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中有狗舍就78平米,文物211件,可流通文物30件,不可流通文物181件…… ▲秦嶺陳路別墅俯瞰圖。圖/新京報
近日,據媒體報道,秦嶺北麓西安段單體最大違建別墅,「陳路超大違建別墅」之闊氣奢華令人咋舌:圈佔基本農田14.11畝、魚塘兩處逾千平方米、狗舍面積達78平方米、文物211件……有網友表示:「我家還沒他的狗舍大。」此前,在西安本地媒體及官方信息發布平台上,該違建被命名為「支亮超大違建別墅」。 從「支亮別墅」到「陳路別墅」,一名之易,跨越的溝壑壁壘,又何止萬水千山。 同樣是查處秦嶺違建,同樣是披露進展情況,此前的「支亮別墅」表徵的只是名義上的「戶主」,而「陳路別墅」改名的塵埃落定,則意味著,隨著治理力度的持續加大,那些曾經隱伏於秦嶺別墅後面的神秘人物,逐步開始現身了。 這一態勢的出現頗不容易。公眾想必並不陌生,從2012年開始,圍繞秦嶺的違建別墅,輿論就開始熱切關注,質疑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地方政府也每每表態要嚴肅查處。 然而,秦嶺別墅依然禁而不止、假禁真建。儘管當時有很多人不理解,此番「陳路」的現身,或許可以讓人們看到個中的隱秘脈絡。 「陳路別墅」名義上、或者法律上的「戶主」是支亮,一個80後年輕人,一家當地公司的法人代表。這樣一個青年,何以有如此大的能量,在基本農田裡建起豪華別墅?特別是,面對幾次核查,陳路別墅巋然不動,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神通? 據新華網報道,2005年8月,陳路、支亮以盆景栽植、園林綠化名義,與西安市鄠邑區石井鎮蔡家坡村第三村民小組簽訂土地租賃合同,面積15畝,期限70年。並於2005年底開始非法圈地建設,2008年8月建成磚混建築1棟1層,另有魚塘2處,狗舍1處,其他建築3處。 這中間,不管是圈地,還是建房,均不是輕易就能辦到。沒有相關部門的配合,沒有強大的權力作為背書,恐怕寸步難行。而難度越大,越是表明,此事必有蹊蹺。 此外,據披露,違建別墅院內分佈著石刻、石碑、拴馬樁、石鼓等物件,疑似文物。當地文保單位鑒定報告鑒定數為237件,其中文物211件,可流通文物30件,不可流通文物181件。能夠聚攏如此眾多的文物,似乎也並非花錢就能辦的事。 如今,蒙在「支亮別墅」上的塵埃終被拂去,「陳路別墅」這一招牌的亮相,無疑顯示,相關調查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了。接下來,應該持續追問,陳路究竟是誰。 《財經》雜誌此前報道稱,陳路父親曾在西安市黨政系統擔任要職。這一消息是否屬實以及與別墅有著怎樣的關聯,也該有後續的確認。別墅可以拆除,庭院也可以復綠,但權力曾經撒過的野性不會消失。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世人都愛秦嶺的出世風景,也願意在此間置業養生。但任何事情都應該依法而行,聽任一座豪華違建別墅招搖10年之久,未免也太不把法律和民意當回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