙方可能爆發的是世界大戰以及核大戰,甚至會造成人類的滅亡。反觀今日的中美貿易戰,對雙方經濟體系以及金融市場長期發展影響巨大,但對中國人民的目前的民生生活不會有明顯的影響。反而因為貿易結構的問題,會造成美國的低端生活產品物價上漲,使美國人民的生活必須品等消費價格提高,降低購買能力;
三是中西方的思維模式不同,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關於政治鬥爭的各種表現形式都層出不窮,同時中國自古以來並不是侵略成性的國家,講究的是合作共贏,相較於西方的「零和博弈」「修昔底德陷阱」等理論,認為只能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中美之間必有一戰的觀念是不同的,中國允許各方一起共同發展,互相繁榮,構建共同的命運體,這一點從中國在非洲的投資,「一帶一路」等國家項目中都能夠體現出來。
四是中國應對方式的不同,相對於當年「古巴危機」中的蘇聯的「正面硬剛」,成功落入美國預想的「膽小鬼博弈」局面,最終被美國的偽裝迷惑而選擇投降,中國的應對方式就更加顯現出大國的智慧。針對美國的一系列關稅措施,中方做到了不卑不亢,再一一反制的同時,也留出了足夠的空間進行談判,從始至終都做好了兩手準備,正是對太極拳武術中「剛中帶柔,柔中帶剛」的哲學體現。包括此次5月10日美方宣布對中國兩千億美元商品增加關稅後,中方在5月13日就宣布了反制關稅措施,但同時將時間點推到了6月1日以後施行,做到了「先禮後兵」,既不在輿論上落下「中國軟弱」的被動局面,同時又給談判留足了時間。通過進退適度的手段,不落入美國預設的「膽小鬼博弈」的局面,始終掌握著主動權。
縱觀世界歷史,四大文明古國目前只剩中國一家。對經歷過五千年的政治智慧的中華文明來說,美方企圖將中國拉入其精心設下的「膽小鬼博弈」劇本是根本行不通的,所謂的「極限施壓」在中國的應對態度面前不止一提,「談亦可,戰便來」正是今日中國的態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