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搞笑諾貝爾獎:除了搞笑,知道點別的也很有必要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9-16 1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09月16日 08:31 新浪科技-自媒體綜合


  來源: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

  每到年底,學界都在等待諾貝爾獎開獎。每年5項(或4項)的諾貝爾獎,是幾乎所有科研人每年必看的新聞。可是,你知道嗎?還有一個諾獎,一次就開10個!

  搞笑諾貝爾獎是個啥?

  

  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現場

  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創始於1991年,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辦,最早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博物館內舉行。從第五次頒獎開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接過接力棒,至今走過近三十個年頭。

  獎項設立的初衷,是為表彰那些讓人忍俊不禁后又發人深省的研究。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頒發10個獎項,除了對標諾貝爾獎的生物、化學、醫學、物理、和平、經濟和文學等獎項之外,還包括其他隨機的細分獎項。獲獎者自費到場,領取由廉價原材料製作的手工獎盃和普通A4紙列印的獲獎證書。

  

  今年的獎盃長這樣

  獎盃很廉價,幾周就會爛掉,列印的證書上則會有真正諾獎得主的簽名。自2012年起加入經濟獎勵——面額高達10000000000000的辛巴威幣,約合人民幣0.18元。

  

  「巨額」獎金

  很多真正的諾獎得主都身體力行地支持搞笑諾貝爾獎,本屆更是邀請到6位真正的諾獎得主作為頒獎嘉賓。還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領銜的6位世界頂級思想者介紹自己的研究工作。

  今年搞笑諾獎的主題是「心(The Heart)」。頒獎現場的音樂劇與此有關,獎項則未必與之相關。

  

  本年度主題

  一句話點評今年的搞(dou)笑(bi)獎項

  美國當地時間9月13號晚,第28次「首屆搞笑諾貝爾獎典禮」揭曉了。

  來看看這場一年一度的學界大聯歡究竟又給我們帶來哪些段子吧!

  醫學獎:過山車的妙用

  

  醫學獎獲獎研究

  Marc Mitchell和David Wartinger用腎盂囊腫的腎結石模型對結石的排出進行量化研究,他們確證了坐過山車對排出腎結石大有用處。

  點評:要不,下一步咱研究研究遊樂場里什麼設施對膽結石的排出有用?

  人類學獎:人與黑猩猩的互動

  

  人類學獎獲獎研究

  跨物種模仿在人和動物之間非常常見。一個多國團隊以動物園中的遊客和大猩猩為研究對象,發現人和大猩猩之間存在雙向的跨物種模仿。也就是說當你在讓大猩猩學你的時候,大猩猩會以為你在學他。

  點評:在這裡提名辛棄疾為下屆得主——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生物學獎:蒼蠅污染紅酒的檢測

  

  生物學獎獲獎研究

  蒼蠅之間傳遞信息的費洛蒙可以被人類的鼻子聞到,品酒師的鼻子不僅能檢驗出哪杯紅酒泡過蒼蠅,還能分辨出空瓶子里雌雄蒼蠅留下的氣味。你看,人類鼻子厲害不厲害?

  點評:誰設計個檢測排骨的實驗?我想吃排骨了。

  化學獎:唾液=清潔劑?

  

  化學獎獲獎研究

  唾液中的α-澱粉酶可以分解α-1,4-糖苷鍵,此外,還有清潔作用。獲獎團隊代表Paula Romão在視頻獲獎感言中專門提醒「千萬不要在廚房中使用這種清潔劑」。來自哈佛藝術博物館的女嘉賓還現場演示了如何用唾液清(po)理(huai)一副油畫。

  點評:我又找到一項賺錢技能:這裡有新鮮出爐的無添加天然清潔劑,有沒有人要買啊?

  醫學教育獎:體位決定痛感

  

  醫學教育獎獲獎研究

  日本醫生Akira Horiuchi是個看上去略有木訥的實心眼兒人。他發現患者對結腸鏡檢查都很排斥,因為實在是太痛苦。於是他自己親身嘗試,比較不同體位下究竟哪種會舒服一點。遺憾的是,自己的幾次實驗中,痛感差異很大,他在獲獎感言中也號召更多人來參與這項研究。

  點評:餓死事小,爆菊事大!這種研究給錢我也不參與!

  文學獎:人生苦短!

  

  文學獎獲獎研究

  Thea Blackler等人發現,大部分人都不喜歡讀說明書,高級知識分子則讀得更少。所以,有人把椅子裝成這樣也不奇怪了。

  

  椅子說:……

  他們給出的原因是Life is too short。發言人Blackler女士身體力行地在獲獎感言最後把手中的講稿扔出去,然後,開始宣傳自己的著作。因為人生苦短,宣傳自己的書也得抓緊時間啊。

  點評:讀到這裡就可以,別往下看了。人生苦短啊~~

  營養學獎:為啥吃人的傳統沒延續下來?

