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快吃快拉」的大熊貓為什麼成為稀世珍寶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9-21 10: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8年09月21日 08:40 科學大家

  
  

  出品| 新浪科技《科學大家》

  撰文| 雍嚴格 原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級工程師、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我國著名大熊貓研究專家

  大熊貓是舉世聞名的動物「名星」,因為在地球上它比人類還古老,被稱為「活化石」。現在僅倖存於中國六塊相互隔離的山嶺中,數量約1800多隻。目前,中國政府已建立了67個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我國最東北的分佈區在秦嶺中段,分佈在陝西佛坪、洋縣、周至、太白、寧陝、留壩、城固、寧強等8個縣和佛坪、長青、周至、太白山、老縣城、黃柏源、桑園、牛尾河、觀音山、摩天嶺、平河梁、老縣城等14個自然保護區中,棲息地總面積約347864m2。大熊貓垂直分佈於海拔800——3100米之間,其種群數量大約有345-400隻。其中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分佈區的中心,分佈數量為90-110隻,占秦嶺種群的三分之一,在保護區的核心區內每1.5平方公里在有一隻大熊貓,其分佈密度具全國第一。

  

  圖片由本文作者雍嚴格提供

  大熊貓在中國秦嶺地區的分佈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熊貓小種(祖先種)和巴氏亞種的化石在陝西省藍田縣和洋縣的倪家溝、金水河口相繼被發現,其歷史可追溯到更新世初期,距今已有70萬年左右。最近數千年的歷史記載,都表明秦嶺南北坡均有熊貓分佈。後來由於棲息地遭受到人類的破壞,它們便從原來分佈的大部分地區銷聲匿跡了。在民間傳說和地方志中,早就知道秦嶺地區有「花熊」(即大熊貓)的存在,但是,直到1964年北京師範大學鄭光美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根據1958年在佛坪縣岳壩鄉(今佛坪保護區範圍)考察中獲得的大熊貓皮張、頭骨標本撰文確證秦嶺南坡有大熊貓的存在。秦嶺大熊貓的正式發現被稱為中國獸類學的一個里程碑。

  「快吃快拉」的大熊貓

  大熊貓最奇特和最有趣的地方,要算它的食性了。它幾乎完全靠竹子為生,可是,它又保留著食肉動物所具有的簡單的消化道。它的覓食對策是「快吃快拉」,只有靠吃進大量的竹子,吸收竹子中的浸提物和半纖維素來獲取所需的能量,一隻體重100公斤的大熊貓,在春天每天可以吃進50公斤以上的新鮮竹筍,拉出60多公斤的糞便,秋冬季節每天可以吃進15公斤以上的竹葉或竹莖。採食如此大量的食物,每天需要花費12——14小時的時間,才能填飽肚子,勉強維持其新陳代謝的平衡。

  大熊貓在秦嶺地區所採食的竹子主要有三種:巴山木竹、秦嶺箭竹(松花竹)和龍頭竹。巴山木竹生長在海拔800——1900米,秦嶺箭竹生長在1800——3000米,龍頭竹則呈塊狀與前2種竹林相鑲分佈在局部地區。前兩種竹子都是秦嶺地區的優勢種。秦嶺大熊貓在一年中,從當年10月至次年5月前的8個月內,絕大多數均在低海拔的巴山木竹林中覓食,6月便向亞高山遷移,7、8、9三個月,所有大熊貓都在高海拔地區的秦嶺箭竹林覓食新筍和竹莖。9月底以後,氣候轉冷時,再返回巴山木竹林中,如此循環,年復一年。

  

  圖片由本文作者雍嚴格提供

  每年3月中旬—4月中旬,當南方飛來的候鳥高居枝頭競相鳴唱,美麗的杜鵑花在滿山遍野綻開之時,那些成年的大熊貓一改往日互相迴避的冷漠關係,開始在山野間大聲疾呼,尋找配偶了。它們常在山脊或溝谷的交匯處,通過排尿或利用樹桿的基部磨擦肛門,將肛門附近分泌的肛周腺凃抺在樹桿上,發情期的肛周腺中含有一種動情激素,會發出特殊的氣味,能夠隨風飄散直線半徑約1公里,發情的母熊貓就是利用這種化學通訊的方式將自己求愛的信息傳遞給雄性大熊貓。附近的雄性大熊貓聞訊便向母熊貓身邊靠攏,幾隻雄性之間為爭奪交配權,便展開愛情淘汰賽,撕打在一起,進行決鬥,最後的冠軍將首先獲得交配權。大熊貓的臉部缺乏表情,主要靠聲音表達細微的情緒變化,發情求偶時雄性常發出似羊叫的聲音,雌性則發出單聲的應答。其行為也顯著改變,互相接觸頻繁。如果交配成功,妊娠期只需5個月,在每年的8、9月間,懷孕的大熊貓便在海拔1600-1900米的中山區針闊葉混交林中尋找樹洞或石穴產下可愛的小寶寶。

