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IPO審核常態化!批文爽約一周後下發2家 因何未公告融資數據?

[複製鏈接]

120

主題

203

帖子

84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anggesheng 發表於 2018-11-10 0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IPO審核常態化進行。

  在「爽約」一周后,IPO批文在9日如期下發。證監會昨日晚間核發了2家企業的新股批文,包括青島海容商用冷鏈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宇晶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不過不同以往的是,證監會的公告中並未說明上述企業的融資額度。

  有市場人士認為,市場下行,仍有少數投資者對IPO常態化融資有非理性認知,監管層未披露企業融資額度有呵護市場之意。

  暫停一周后,IPO批文回歸常態

  上周五IPO批文少見「爽約」,給市場帶來了很多猜想,包括IPO暫停的說法,不過這一猜想被今天新股批文的如期發布所戳破。

  證監會9日按法定程序核准了2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分別為青島海容商用冷鏈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宇晶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證監會表示,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暫緩批文一周,釋放了監管層穩定市場呵護市場的意圖,回歸IPO發審常態才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實際上,在此前證監會就有意調整了IPO的發行數量和規模,這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鼓勵回購和併購重組,與鼓勵價值投資、引導增量資金入市,多措並舉緩解股權質押風險等政策一道,構成了近期資本市場系統性工作的各個組成部分。

  近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也在公開場合表示,要繼續保持新股常態化發行,改革完善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制度,進一步提高企業發行上市的可預期性。

  可見IPO不會停。過去幾年,A股用了太多的嘗試和改革才讓IPO堰塞湖退潮,顯然不會再重回老路再陷怪圈。實際上,不少投資者聞IPO色變,更多的是心理慣性,莫名堅守著放開IPO就等同於大盤抽血的認知,殊不知,當前的IPO早已不同以往,屢遭市場詬病的「高發行價、高發行市盈率、超高的募集資金」現象幾近消失,嚴把質量關的IPO審核方式,謹防「病從口入」,對募資額的限制也讓融資渠道更加規範。市場在改革在變化,制度在不斷成熟,對於新股發行節奏調整應理性看待。

  關鍵數據未披露,融資額或不超10億

  不同於此前每次新股批文下發會公布獲批企業募資額的慣例,今天證監會下發的新股批文公告中未提及具體募資金額。

  按照青島海容商用冷鏈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宇晶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此前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及的擬募資金額來看,最終的實際募資額也不會太大。青島海容商用冷鏈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擬募資5.98億元,湖南宇晶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擬募資4.04億元。一般來講,最終的實際金額會低於企業的擬募資金額,所以粗略計算,兩家企業的融資規模或不超過10億元。

  註:青島海容商用冷鏈股份有限公司擬募資金額(據招股說明書)

  註:湖南宇晶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擬募資金額(據招股說明書)

  有市場人士認為,市場下行,仍有少數投資者對IPO常態化融資有非理性認知,監管層未披露企業融資額度有呵護市場之意。

  該人士表示,市場走弱,放緩IPO可行,但暫停IPO卻不可取。歷史上A股有9次暫停IPO的經歷,都是基於市場普遍的心理預期而做出的政策操作。每次市場產生較大波動,投資者都希望監管層停止IPO以幫助穩定市場,從而將IPO視為維穩的工具,而不是發揮其本身具有的主要功能。表面來看,可能暫時性解決了「陣痛」,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會產生新問題,日積月累,數百家排隊等待上市的企業形成IPO堰塞湖,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獨特的「風景」。

  IPO多項改革值得期待

  目前IPO發審環節的多項改革和調整值得期待。

  一是習近平宣布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新設立板塊並推行研究已久的註冊制,釋放了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力度的政策信號。

  證監會負責人表示,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是落實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激發市場活力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安排。上交所也表態,將制訂工作方案、各項規則以及配套制度,完成相關技術系統開發工作,積極穩妥推進科創板和註冊制試點在上交所順利落地。

  二是發審委換屆工作正在進行中。原本在今年10月1日換屆的第十七屆發審委已經超期「服役」。今年9月27日,證監會宣布啟動發審委換屆工作,同時就《關於修改〈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的決定》(簡稱「決定」)公開徵求意見。據修改決定,新一屆發審委委員產生及監督機制面臨調整,發審委委員從當前的63名縮減至35名,證監會可以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進行適當調整。IPO發審環節是否依舊堅持從嚴審核標準有待明確。

  三是證監會發行部近期面向證監系統和部分券商召開了發行審核培訓會議,就新股發行審核、再融資審核等方面明確了最新監管要求,包括IPO審核51條、再融資審核33條。培訓會上,發行部提到了在首發和再融資審核、IPO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並作出了最新監管口徑,同時對地方證監局、保薦機構有了新的要求。地方局要嚴把輔導驗收關,強化檢查的職責,檢查中介機構是否勤勉盡責,可以檢查中介機構的工作底稿、可以要求中介機構出具說明,針對發現問題和疑點,可以啟動現場檢查;對保薦機構,發行部要求加強履行職責的能力,正確選擇項目,當好證券市場看門人,正確引導企業對上市的認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