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蜂窩」被捅 記者體驗「刷單江湖」一單賺3.5元

[複製鏈接]

336

主題

337

帖子

214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馬蜂窩」被捅了。
  10月21日,一個名為「小聲比比」的微信公眾號,發布題為《估值175億的旅遊獨角獸,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的文章,披露著名在線旅遊產品平台馬蜂窩旅遊網,涉及產品點評抄襲甚至作假行為。
  根據文中數據顯示,作為馬蜂窩核心資產之一的2100萬「真實點評」中,有1800萬條是通過機器人從攜程等競爭對手那裡抄襲過來的。
  馬蜂窩隨即作出反應,表示將正視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審查漏洞並採取積極改進措施,針對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和已被查證的有組織攻擊行為,馬蜂窩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自身權益。
  馬蜂窩和質疑者你來我往
  質疑文章援用了乎睿數據團隊所供數據,稱在馬蜂窩上發現了超過7000個抄襲賬號,平均每個賬號從各大旅遊點評平台上抄襲搬運了數千條評論,合計抄襲572萬條餐飲點評,1221萬條酒店點評,佔總點評數的85%。
  除了點評,遊記、問答等馬蜂窩核心內容,據乎睿數據團隊分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洗文、抄襲問題。
  世界盃期間因廣告「一炮走紅」的馬蜂窩,陷入信任危機。
  10月22日,馬蜂窩旅遊發表聲明,稱已對全站遊記、攻略、嗡嗡、問答、點評等數據進行核查,並查處了涉嫌虛假的信息。馬蜂窩還強調,點評內容僅佔全站數據的2.91%,涉嫌虛假點評更是微乎其微。針對文中歪曲事實的言論,馬蜂窩將採取法律手段。
  22日晚,乎睿團隊信息發布人「梓泉」公布了一份「訴訟服務告知書」顯示,馬蜂窩起訴深圳乎睿數據有限公司、丁子荃名譽侵權案已獲立案。
  雙方你來我往。10月23日,「小聲比比」再度發文《我承認,我們是有組織攻擊馬蜂窩的》。
  乎睿數據表示,成為被告很意外,同時希望此事能增強大眾對市場規範化的信心。
  23日,錢江晚報記者聯繫到了馬蜂窩旅遊網的公關人員,對於目前的情況,他表示不方便多說,但一直強調,對於「小聲比比」和深圳乎睿數據有限公司的動機,有質疑餘地。之後馬蜂窩旅遊網將繼續對此事作出回應。
  明碼標價:點評20元、遊記500元
  實際上,互聯網平台數據造假,一直都不是新鮮事。
  2014年,馬蜂窩CEO陳罡就曾在微博,公開炮轟去哪兒網通過虛假評論造假,並認為這種刷評行為已經動搖到了行業誠信的根基。
  有業內人士指出,「注水」數據出現的主要原因,源自市場競爭中維護平台活躍度的需要。
  錢江晚報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某旅遊平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遊記、點評抄襲的情況並不鮮見,「最早是抄孤獨星球,一些原創的攻略,後來慢慢擴散到點評抄襲」,而且這已經是一門生意。
  在淘寶上,輸入「點評」「推廣」「馬蜂窩」等關鍵詞,就會跳出幾十家刷點評的店鋪。隨意點開一家,對方自稱長期潛心研究旅遊用戶及平台規則,可以為客戶提供遊記定製、推廣以及商戶提及等相關業務。除馬蜂窩外,攜程、去哪兒、驢媽媽等品牌也有相應的推廣服務。
  錢報記者以民宿推廣為由,聯繫了兩家店鋪。其中一家向記者開價,撰寫加上發布,一條點評20元,「保證50字以上,6級賬號發布,很划算。」隨後他向記者發來一份範例,如果不經提醒,完全看不出這是一份虛假的「營銷」點評。
  「遊記一篇500元,閱讀量保1萬以上,點評20元,攻略點贊一次0.2元,分享一次0.25元。」 從遊記定製,到虛構點評,甚至點贊分享,這些都是明碼標價。
  記者體驗「刷單江湖」賺了3.5元
