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克強話中藏貿易戰中國最後手段

[複製鏈接]

450

主題

451

帖子

2900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9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日《經濟新聞》認為,中國曾以日韓菲為目標使用抵制當地產品、針對當地企業兩種方法來施加影響。不過中國也有最後手段。 

image.png

  美國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或受到貿易戰影響

  中美貿易戰中雙方的領域都擴大到了日常消費品,在美國沃爾瑪超市裡,可以看見擔心未來商品漲價,提前給孩子買自行車作為聖誕禮物的家長。


  沃爾瑪每年約5,000億美元的銷售額中,有一成是中國製造。瑞典宜家有約二成產品是中國製造,很多客人開始關注商品產地是否是中國。
  面對8月美國零售業的比上月僅有0.1%增幅的不景氣,美國零售業協會(NRF)認為對中國徵稅會威脅美國人的日常生活。

  中國也不能置身事外,中國政府為環保推行天然氣燃料,中國司機們也在擔心天然氣價格未來的上漲。

  一位通用汽車店的女店員在接受採訪時稱,「雖然大家沒有明確地發起抵制美貨的運動,但的確是在疏遠,這三個月銷售數字是歷史低值。」

  之所以沒有像當年那樣抵制日韓貨物那樣抵制美貨,可能是中國當局擔心對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過度刺激而不讓網上的聲音快速擴散。

  《產經新聞》9月24日報道稱,中國有可能採取向美企施壓的辦法來應對貿易戰,包括拖延或不提供開展商業活動需要的行政手續。

  此前韓國要配置「薩德」系統,提供土地的樂天成為處分目標,大量店鋪被中國當局以違反消防法為由要求停止營業。

  制裁菲律賓時,強化了對菲律賓香蕉的檢疫力度。日貨也曾在抵制範圍內。中國報紙這次也點名批評了蘋果等美國大企業。

  據美國工商業協會的調查,在中國開展活動的27%美企接受的調查增多,23%美企遭遇到了進出口部門的拖延。美媒報道稱中國對美企施加的官僚主義的壓力其實長期存在。

  歷史上也有限制中國人前往韓國、菲律賓旅遊的先例,很難說未來不會對美國這樣做。

  中國對美國最大的報復手段是美國國債的大量出售和人民幣的貶值。李克強總理曾稱「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的危害更大」,否認中國操縱匯率。大量出售美國國債會威脅人民幣的穩定,只能算是萬不得已的最後手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