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養生] 吃中藥腹瀉是這些因素導致的

[複製鏈接]

47

主題

4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涯海角369 發表於 2018-12-16 2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藥大家應該都有一點了解,現在也有很多人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比較習慣性吃中藥,中藥的禁忌是什麼大家知道嗎?也有一些人在吃過中藥之後出現腹瀉,吃中藥拉肚子怎麼回事?還有很多人是把中藥買回家自己煎熬的,如何熬中藥?想知道一定要繼續看哦。

  中藥的禁忌

  服中藥時不要喝濃茶

  在服用中藥的時候不要喝濃茶,我們要知道茶中含有一種叫做鞣酸的物質,濃茶里含的鞣酸更多,如果在服用中藥的時候喝茶,這種物質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

  服用中藥時不宜吃蘿蔔

  蘿蔔也是中藥的禁忌,蘿蔔具有消食破氣等等的效果,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在服用滋補類的重要,正好也在吃蘿蔔,這樣會導致滋補類的中藥失去補益的作用而達不到治療目的。

蘿蔔也是中藥的禁忌,蘿蔔具有消食破氣等等的效果

  患有消化道疾病 禁服大蒜

  人們在患有一些消化道疾病,像是患有肝炎、慢性胃腸炎的病人,如果他們現在服用健脾、溫胃和胃藥時,就不是吃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黏膜充血,所服的中藥就不能有效的發揮其治療作用。

  服中藥時不能吃辣椒

  特別是熱性病症,服清熱涼血或滋陰降炎葯時更不宜吃辣椒,辣椒能使藥效降低,使治療無效或療效減弱。

  服中藥宜忌生、冷、油膩

  因為生、冷類食物刺激胃腸,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膩食物與藥物混合更能阻礙胃腸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

  此外,患有疔瘡、皮膚病者忌食鹹水魚、蝦、蟹及羊肉、牛肉等食物;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膩;服荊芥時忌服魚、蝦、蟹;服天冬時忌服鯉魚;服鱉甲忌食芥菜;服蜂蜜忌食蔥、豆腐;服白朮時忌服大蒜等。

  吃中藥拉肚子怎麼回事

  第1種情況:寒葯致瀉

  服用藥性寒涼的處方時,某些脾胃虛弱者常常會有腹瀉現象,程度較輕者,一天有1~2次稀便,可認為正常,不必處理;程度較重者,通過減少寒涼藥劑量或加用溫脾止瀉藥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腹瀉(如從每天4、5次稀便減至1、2次),但不建議完全止瀉,因為過度減輕寒藥劑量或加用溫葯可能使療效大幅降低。另外,當清熱中藥與某些抗生素合用時,也容易出現腹瀉,其機理類似於「兩寒相加」。

服用藥性寒涼的處方時,某些脾胃虛弱者常常會有腹瀉現象

  第2種情況:「潤」葯滑腸

  某些兼具潤腸作用的藥物也常引起腹瀉,如地黃、白芍、桃仁、首烏、蓯蓉等,換用功效近似但無潤腸作用的藥物,可以基本消除腹瀉。減輕藥量的辦法也適用於此。不過,不論更換藥物還是減少劑量都有可能降低預期療效。部分病人服此類中藥初期有腹瀉現象,但數日後即自動適應(不再腹瀉),無需處理。

  第3種情況:飲食不慎

  有時候,中藥本身並不足以產生副作用,但飲食不慎可能「疊加」藥物的偏性,從而引發腹瀉。比如,在服寒性中藥的同時喝綠豆百合湯,很容易讓人「一泄如注」。同理,服湯藥時過食油膩也有滑腸之弊。所以,吃中藥時飲食好清淡些,各種「食療方」一律停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