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查良鏞,作為傳媒人的金庸

[複製鏈接]

345

主題

420

帖子

363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34
張鐵林 發表於 2018-11-6 22: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金庸不僅是武俠小說泰斗,同時也是傳媒前輩。他一手創辦了《明報》系列報刊,親手為《明報》寫了20餘年社評,端的是「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
《明報》創辦於1959年,1962年就一飛衝天,那年發生了廣東饑民逃港潮。香港媒體裡面,《明報》第一個挺身而出,做了系列追蹤報道,查老闆寫了系列社評。
1962年的逃港潮在5月份形成高峰,平均每天有5000「南下大軍」,短短一個月15萬人逃到香港。傳媒人鄒思聰曾在港大縮微膠捲室里研讀過大量創刊初期的《明報》,包括1962年5月到9月《明報》的所有膠捲,他寫道:「從5月8日開始,明報開始零星的試探著報道難民潮。而5月11日起,下定決心的金庸幾乎派出所有記者——到沙頭角、粉嶺、元朗、羅湖等移民聚集的地方一線採訪。」「(香港其它)報紙也是在5月15日之後才以顯著篇幅,報道難民消息,明報比它們早了五天以上。」
查良鏞說,「我們不能視若無睹,只好刊登一些。但再過幾天,明報的採訪課整個沸騰了。記者們從邊境帶回來的眼淚,灑在編輯部的桌子上和地板上,他們激動地表情和心酸的言語,使每個人的良心不能平靜。」
5月15日,《明報》發表有關逃港潮的第一篇社評:《最寶貴的是人的生命!最大的仁政,是救人的生命!》
當時港英當局只管抓捕和遣返非法入境的內地人,絕不肯對他們施以援手。《明報》坐言起行,發起為內地逃港同胞募捐活動。他們開闢專欄,公布捐款人的姓名,連捐一塊錢的都公布。
響應《明報》的呼籲,宗教團體、同鄉會組織和新聞媒體共同發起「援助有困難的人民」行動。香港市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自發救助來自內地的同胞,前後共有十幾萬人次,送衣、送食、送水到逃港同胞集中的上水華山。市民還用各種方法保護華山上之親友,包括接走、匿藏家中或市區。香港市民這次對內地逃港同胞的慷慨救援,史稱「華山救親」。期間,《明報》報館曾一度成為救援物資中心。

曾任金庸私人助理的香港傳媒人張圭陽寫到:「香港居民的這類自發行動,無疑使邊區情況更加複雜,增加了警務工作困難,也無形中鼓勵大陸移民再度非法入境。警務處長於5月18日向居民提出警告,不得擅闖邊境禁區,否則會被罰款五千元或監禁兩年。翌日港府亦擴大了邊境禁區範圍,希望拘捕及遣返非法入境者的工作更加順暢,免受居民的干擾,《明報》亦馬上支持香港政府的決定,5月19日在第四版公布『本報暫停接受讀者捐款』,理由是『限於各種環境關係,未能順利展開救濟,故暫時停止接受捐款,祈讀者諒之……』。所謂『各種環境』,就是港府擴大邊界禁區範圍,不希望居民因同情大陸偷渡客而與執行遣返任務的軍警發生衝突。」
張圭陽又說:「《明報》亦兩度發表社評,呼籲居民勿阻礙警隊工作,加重警方困難。社評立場,已由純人道式、中國同胞式的『火速救命』的呼籲,轉變為站在香港立場,更為現實地看待移民潮問題:『……我們呼籲市民,不要阻撓警方處理這難題,不要認為警方執行任務,是對我們中國人含有敵意。……不要輕視這個危機,我們是否能夠繼續安居樂業,和這個大炸彈是否爆炸,有極大關係。』」
媒體人鄒思聰說,「一連數日,明報的剋制報道和冷靜評論,讓讀者在同情難民之時,亦不再與警方發生衝突。而明報的理智呼籲,也得到憂心如焚的香港民眾普遍的認同。」

1962年5月底,逃港潮情況終於有所好轉,由於內地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湧入香港的內地人,開始逐日減少。而港英當局也接受現實,凡是在港有親人照顧或找到工作的,都可以向人事登記處登記,領取身份證。《明報》報道有關情況,稱「來港者可放心領身份證」,又指導逃港者如何申領身份證。
近些年,美國興起「解困新聞學」(Solutions Journalism),該學說主張媒體積極介入社會問題,並探索各種解決途徑。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戴維.伯恩斯坦(David Bornstein)認為,好的解困新聞包括對觀點、事件和社會機構的深度挖掘、批評性的評估。「解困新聞學」的理念可以歸結為兩個「H」:「Help」與 「Hope」(幫助與希望)。美國《聖迭戈聯合論壇報》(U-T San Diego)的首任「解困新聞學」編輯凱倫.克拉克(Karen Lin Clark)就說:「我的任務是提供希望……而非僅僅提供信息。我提供的是幫助和希望」。
現在許多媒體只停留在發現問題之上,這裡不對,那裡有錯,報道完畢。該怎麼解決問題呢?許多媒體都不認為他們該管到這一步。有的媒體,甚至見獵心喜,看熱鬧的不怕事大,只管一路鼓噪,煽風點火,吸引眼球就行。還有的媒體,只管與政府作對,逢官必反,為反對而反對,以為這才是傳媒天性。例如目前的美國主流媒體就一直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作對,逢特朗普必反。有些主流媒體人士解釋說,若是希拉里當總統他們也會這樣對待希拉里。美國學者之所以現在提出「解困新聞學」,針對性相當強。
而查良鏞先生,在半個多世紀前,就已經是不僅報道問題,還提出解決之道,甚至自己行動起來,直接參與解決問題。
1962年5月,在報道逃港潮期間,《明報》的一篇社評這樣說:「最近我們很少發表社評,因為事實上,許多問題我們困惑不安,可是又提不出可行的合理辦法……這樣巨大的痛苦,巨大的不幸,誰都會感到束手無策。」
鳳凰衛視老闆劉長樂先生對鳳凰評論提出的要求是:積極、善意、建設性。多年來,鳳凰衛視的評論員們一直在實踐著這7個字。而用這7個字來評價查良鏞時代的《明報》,挺合適的。
拳拳之心,蒼天可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3: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