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營養保健] 早睡是身體需求,熬夜是靈魂需求

[複製鏈接]

68

主題

75

帖子

69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tse2fhf4 發表於 2019-5-17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個月前,我加入了一個早睡群(沒錯~睡覺問題讓好多人都感到困擾)。在掙扎著不熬夜這件事上,群里的小夥伴們積累了豐富的經(教)驗(訓)——嘗試過運動、冥想、泡澡、學中醫、卸載社交App、睡前背單詞、21天早起打卡、晚睡的人發紅包等一系列方法,但都堅持不到一個月,還浪費了錢。

早睡是不可能早睡的,接受了這個現實后,我開始試著理解這件事:人為什麼會熬夜?

首先承認基因和環境的重要性。有人天生傾向於晚睡,燈光、噪音、室友都會影響入睡時間。

除此以外呢?晚睡這種習慣之所以能保留下來,一定因為它滿足了我們的某些心理需求。人類這麼聰明,才不會做完全無用的事。

只有熬夜的時間才是自己的

有個詞叫「報復性熬夜」,大意是說,有些人白天工作太忙,晚上加班到九點,雖然回到家已經很累,但還是捨不得睡。

追劇、聊天、看書、寫日記、玩微博、打遊戲、刷抖音……不知不覺就兩點了,終於撐不住睡了過去,明天上班路上再補覺。

早睡群中有人說:

「熬夜做什麼不重要,有時候就是發獃。重要的是,只有熬夜的時間才是自己的。」

「雖然很困,但如果不做點喜歡的事,就覺得這一天對不起自己。」

報復性熬夜,是補償白天被壓抑的娛樂需求,是對工作侵佔生活的無聲反抗,也是在努力找回自己對生活的控制感。

十二點之後,今日已過,明日未到,是一個獨立於過去和未來之間的時空。

此時,開一盞檯燈,脫離所有社會關係,不用在乎別人的期待,讓面具之後的自己出來溜達,在夜色中自由呼吸,成為了一天中最後一道儀式。

完成了這項儀式,我們終於能夠相信,這是我的生活,而不完全是螺絲釘的生活,然後安心睡去。
熬夜說明我已經足夠努力

有些特別上進的人,熬夜不是為了玩,而是覺得白天不夠努力,晚上不做點正經事就不好意思睡覺。

「一個姑娘問我,搞學術的為什麼都睡得那麼晚,難道只有到晚上才有靈感?不是,姑娘,搞學術不靠靈感,靠的是碌碌無為的白天引發的愧疚之心。程序員也一樣。」(來自知乎問題「為什麼很多程序員喜歡熬夜」)

我問了一個程序員:「你晚上真的工作效率高嗎?」

她說:「有些人是,但我肯定不是。算是個心理安慰吧,我都這麼累了,要是再出bug,我也問心無愧。」

年輕人有很多焦慮,擔心中年被裁員,擔心買不了房、結不了婚,擔心父母的健康,擔心食品質量和空氣安全,擔心明天又是deadline……這些都是現實帶來的焦慮。

還有一部分焦慮,來自超我的要求:擔心自己正在被同齡人拋棄,擔心自己不夠優秀,擔心不能給孩子更高的起點……這些擔心,都可歸罪於「我不夠努力」。

熬夜工作,是給超我,給內心嚴厲的父母一個交代:你看我足夠努力了,不要懲罰我。
用熬夜對抗死亡焦慮

在希臘神話中,睡神和死神是孿生兄弟,母親都是黑夜女神。

對抗睡眠,象徵意義是對抗死亡。

每一個白天,都像短暫的一生。什麼都沒做,一天就過去了,那一生是否也如此呢?熬夜可以獲取更多時間(是個幻覺),只要不睡,這一天就沒有結束,我也沒有那麼快面臨死亡,還可以多做一點事。

因為這樣想而無法睡覺的人,不是缺乏自律,而是對人生太有追求,想要讓自己的一生更豐富,更有意義。

除了死亡帶來的緊迫感,也有人因為死亡帶來的恐懼感而無法入睡。

我有個朋友,很長一段時間一直熬夜,就算困得打瞌睡,也會立刻睜開眼,因為她感覺睡著之後和整個世界失去了聯繫,害怕閉上眼睛就再沒有機會睜開。

後來她想了個辦法,定一個兩點的鬧鐘,告訴自己說:「我只睡兩個小時,很快就可以醒過來。」這樣做了一段時間,她不再熬夜了。
用熬夜自我傷害

熬夜可能導致肥胖、記憶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上升。

和抽煙、喝酒、不按時吃飯一樣,熬夜屬於慢性自我傷害。

當一個人明知道一件事對自己有傷害,卻主動去做時,很可能是在攻擊自己。那麼,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或許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不值得更好的生活,只值得混亂的生活。而熬夜,是讓生活變得混亂的有效方式。

或許想攻擊的是別人,卻無法說出口,所以只能攻擊自己,讓自己難受。

或許想要證明給父母看,我現在過得不好,作息一團糟,影響了工作,你還不肯承認當初做錯了嗎?