  

  圖片由本文作者雍嚴格提供

  大熊貓的新生幼仔十分嬌弱,一隻約100公斤的大熊貓,產下的幼仔僅只有100多克重,它們初生時閉目塞耳,皮膚上僅有稀疏的胎毛,發育很差,幾乎不能動彈。但發出的叫聲卻十分響亮。大熊貓一胎常生兩仔,但它通常只從地上拿起一隻抱在懷裡,而對另一隻卻置之不理。這種奇特的行為可能是對高寒山區寒冷環境的一種適應,因此對於必須不停行走覓食的母熊貓來說,只保護一隻幼仔要比輪流保護兩隻更能保證幼仔的成活。但是也有例外,在佛坪保護區和四川卧龍保護區的野外均有過雙胞胎成活長大的發現,因此,在大熊貓媽媽中也有少數「英雄母親」。

  棕白色大熊貓 「問世」

  秦嶺大熊貓種群最值得驕傲的是棕白色大熊貓。

  

  圖片由本文作者雍嚴格提供

  1985年3月26日,早晨,我同北京大學生物系潘文石、劉緒卓老師和他們的三個學生呂植、曾周、郭建崴一行,從三官廟保護站出發,沿著東河,踏著結滿冰霜的人行小道前往下游10公裡外的大古坪保護站。當我們走出東河峽谷,距大古坪約1公里的懸馬溝口,那裡住著一戶姓宋的人家養的小狗邊叫著,邊搖著尾巴歡迎我們的時候,冬日的陽光也正好暖哄哄的照在我們的身上,農家主人熱情的招呼我們到家休息,大家也正想坐下喘口氣。這時門前的小路上,一個小夥子邊跑邊叫著我「老雍!老雍!」。我看到他喘著氣在叫我,估計有什麼急事,就迎了上去。這時他告訴我,他剛把他家的牛趕到前邊河壩里,突然發現河邊的竹叢中有一隻紅顏色的大熊貓,不知是病了還是有傷,爬在那裡不動,特別是和其他熊貓不同的是黒毛部分都是紅色的。他剛看到才幾分鐘時間,就看到我們下來了,便馬上給我彙報。這個小夥子就是首次發現棕色大熊貓的佛坪縣岳壩鄉大古坪村村長呂國友,那時他才20多歲。

  我立即將這一情況告訴了潘文石教授,師生們一聽,也激動了起來。一同跟著呂國友快步趕到河邊,只見這隻熊貓卧在竹叢中,閉著眼睛爬在那一動不動,當人走近時,它僅微微睜開眼睛看一下人又閉上了眼睛,精神非常低糜,觀察其毛色,它的眼圈、耳朵、四肢、肩帶等應是黒毛的部分則與其他熊貓不同,全是棕紅色毛。在陽光下,棕毛和白色毛混為一體,一團粉紅,難怪村長說他看到了紅熊貓。我們再仔細觀察發現這隻熊貓身體非常消瘦,鼻鏡乾燥發白。附近遺留的少量糞便,形小並附有帶血的黒色粘液,由此,判斷這隻熊貓為患病熊貓。我當即讓村長前往大古坪保護站彙報,並向佛坪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報告,請他們組織醫療人員趕來搶救。不一會兒,保護站的職工也帶來了奶粉、白糖、開水。我們試著給熊貓用盛飯用的鐵勺喂水,開始他不接受,總是用前肢撥開鐵勺。然後我們用衛生紙調上白糖水抺在它的嘴唇上,他便用舌尖舔食,當他嚐到了甜味后,便開始從鐵勺中舔喝了起來。

  

  圖片由本文作者雍嚴格提供

  經過幾個小時的補充水分,熊貓的精神稍有好轉,佛坪保護區的領導和醫生趕到了,確定為了更好的治療,便抬來了搶救熊貓用的鐵籠子,大家一起將熊貓引入籠子中,抬到保護站。當天晚上省市組織的醫療隊和主管部門的領導也趕到了,經過會診,分析了病情,制定了醫療方案,經過夜以繼日的救治和護理,兩周后,熊貓的身體恢復了健康。科學工作者在佛坪自然保護區海拔1200米的大古坪懸馬溝口發現並搶救成活了一隻棕白色大熊貓(呼名丹丹),這是科學記載中的第一隻棕白色熊貓。

  然而更使人震驚的是在「丹丹」被送往西安動物園飼養之後,1991年至2018年3月共發現棕色大熊貓9隻,秦嶺南坡到底還有多少只棕色大熊貓生活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為何有棕白色大熊貓,還有待於科學工作者進一步考察。

