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封殺中興」事件,有可能演變成一場反圍剿

[複製鏈接]

316

主題

332

帖子

78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鍾哲永 發表於 2018-10-25 0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商務部在當地時間4月16日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禁令為期7年。巧合的是,與此同時,英國的網路安全監督機構也發布公函,警告電信運營商不要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

作為全球第四大、中國第二大通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佔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約10%的市場份額,佔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約30%市場份額。有媒體報道稱,美英兩國的雙重壓制或將給中興通訊帶來比較重的打擊。

就此,北青網《財鏡》和筆者進行了一番交流。

愚以為,美國劍指中興,單從一個公司的角度而言,由於中興在產業鏈上過度依賴美國的公司,導致了它當下被封殺后的這種境遇。

但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在晶元、操作系統等多個高技術領域,又有幾個公司能夠完全規避美國的產業鏈呢?

越是國際化合作,越是所謂開源共享,往往越容易在特定的時間裡,遭遇到特種打擊。

在短期內影響會極大,尤其是晶元領域,本身在手機行業里,高通的地位就極為超然,甚至有高通的晶元不出貨、不少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就無法發布之說。

但切膚之痛,或許會引發在相關領域的探索突圍,就好像「戰爭」是科技的催化劑一樣,商業封殺也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對於中興的打擊,或許會變成中國手機相關領域的「共同傷痛」。

而真正把核心放在技術研發上,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所謂的模式創新。

如果這種「教育」效果達成,中興在封殺的後半場,或許會得到同行的外援,和自身的蛻變。

基於此判斷,愚以為,當下的中興的突圍方向其實有許多。而個人看來,比較有利的路徑是在能夠自主掌控的一些硬體領域,加大市場突破力度,用自己的優勢領域來為自身贏得更多的喘息時間,甚至於在一些不受封殺影響的中低端領域,進行對反圍剿。

對於坊間談論的,美方會繼續在封殺戰中加碼的問題,比如對其他科技公司,比如阿里等採取類似措施。愚以為:

一旦一個大棒用的熟練,美國一貫的行為邏輯都是持續揮棒,對於中國科技公司近年來的強勢崛起,本身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種威脅,而且中國的科技公司儘管在成長初期都依託於美國的技術以及模式,但近來已經在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開始了自己的新地基打造。

因此,此刻,在基礎領域,這些公司還對美國產業鏈土壤有較強的依賴,因此也是最後的揮棒機會。

但,這樣,只會進一步催化中國國內相關企業的自我突破和技術進化。

雖然過程苦痛,但未必不是「苦難輝煌」。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