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肥胖不止是代謝異常,它背後還涉及到了神經通路異常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8-8-28 1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08月27日 10:45 新浪科技綜合


  來源:學術經緯

  本周的《科學》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刊登了一項引人關注的研究。一支跨國團隊發現,肥胖不止是代謝異常,它背後可能還涉及到了神經通路異常……

  

  ▲本研究登上了同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封面(圖片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這項研究的起點在於一種叫做「瘦素」的分子。在動物攝入脂肪后,體內就會分泌瘦素,並告訴大腦,自己已經飽了。這原本是一種極其高效的飲食調控機制,卻在部分肥胖患者體內出現了反常——這些患者血液中的瘦素水平極高,但就是控制不住想吃的衝動。這又是為什麼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先讓小鼠吃上幾周高脂飲食,產生肥胖癥狀,再研究它們的大腦中是否出現了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研究發現,一種叫做MMP-2蛋白酶在下丘腦里得到了激活。後續的發現令人驚訝:MMP-2竟然會在大腦里破壞瘦素的受體,讓它們無法起效!

  也就是說,儘管瘦素想告訴大腦自己已經吃飽了,但負責通風報信的受體卻被MMP-2破壞,無法傳遞信息。這樣一來,小鼠自然無法控制住自己的食慾……

  

  ▲本研究的圖示(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通過其他實驗,科學家們證實了這一模型。首先,他們給瘦素受體加上了標記,並發現MMP-2的確會破壞它們的功能。其次,生化實驗也證實MMP-2的確會把瘦素受體給「切碎」;而當小鼠體內的MMP-2通過基因編輯手段得到移除之後,小鼠的瘦素受體就能保持完整。即便是高脂飲食下,它們也能控制住自己的體重。

  「我們打開了代謝類疾病研究的新領域,」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Rafi Mazor博士說道:「我們需要問,在瘦素及其受體的通路之外,還有哪些類似的『破壞性』調控?它們的後果是什麼?」

  

  ▲缺乏MMP-2的小鼠,在高脂飲食下,體重有明顯減輕(圖片來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研究人員們也發現,如果抑制MMP-2,瘦素就還能與其受體相結合,產生其應有的效果。這也給未來的減肥藥開發指明了一條方向。下一步,研究人員們期待在人類的腦細胞里確認存在同樣的機制。如果能夠在人體內證實MMP-2抑製劑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也許我們就能逆轉對瘦素的抵抗,控制肥胖患者的食慾。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8: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