  2005年4月又一科學成果公布。科學家們通過對秦嶺和四川兩地的大熊貓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兩地大熊貓的地理隔離的時間已達30萬年之久,由於長時間的地理隔離,它們在形態上和分子結構上都發生了很大差異。根據各自的特徵,應確立為大熊貓四川亞種和秦嶺亞種。充實的科學證據,獲得了國際動物學界的認同。因此,秦嶺大熊貓又是中國特有和特別珍稀的一個大熊貓種群,更加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關注。

  

  圖片由本文作者雍嚴格提供

  大熊貓為什麼成為稀世珍寶

  當你長時間與熊貓接觸而走進大熊貓的世界中去,你會發現大熊貓它不但有外表美,而且還有內涵美。大熊貓不僅僅是地球上的一個生物物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地位已經發生了變化。大熊貓遵循物競天擇之道,於數以萬類物種的夾縫間求存活,是適者生存的典範。大熊貓是遠古的生命、冰川時期的動物在當今世界的遺存,是原始的大自然留給今天人類的遺產,是地球上的動物活化石,因此稀有而珍貴,成了國寶級的物種。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8-9-21 1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熊貓之所以成為稀世珍寶,首先是它有一副胖胖的身體,圓圓的象貓一樣的臉型,特別是一對八字形黑眼圈,猶如戴著一副墨鏡。兩隻小耳朵象兩朵黒色的小玫瑰,四肢粗壯、毛色黑白分明、行為憨態可掬,非常惹人喜愛。而且以它的生存、繁衍、變遷,折射出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變化和發展的歷史軌跡,積澱了內涵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大自然的造化和滄桑歷史的傳奇共同造就了大熊貓這個絕妙物種的獨特魅力。同時,大熊貓又在人們的不同欣賞角度,有著其獨特的見解和認識,譬如:在美學家的眼裡,那自然流暢的線條和圓乎乎的形態給人以美感;在史學家眼裡,那古老而神秘的身世是一個捉摸不透、研究不完、探索不止的課題;在生物學家的眼裡,那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而頑強生存下來的無與倫比的生命力,是一種生命價值的象徵,是一個仍然沒有完全解開的科學之迷;在實業家的眼裡,它和萬里長城,秦兵馬俑齊名,是中國旅遊走向世界的三大著名品牌之一,以大熊貓為品牌的產業產品蘊涵著巨大的商機和發展潛力等。

  

  圖片由本文作者雍嚴格提供

  瀕危動物不再瀕危?

  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從瀕危動物保護等級下調為易危物種,我認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此舉一是因為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了一個額定指標,二是肯定了中國政府保護大熊貓所取得的成效。但是該組織並不了解中國的國情和大熊貓生存依然存在的威脅和限制因素,例如:現在大熊貓分佈在六大山系,在六大山系中的大熊貓棲息地中還存在棲息地破碎化,許多小斑塊中的小種群存在著滅絕的危險。現有研究預測到一個動物物種如果數量低於30隻以下,滅絕的危險係數就較高。例如在秦嶺大熊貓的棲息地破碎為六塊,除興隆嶺種群數量較多之外,其中有3塊棲息地的數量低於10隻以下,因而存在著較大的種群滅絕風險。

  2018年8月16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發布會宣布,我國野生大熊貓種群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隻增長到1864隻,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從15個增長到67個,形成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網路體系。受保護的大熊貓棲息地面積從139萬公頃增長到258萬公頃,53.8%的大熊貓棲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貓種群被納入自然保護區有效保護中。

  

  圖片由本文作者雍嚴格提供

  世界上沒有哪一種動物能象大熊貓那樣深得整個人類的喜愛,沒有哪一種動物能象大熊貓那樣讓人們痴情而愛得那樣的狂熱,大熊貓超越了人類種族觀念、超越了政治,超越了國界。因此,大熊貓被全球擁戴為現代世界的動物巨星、動物明星,瀕危物種保護的代言、象徵和標誌,從而成為了全世界共同的財富。

  大熊貓被全世界人民擁戴為動物巨星、明星,同樣在中國也被政府確定為瀕危保護物種的旗艦物種。由此,也就凝聚了世界人民對萬物生態的保護力量,統一了人們對以保護大熊貓為代表的自然保護事業的共識。保護大熊貓不僅僅是保護大熊貓個體本身,更加重要的是保護大熊貓生存所在的生態系統,包括大熊貓棲息地中的森林、植被、水域、竹林等等,大熊貓的生態系統得到了有效保護,同樣也就保護好了生活在其中的其它與大熊貓伴生的動植物物種,最終也是保護了我們人類自己。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23: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