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子化的個人主義毀滅西方,中國傳統家庭觀念是世界之光

[複製鏈接]

554

主題

562

帖子

3573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5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曾節明 發表於 2018-12-11 06: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子化的個人主義毀滅西方,中國傳統家庭觀念是世界之光






  許多華人在大罵梅克爾、特魯多等「白左」政客引進穆斯林移民「綠化」西方的時候,卻並不明白梅克爾等「聖母婊」政客這麼做,也是一種無奈:因為本國嚴重老齡化,他們不得不引進較年輕的外國人口,以防經濟衰退,而生育率最高的穆斯林,自然是最容易引進的外國人口。

  根據聯合國經濟和事務人口司的統計,2015年全球老齡化程度排名,排在前八名的,除日本外,全部是西方國家,當年60歲以上人口占國民人口總數比例,各重要國家國分別為:
  日本33.1%,德國27.5%,義大利27.4%,芬蘭26.8%、保加利亞26.6%、希臘26%、瑞典25.6%、葡萄牙25.1%、法國24.5%...英國23.3%、加拿大21.7%...韓國17.7%排第42位,中國(大陸)14.4%排第52位..

  按照按照65歲老年人占人口的比率,英、法、加拿大都進入了老齡社會,而日本、德國進入了超老齡社會。老齡國家為了填補不斷擴大的勞力空缺,不得不引進外國較年輕人口,否則就會陷入國家衰退的泥潭,日本就是典型:
  日本人因為恪守「大和民族純潔性」的種族潔癖,一直拒絕難民和移民,以致如今深陷國家衰退的困境,日本議會參議院不得不於2018年12月8日首次出台了大幅放寬移民准入的《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企圖以此緩解勞動力嚴重短缺的問題。
  日本、德國、英、法...雖老,好歹對移民有吸引力,而歐洲那些未富先老,對移民缺乏吸引力的國家,如希臘、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等國則滑落無可救藥的衰落深淵,未來不堪設想。
  而美國、澳大利亞之所以暫時沒有老齡化問題,全因為引進移民對沖了低生育的問題。
  


  但是,開放移民必然會帶來種族問題,宗教問題,甚至招致對本國文明的威脅:如今的西歐深陷穆斯林移民的「綠化」危機,就是典型;而種族問題,早成美國的不治之症。
  
  
  德、法、英雖然可以憑藉引進移民緩解老齡化的危機,但如不能有效同化穆斯林,其文明必被顛覆——英格蘭的清真寺已經超越基督教堂了。
  美國雖然可以繼續引進移民保持社會的活力,但是埋伏著種族衝突國家認同的危機,半個世紀之後,美國很可能會因為種族衝突和國家認同感崩潰而分裂。
  日本雖然屬於漢文明體系,但是它的中華式家庭觀念比中韓來得淡薄,「二戰」后被美國去勢,集體主義崩解而個人主義大興,跟風美國後果,是沾染了西方的低生育老年病。 具有很深種族潔癖的日本人,是絕不願意引進不同人種移民的,結果必然是融入由中國主導的「大東亞共榮圈」。



  鮮有人想過,這一切的一切,全因為日本人和西方人不願意生孩子造成。西方人為什麼生育的意願普遍低迷?因為西方人的生育傳統,來自於基督教,隨著基督教信仰在西方的衰微,原子化的個人主義盛行(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和極端女權主義,就是這同一株結出兩隻毒果),當這種原子化的個人主義與養老社會化結合在一起,西方人的生育意願,也就降到了最低點:
  既然「養兒」與養老無關,那麼生養孩子,就全然成為享受人生的累贅,除非對小孩,有一種飼養寵物般的興趣;這用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自由主義來解釋,就是冠冕堂皇的:生不生孩子、生多生少,是個人的權利;在脫離了基督教的自由主義那裡,是沒有社會責任、民族責任的位置的——這也就是原子化的個人主義。

  由於西方的傳統文化中並沒有孝道,孩子成年後一去不返,與父母形同陌路的現象,根本見怪不怪,此種生養孩子的低回報感,在基督教信仰淡漠及養老社會化后,也就把生養孩子和個人利益關係,減到了最小程度。

  因此,老齡化是西方社會的不治之症。




  比起西方的生育觀念,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剛好有著巨大的優勢:

  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不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世俗儒家的基礎上,適應世俗社會需要,因此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儒家的思想理念,個人和集體並重,並著力於個人和集體之間求取平衡,這比起西方的個人主義更具生命力;儒家的家庭觀念,把個人的生育和民族、社會、國家的責任,有機地統一起來了:
  儒家把孝擺到了首要位置,強調:「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強調子女孝順父母,就是把個人利益與生育掛鉤,生育較多的人,更可能得到後代照顧的實惠,如此更能激勵個人的生育意願;
  儒家強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生育能力的人,故意不生育,是最大的不孝。這是以「孝」的方式,把個人的生育與集體的責任感掛鉤——不生育子女,就不能令長輩享受天倫之樂,這這種方式容易形成民族、社會、國家的責任感,鼓動個人為了民族而生育。

  在現代養老社會制度建立之前,中國傳統奉行「養兒防老」,這與孝道結合在一起,就最大限度地激勵了個人的生育意願。
  正因為漢族傳統的強烈生育意願,所以中國才歷經滿、蒙等多個北方野蠻民族最殘酷的征服、屠殺、殖民、摧殘而沒有滅亡,反而同化了侵略者,因為漢族在人口上戰勝了入侵的異族,而歷史上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都因為異族的征服而滅亡了,現在的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與古埃及人、古希臘人、古羅馬人毫不相干。

  雖則,因為中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空氣破壞,今天漢族精神淪喪、道德敗壞、傳統文化千瘡百孔。
  從鄧小平開始,中共鑽入猶太老賊基辛格的種族滅絕「計生學」圈套,對漢族厲行四十多年的計劃生育,令中國生育文化幾乎喪盡,國人的生育意願降到最低點,外加上「全世界最貴」政府如山的盤剝壓榨,「負福利」的大陸中國人現在即使願意生育,也支付不起養育的高價。
   以至於今天中國「未富先老」,年輕人口崩塌,同樣面臨著空前的惡性老齡化危機。

  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總有一些東西沒有破壞殆盡,如今又頑強地在發芽,註定會開花結果,本世紀初漢服、儒家及傳統禮儀、孝道的重新興起,就是徵兆。
  
  中共的破壞,儘管陰毒殘酷倍至,好在漢文明不依賴宗教的獨特性,使得中國人不容易滑落原子化個人主義的深淵——不象西方人,中國人的個人主義功利算計,還遠未精細到「丁克」的程度(只有「假洋鬼子」上海人到了這一格,但上海人的習性註定無法推廣,而且滬語文化必然滅亡),中國內陸大片的農村,依然頑強地保存著一種質樸的「老土」習性,正是這種對西方影響如抗體般的「老土」習性,是中華民族最頑強生命力之所在。

  俄羅斯火星男孩波利斯卡預言:「偉大的指導靈誕生在中國;美國預言家珍妮也說:「拯救人類的希望在東方。」筆者堅信:共產黨不久就象書頁一般被翻過,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重新興起,以及中國精英人士逐漸停止對西方的盲目膜拜,逐漸認清西方之弊端所在,以及對自身民族優勢的重新發掘,漢唐般的盛世必然在中國再現,中華文明引領世界的時代一定來臨。


  




曾節明 2018.12.10戊戌甲子丙子於積雪紐約寒州下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