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空中南水北調?「天河工程」正式啟動衛星火箭研製

[複製鏈接]

132

主題

181

帖子

412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HY8 發表於 2018-11-6 0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新華社11月5日報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表示,已經正式啟動「天河工程」衛星和火箭研製。「天河工程」衛星模型將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



天河工程示意圖(圖片來源:知乎)

「天河工程」開始研製

據天河衛星總指揮劉偉亮介紹,「天河工程」配套的衛星火箭,將由中國航天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總研製。

計劃在2020年完成「天河一號」衛星首批雙星發射,進行「天河工程」的應用示範,最終於2022年完成六星組網建設。

屆時,三江源地區將實現每天24次的衛星監測重訪能力,為構建「一帶一路」水汽傳輸的「空中走廊」提供技術支撐。

「天河工程」將通過「天河一號」組網衛星和地面實施系統,共同構建「天地一體」的空中水資源開發與應用總體作業格局。

「天河一號」衛星將作為我國首個應用於空中水資源探測的專用衛星,為整體工程提供天基保障。

據天河衛星總設計師朱維介紹,「天河一號」衛星為低軌低傾角衛星,採用八院SAST-ML1公用平台,配置微波溫濕度計、降水測量雷達、雲水探測儀等有效載荷,通過主動和被動多手段綜合,實現高精度探測。

其中,微波溫濕度計可精準實現大氣溫度、濕度垂直分佈的探測,捕獲空中雲水資源的分佈情況;降水測量雷達可監測降水的三維分佈;雲水探測儀可獲得三江源地區的大氣雲圖和地表環境特徵。

什麼是「天河工程」

中國科學家、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院士的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大氣邊界層到對流層範圍內存在穩定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可將其稱為「天河理論」。

在三江源地區的上空,存在著來自西印度洋、東印度洋、雲貴高原、中亞等方向傳輸過來的水氣通道,因此空中雲資源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



天河理論,紅圈是我國東南地區,黑框是三江源地區,通過調控將西南的部分水汽由調往三江源進行降雨(圖源:觀察者網)

依據「天河理論」,研究團隊提出了「天河工程」。這是一項創新性空中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專項工程,可以科學分析大氣中的水物質分佈與輸送格局,採取新型人工干預技術,實現不同地域間空中水資源與地表水資源的調控利用。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於11月6日至11日在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此次參展的21項展品中,還包括我國首枚固液結合的「長征六號」甲新一代運載火箭、「風雲」靜止軌道微波探測氣象衛星、軌道延壽飛行器等,將全面展示八院在彈箭星船器等領域的最新成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