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最靠譜?

[複製鏈接]

53

主題

77

帖子

2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ian7 發表於 2018-10-9 15: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 | 難得君

  來源 | 難得書院(ID:ndsy201603)

  最近,在瑞典撒潑的曾姓一家,坑了屎館,還帶歪了一眾愛鍋粉。越來越多的渣男,熊孩子,熊家長,老壞人...活躍在我們身邊,很多家長鬱悶了,這些人不是從小到大都被「三愛」教育的嗎,怎麼長大了卻成了這鳥樣?

  其實,教育目標越高尚越偉大,教出來的人就越虛偽。真正的教育是要從小處入手,先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才是根本。

  成為一個「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才是合格公民最基本,最靠譜的要求。什麼才是「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呢?

  01

  能夠獨立思考

  一個人的獨立性,是做人的根本。獨立性的首要條件是獨立思考的能力,通常而言,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先讓我們認識這個世界,首先是有了觀察,有了對事物的體驗,最後才行成了我們對事物的概念。

  但實際上,現在整個社會所表現出來的,是反獨立思考的。現在的教育方法是:在你還沒有廣泛地認識世界本身和觀察世界之前,先往你腦子裡塞概念,這樣,你就不知不覺地,對這個世界有了偏見。

  譬如,小時候,書上會告訴你,蜜蜂和牛是人類的朋友,因為蜜蜂為人類釀蜜,牛為人類耕地,牛耕完地,肉還奉獻給人吃。然而這些都是錯誤的觀點,動物作為食物鏈中的一環,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他們的客觀存在都是中性的,我們判斷動物的好壞,將他們定性為「有益」和「有害」,都是源自於一種非常自私的情感。

  獨立思考的核心就是質疑,調查,實證。

  而質疑是獨立思考的原動力,可以質疑婚姻,質疑國家制度,質疑教育,質疑醫療,質疑愛情,質疑你的情緒,質疑你的思維模式,尤其是質疑你曾經堅信不疑的東西。

  只有這樣,才可以改變自己的思想,改變了最底層的思想,才可能改變自己行為模式。

  一個獨立思考的人,更願意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遇事就到處求人,哭鬧撒潑,把一些原本很簡單的事情搞複雜。

  02

  能夠高效溝通

  高效溝通就是能夠用最簡單的方式,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或者說用成本最低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是一種現代人必須掌握的思維和方法。

  在與人相處的時候,能夠理解他人的不方便,善於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這就是「不麻煩別人」的原則。

  前幾天,有位知名律師坐火車,仗著帶了小孩,要求和別人換下鋪,被人拒絕,還發文章進行道德譴責。就是典型的有知識沒素質的人,他連最起碼的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的原則都不懂。

  03

  具有商業精神

  商業精神最核心的就是交易,平等的交換。這是整個人類社會從原始走向文明最關鍵的一步,也是現代社會最核心的原則。

  我們每個人,不可能精通所有事情,當我們需要某種服務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購買,而且,現在的社會越發達,基本上我們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務都可以購買到。我們按價購買,就屬於平等交換,另外一個角度講,這就是不麻煩別人。

  最好就是:但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千萬不要去求人。

  去瑞典撒潑的曾姓一家,顯然就不明白這個道理,該花錢買服務的時候,卻期望通過乞求和撒潑獲得,最後只能是自找麻煩。

  當然,上面僅是一種理想狀態,在國內,很多事情關鍵是花錢解決不了,得找關係,有了關係才能解決問題。找關係其實就是給別人找麻煩,就是欠別人的人情。欠什麼都好,就是不要欠人情。所以說不到萬不得已,千瓦不要去麻煩別人。實在欠了人情,一定記得給人家買份禮物,中國講禮尚往來,其實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一種交換原則。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最討厭的人,並不是托你幫忙的人,而是你幫助了他,他反而覺得理所當然,絲毫沒有感恩之心。還有一種人,總是利用你的寬容和大度,佔了小便宜還賣乖。

  04

  愛自己愛家人

  那些照顧不好自己,照顧不好妻子,兒女,父母的人,卻一心將愛奉獻給他人,奉獻給組織的人,是人格的嚴重扭曲,非奸即盜,這種怪物嚴格的說,連人都算不上,只能算畜生。

  一個正常的人,先是珍愛自己,愛妻子,兒女,父母,然後才是愛他人愛組織。推薦一部很優秀的電影,梅爾.吉布森主演的《愛國者》,其實就在談這個道理。

  

  一個珍惜自己,珍愛家人的人,他們就不會為了一點點小小的利益,輕易將自己和親人置於一種尷尬或危險之中,孟子所說\"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

  05

  容易相處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動物,總是需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無論面對任何人,不過度親近也不過度冷漠,既保持適當的距離,又保持彬彬有禮。

  面對不同的人,保持適度的距離感。這裡的距離是兩個方面,一是物理意義上的距離,適度的距離讓人產生安全感,尤其是面對女性和孩子。二是交流深度的距離,不是特別熟悉的人,很多話題最好不要談,比如政治問題,是非問題,信仰問題,因為一旦三觀衝突,往往容易引發矛盾。千萬不要妄圖通過簡單的交流去改變一個人的三觀,這是一件很傻很危險的事情。

  

  隨時保持自己的儀容,一個容易相處,不讓人討厭的人,並不需要名牌時裝,包包,名表鑽戒,但一定是整潔的,乾淨的,沒有異味的。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與「不麻煩別人的人」數量成正比。那種鄰里之間走東家串西家,東家長李家短,人與人之間沒有界限的社會,不是文明是愚昧。反而,那種鄰居不愛往來,彼此不喜歡膩歪,保持一種拒人於三步之外的禮貌,才是社會的進步。

  人與人之間冷漠而禮貌,人與人之間由市場和規則來構建,雖溫情不足但卻更安全和可靠。

51

主題

71

帖子

22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1
沙發
tian8 發表於 2018-10-12 14:26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