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好的父母,都活成了孩子的偶像

[複製鏈接]

166

主題

166

帖子

104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4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jiaqi123 發表於 2019-3-25 16: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記得我曾看過一個中美孩子的調查,問孩子的偶像是誰?

  中國的孩子,大多都寫了自己喜歡的球星、歌星。美國孩子卻不一樣,他們雖然寫了很多五花八門的名字。

  但其實都很相似,不是父親,就是母親的名字。

  這個結果引起了很大反響。

  有人說,中國明明是注重的孝道的國家,現在的孩子卻都不懂得尊重父母了。也有人說,父母沒有好好引導孩子,讓孩子看些娛樂明星,價值觀都不對了。

  我想說的是,我們中國的父母,也許只是還沒有學會如何去當偶像,去做孩子的偶像。

  有人說,好的父母,都是出色的、成功的偶像。

  為什麼呢?

  我們不妨看看,成功的偶像,都能給ta的粉絲們帶來些什麼。

  

  好的偶像,懂得粉絲的心,會尊重自己的粉絲。

  

  對偶像的愛與不愛,其實粉絲一直有選擇的空間和自由。其實孩子也一樣,需要有自己選擇的機會。

  尊重孩子的選擇權有多重要呢?

  有一位多年前很火的歌手,陳美齡,最近又進入了大家的視線。因為她把3個兒子都送進了世界名校。這位偶像媽媽,說了很多育兒的經驗。

  她說,不要給孩子制定時間表,也不要替孩子做選擇。

  她的兒子,高中是自己選的學校。他完全可以選排名前三的學校,但他卻選了第七。

  兒子說,那裡的課外活動他很喜歡,陳美齡從未表示過質疑。

  後來,兒子的高中生活很開心,功課也更進一步。

  不好的偶像,往往是只想著,自己怎麼做讓自己開心。對著粉絲耍大牌,讓自己覺得高大上。最傷粉絲的心,莫過於此了吧?

  知乎上有一類很火的問題:和父母沒法交流,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有人說: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還有人說,在父母眼裡,孩子就沒有審美、沒有價值判斷,所以學什麼,用什麼,吃什麼,都得給定得死死的。

  更有甚者,當孩子提出一點不滿時,父母就要拿出「威嚴」來:我就是你的天,你怎麼能無法無天!

  如果這樣的咖也能當好偶像,這個世界無法想象。這樣的父母,也沒法讓孩子喜歡,只能敬而遠之。

  

  

  要學會做一個懂儀式感的偶像!

  當然光是懂得粉絲的心,尊重想法還遠遠不夠。偶像們還要想辦法俘獲粉絲的心,能讓他們從內心感到幸福。

  關於感到幸福,風靡全球的童話《小王子》中,有隻狐狸是這麼說的: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就會發現幸福的代價。

  這隻狐狸所說的幸福,就是儀式感。

  就像《小王子》里說的,「沒有儀式感的生活,太可怕了。一年365天,除了吃喝拉撒,毫無期待,生活重複,乏善可陳,將多麼黯淡無光。」

  儀式,不僅是一種形式,其實也是一種力量,一種充滿期待的力量。每個人都需要儀式感,孩子也不例外。

  在每年外甥康康秋季開學前,我姐都要請一天假,帶著姐夫和康康,一起去攝影館,照全家福。我們笑她,太當一回事了吧?

  我姐說,這是她們家的傳統,每一個年級,都是一個新的台階。姐姐姐夫,都想用這樣的方式,去記錄孩子的成長。

  選擇正式專業的影樓,讓康康感覺到,這種又上一個台階的隆重感。每一次突破,都有父母的陪伴。

  不光是照相,還有新的文具、書本…這些,都讓康康充滿了期待。從假期到開學,都能有不同的快樂。

  康康現在也學會了他自己的儀式,每當開學時,包好書的封面后,他會抱著新書,對我姐說:「媽媽,又是一個新的學期了,我又長大了一點啦,你看我有沒有變得更像一名宇航員?」

  我們做父母的,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儀式感,我們的小粉絲們會有多失望?

  今年父親節的時候,正好在鄰居家借工具,他兒子跑過來送給他一張賀卡,上面有很多很精緻的鉛筆畫,甚至還有手寫的花體英文,看得出來,小傢伙費了不少功夫。

  鄰居拿過去看了一眼,就隨手放到了一邊。給我拿了工具之後,他轉身對孩子說:你是不是又是上課的時候在畫這些東西?我不需要你畫這些東西給我,你好好聽課就對了!作業做完了嗎?還沒有?那還不趕緊去?

  本來蹦蹦跳跳的孩子,一下就像蔫了一樣,眼淚開始在眼眶裡打轉,慢慢地回了自己的房間。

  鄰居又回頭跟我說,你看這孩子,一天到晚做這些沒用的,什麼時候才能讓我省點心?

  沒有儀式感,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沒有被父母認同。相對應的,孩子也會很難認同父母。

  德國一家報社做過一個調查,各領域排名前5%的優秀人才,小時候在家裡,往往都會在節日舉行家庭傳統活動。

  調查中問他們,生命中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他們的答案,不是長大后的學業或事業成功,而是這些小時候的家庭活動。給他們帶來這種幸福的,當然就是自己的家人。就像偶像給粉絲帶來溫暖和感動一樣,父母也能用充滿儀式感的活動,帶給孩子更多溫馨的記憶。

  

  

  要學會做一個有趣的偶像。

  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就曾說過: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擁有生出樂趣的能力。

  在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是知名男演員山姆•洛克威爾。他在說感言時,談到了自己童年的「偶像」:8歲的一天,他好好地在學校上課。突然就被叫到了校長辦公室,發現他爸居然也在。

  爸爸很嚴肅地對他說:「是跟你祖母有關的事情。」跟著出了學校,坐在汽車上,他忍不住擔心地問:「祖母怎麼了?」

  爸爸畫風一變:「祖母沒事,我們去看電影吧!」

  聽了他的這位他這位「偶像」的故事,台下笑得停不下來。

  也許正是父親的有趣,才培養了出了靈感豐富的洛克威爾。這樣的偶像,哪裡能不受孩子歡迎呢?平淡的家庭生活,日復一日,看著沒什麼不同。

  但如果父母用一種偶像的心態和情調,為自己的孩子,增添更多妙趣,結果會大不相同。

  人生可以是平凡的,但不意味著無趣。要讓孩子充分體驗這個世界,趣味必不可少。這就是父母,身為孩子的偶像,最重要的責任。哪怕是難過的日子,也可以像偶像劇一樣,變得五彩繽紛。

  為什麼說,好的父母,在孩子的眼裡,都是最棒的偶像。

  因為,孩子能從你的言行里,看到自己心所嚮往的方向;從你的舉止里,學到生活必備的儀式和規範;從你的笑容里,感受這個美好的世界,還有未來。

  願我們都能成為,孩子眼中,最閃亮的super star。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7: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