  一個假點評,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在網路上,花錢找人點評刷單,快速提升流量,早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流程基本是:各類電商賣家向「刷單」平台提出需求,再由平台分配給各個「刷手」。
  通過網頁搜索,錢報記者以兼職賺錢為由,聯繫了一位「刷單」平台代理。很快對方就機械式地發來一系列要求,下載語音聊天軟體,進入對應頻道收聽介紹,分發培訓視頻和資料,最後在繳納完押金后,會安排相應培訓師進行培訓。
  客服告訴記者,該「刷單」平台主要代刷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台的單子,每單5到20元不等,偶爾也有軟體註冊、評論的「福利單」,每單10到50元不等。
  刷單的過程,無非就是按要求在商家處進行虛假「消費」,再按照要求給商家刷上評語和照片。由於「交易」的費用由平台承擔,刷單平台客服要求記者繳納199元押金成為白金會員后,才能進行刷單工作。同時,他還承諾成為會員后,「不僅可以切換多種平台工作,做滿200淘寶單,還可以退押金。」
  在網上,這樣的平台不少,記者又在刷單平台米粒網上註冊成為「刷手」。
  註冊成功后,在任務大廳可以看到6頁總共上百條的「刷單」任務。記者搶下了其中一個任務,任務下方有著「旺聊」「評語」「貨比」「停留」等類似暗號的關鍵詞,這代表著商家對「刷單」的要求。
  據了解,「貨比」就是要求瀏覽2-3家其他商家的類似產品,「停留」意味著要在賣家頁面上瀏覽至少3分鐘以上。類似的,「旺聊」和「評語」即代表下單前,「刷手」需要偽裝成買家,在「旺旺」上向賣家諮詢產品,完成訂單后還要給予相應評語。
  花了20分鐘,記者完成了上述步驟,並按要求上傳了截圖證明。不久店家確認任務完成,記者收到了10元的交易退款和10.3個懸賞米粒。按規則,平台會在每單抽取15%手續費后,按0.4元/個的價格對所謂懸賞米粒進行回收。
  換言之,這一單記者賺到了3.5元。
  有刷手告訴記者,兼職做做,每天收入100元左右,不成問題。
  此前有網站刷單被罰150萬元
  「刷單」這樣透支行業公信力的行為,有關部門也在整治。
  去年6月,全國「炒信入刑第一案」就在杭州餘杭區法院進行公開審理。「90后」刷單組織者李某某被公訴機關以涉嫌非法經營罪起訴,最後判處有期徒刑5年9個月。
  而在今年6月,餘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查實了「美啪啪」網站存在幫助電商的違法事實。該網站組織天貓、京東等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商家,以免費試用的名義進行虛假交易,進而提升商品交易量。
  最終,餘杭區局判定「美啪啪」網站行為屬組織虛假交易,並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條款,責令當事人停止上述違法行為,處罰款150萬元。
  如果電商平台從其他平台抓取用戶點評信息,是否觸犯相關法律呢?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路營銷委員會專家龔鉑洋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乎睿數據提供的相關數據屬實,那麼從道義上說,馬蜂窩旅遊網就必須從企業價值觀和誠信經營上進行自省,最起碼,作為一家知名度很高的旅遊平台,不實的「真實評價」必然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以及權益。
  「UGC(用戶原創內容)是一個平台最重要的資產之一,所以從法律上說,如果馬蜂窩旅遊網抄襲其他平台評論的行為屬實,那麼也可以被視為侵犯了對方的知識產權,可以被追究相關責任。」 但龔鉑洋坦言,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並不是很健全,監管也有限,因此要從根源上解決這類問題,還是要從立法層面入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