或許小時候只有生病時才能獲得父母的關心,所以長大後用熬夜的方式讓自己生病,獲得別人的關心。
熬夜躲避的不是黑暗,而是自己

有些人硬撐著不睡覺,必須開著燈,因為怕黑,怕鬼。

怕黑和怕鬼,本質上怕的是我們內心中自己無法接納的那一面,尤其是攻擊、破壞、毀滅的衝動。

我們擔心這些衝動如果表達出來,會傷害他人,毀滅世界。

當這些衝動無法被接納時,只能投射到外部世界,好像有些東西會傷害我們,比如黑暗和鬼。

我們熬的不是夜,是孤獨

有的人發現,伴侶或室友在的時候,很容易入睡。而自己獨處時,經常熬夜,必須在床上玩會兒手機,直到很困才能入睡。

父母們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嬰兒就算睡著了,也能感覺到媽媽離開,然後醒過來大哭。嬰兒需要感覺到和媽媽的聯繫,才能入睡。成年人不需要媽媽在身邊,但也需要穩定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存在於現實中,也可以存在於內心。

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有嚴重的失眠。醫生怎麼治療他呢?

· 晚上,在俾斯麥入睡之前,醫生坐在床邊,陪著他入睡。

· 早晨,在俾斯麥快醒來時,醫生又坐在床邊,穿著同樣的衣服,看著他醒來。

這樣做了一段時間,俾斯麥的失眠治好了。

對俾斯麥來說,閉眼前和睜眼后,看到的是同一個人陪伴自己。一段時間之後,他心中內化了以醫生形象為基礎的穩定客體,不安全感得到緩解,於是放鬆下來,能夠睡著了。

獨處時熬夜,睡前玩手機,某種程度上,是想和別人保持聯繫,防禦內心的孤獨。成人的手機,和孩子的小熊,都起到替代性客體的作用。一旦睡著,就只能放下手機,和別人的聯繫斷開,失去可以依戀的客體。

所以,我們很難放下手機,因為我們熬的不是夜,是孤獨。
「熬夜」是個背鍋俠

我當建築師時,有個同事,每次投標做報告的前一周,都要熬夜玩遊戲,導致做報告時精神萎靡。領導找他談了好幾次話,都沒效果。

我特別好奇,問他:「你為什麼報告前一定要熬夜?報告之後放飛自我不行嗎?」

他說:「如果我精神特別好,甲方還是否決了方案,那不就說明我能力不行?」

這位同事的思路是:我先熬夜,這樣如果我的報告做得不好,就是熬夜的鍋。

熬夜是自我設限的一種。自我設限,是針對可能到來的失敗,預先給自己設置障礙的一種防禦行為。

這種行為雖然可以避免因為自身能力不足產生的挫敗感,暫時維護自我價值感,但卻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

「我如果不熬夜,身體肯定更好/能考上更好的大學/能把工作做得更好/早就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多虧了熬夜當背鍋俠,我們覺得自己充滿潛力。

想要早睡,有很多方式可以嘗試。但我認為,不用急著消除熬夜,就像不要急著消除疼痛一樣。疼痛是身體給出的線索,幫你查找哪裡受傷了。熬夜是內心給出的線索,幫你看到自己的需求。
我有段時間熬夜看《陰陽師》的小說,直到早上五點。看著蒙蒙亮的天,我開始自責。

轉念一想,事已至此,不如問問自己:「在這幾個小時里,你得到了什麼?」結論是:放鬆了心情。

隨著年齡增長,我對事業發展有些焦慮,給自己找了很多事做,壓力也跟著增加。為了從壓力中逃離一會兒,我選擇在夜深人靜時看十八歲夏天看過的小說,回到當時的心情。

高考完的那個暑假,我每天穿過繁茂的香樟樹林,踩著細碎的午後陽光,去找朋友看電影,過了非常無憂無慮的兩個月。

理解了這一點后,我推掉了一些事情,壓力減輕,熬夜的程度緩解了不少。

當你一直戒不掉熬夜時,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我在用熬夜滿足什麼需求?那些需求,可以用別的方式滿足嗎? 如果暫時找不到其他方式,可以允許這些需求多存在一會兒嗎?

如果熬夜真的戒不掉,不如享受。早睡是身體需求,而熬夜是靈魂需求。如果你無法早睡,或許因為你的靈魂喜歡晚上出來唱歌。

68

主題

75

帖子

69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3
沙發
 樓主| Gtse2fhf4 發表於 2019-5-17 09:02 | 只看該作者
早睡是身體需求,而熬夜是靈魂需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6: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