  

  營養學獎獲獎研究

  James Cole去年在《Nature》上發表的研究人肉熱量的文章甫一發表就引起圈內熱議,這次他獲得營養學獎更是實至名歸。他在研究中通過總覽各種相關數據對比人體不同部位能提供的單位能量,還計算出,吃人肉所能獲得的熱量低於絕大多數傳統肉類食譜。

  點評:熱量是一方面,口感可是另外一方面哦~~(漢尼拔式微笑)

  和平獎:發火無理,路怒有罪

  

  和平獎獲獎研究

  大多數人都不會意識到路怒症有什麼大不了。很多人覺得只要離開駕駛室,路怒症就會好。但來自哥倫比亞和西班牙的團隊卻發現,開車時的憤怒與出車禍的幾率存在正相關。

  點評:相由心生,禍從口出,車禍也遵循這個規律。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沙發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8-9-16 11:54 | 只看該作者
 生殖醫學獎:郵票的「正確」使用方法

  

  生殖醫學獎獲獎研究

  研究者通過一個操作簡單的辦法分辨出陽痿患者究竟是精神性陽痿還是生理性陽痿——在睡前把JJ套上用郵票做成的環,如果醒來后環被撐破,那就是精神性陽痿。

  點評:建議中老年男人家裡常備些郵票。另外,建議各國郵政資助獲獎者的後續研究。

  經濟學獎:扎小人有用嗎?

  

  經濟學獎獲獎研究

  研究團隊發現扎小人這類巫毒之術有助於給員工帶來心理上的平衡感,從而抵消無良上司帶給員工的負面情緒,進而提升工作效率。獲獎者來自中國,這項研究莫不是通過看宮斗劇得到靈感?

  點評:以後老闆再批評我進度慢,我就回答說——要不,我做個小人兒扎扎你?

  搞笑諾獎的那些八卦

  既然是一年一度的段子大集合,那咱不妨來八卦一下搞笑諾獎。

  頒獎現場搞飛機

  官方提醒:一定要帶紙,帶紙,帶紙!(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帶紙就是為了搞飛機。

  扔紙飛機是搞笑諾獎頒獎晚會的保留節目。可能每天跟「paper」打交道的人,最喜歡的就是扔紙了。要不然為什麼每年高三畢業的時候,學校里都扔一地廢紙呢?

  最初紙飛機是扔向獲獎者的,後來為了安全起見,只有兩個環節可以扔紙飛機。並且,所有相關人員都要戴上護目鏡,簡直太專業了。仔細看,這些紙飛機里,可是真的有「paper」 airplanes。

  

  向我開炮!!!

  BTW,看上圖那位當靶子的仁兄,就是獎盃的設計者,一位很(bu)正經的藝術家。

  搞笑諾獎也是諾獎搖籃

  有人搞飛機,自然有人掃飛機。搞笑諾獎有位掃地神僧叫Roy Glauber,這位官方的「紙飛機清掃員」可是正兒八經的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在掃了十多年之後,他於2005年因「對光學相干的量子理論」的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去掃地就能得諾獎?我也要去!

  2000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得主之一Andre Geim,曾憑藉懸浮青蛙入選群眾最喜聞樂見的搞笑諾獎名單。他通過磁懸浮技術克服重力作用,讓一隻青蛙懸浮在半空中,並推論使用類似的方法可以讓人克服重力作用漂浮起來。

  

  青蛙:WTF??!!

  十年後,他又靠膠帶粘出一個石墨烯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獎+搞笑諾獎雙冠王

  日本跟進最積極

  已有近三十年歷史的搞笑諾獎先天具有科普的優勢。在各國媒體的積極跟進下,影響力也日益增加。9月22日,搞笑諾獎將在東京舉辦全球第一次官方展覽。日本的諾獎得主數量是亞洲第一,搞笑諾獎得主數量還是亞洲第一,在接觸西方新事物這方面,日本確實走在亞洲前列啊。

  

  在日本的同志們可以去觀摩一下

  創始人居然沒八卦

  要說搞笑諾獎走到今天的最大功臣,非Marc Abrahams莫屬。此君從設立《不可思議研究年報》開始,就一直是搞笑諾獎的主心骨。

  

  Marc Abrahams

  然而,誕生了不少八卦的搞笑諾獎,創始人竟然沒啥八卦可挖!網上關於他的信息很少,wikipedia的介紹也很少。早在2004年,我國就翻譯引進了他的作品《諧趣科學》,此書是由Marc本人整理的比較有趣的搞笑諾獎研究集合。不過,這本書的翻譯質量真心差,MIT竟然被翻譯成「馬薩諸塞州技術學院」。好吧,字面上看,沒毛病。

  等待你尋找的段子

  《生活大爆炸》火了謝耳朵,也讓很多科學段子深入人心。每屆搞笑諾獎的頒獎,除了10個獎項之外,還有非常多的小段子等待有心人去發現。

  比如,本次頒獎過程中,醫學教育獎得主日本醫生Akira Horiuchi把自己的獎盃忘到了頒獎台上,直到最後一個經濟學獎頒布也沒拿走。下圖中獲獎者拿在手裡的是經濟學獎獎盃,放在桌上的是醫學教育獎獎盃,雖然倆獎盃都一樣。

  

  被遺忘的獎盃

  再比如,細菌老朋友也前來觀禮。2010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年度主題是細菌,時隔八年,老朋友們還等在觀眾席給大家道賀哦。看看能不能找到它們!

  

  還比如,這是什麼?我就不告訴你!

  

  小提琴與特斯拉線圈琴瑟和鳴

  結語

  科研者的幽默,經常是外人無法理解的。這大概也符合幽默的一個特徵——不可解釋性。懂了就是懂了,不懂的,等解釋完,幽默也就跑了。正因如此,幽默才如此珍貴。

  而那些讓人發笑又讓人思考的搞笑諾貝爾獲獎研究,則正是這種難得的幽默。所以,了解完搞笑諾獎,你是不是也得到了些啟發?趕快留言跟大家聊聊吧。

  還想知道更多關於搞笑諾獎的事?點擊「閱讀原文」,去看創始人的演講吧!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