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蚊子和非洲蚊子誰更「毒」一些?攜未知新病毒

[複製鏈接]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8-4-6 09: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03月19日 09:47 新浪綜合

  來源: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

  

  地球上的蚊蟲約有3000種以上,世界各地均有分佈。

  蚊蟲為完全變態型昆蟲,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前三個時期必須生活在水中。從卵到成蚊約經過10-12天,成蚊通過叮咬可將其攜帶的病原(病毒、寄生蟲)傳播給人類引起多種疾病。

  蚊蟲可以傳播近百種已知的可引起人、畜疾病的病毒,有些是非常危險的病毒,如裂谷熱病毒、流行性腦炎病毒、黃熱病毒等。

  能傳播疾病的蚊蟲主要為以下三大類:按蚊(Anopheles),伊蚊(Aedes),和庫蚊(Culex)。

  

  圖1 三類可傳播疾病的蚊蟲外形特徵。從左至右:庫蚊(身體多棕褐色,翅膀無斑點)、伊蚊(身體黑色有白斑,翅膀無斑點)、按蚊(身體灰褐色,翅膀多有黑白斑),http://blog.healthgenie.in/

  按蚊,身體多為灰褐色,翅膀多有黑白斑點,經常在黎明晨曦期間攻擊人類,主要傳播的病毒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奧-奈氏病毒。

  伊蚊,又稱花腳蚊,身體多為黑色有白斑,翅膀均無斑點,多在白天活動,攻擊性非常強,主要傳播登革病毒、黃熱病毒、基孔肯亞病毒、寨卡病毒。

  庫蚊,又稱家蚊,身體多為棕黃色,翅膀多數無斑點,喜好在黃昏后叮咬人畜,主要傳播的病毒有西尼羅病毒、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和聖路易斯腦炎病毒。

  蚊蟲攜帶的這麼多病毒,在地域上是否有差異呢?比如說我國的蚊子攜帶的病毒,跟非洲蚊子攜帶的病毒,有什麼區別嗎?日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蟲媒病毒與媒介控制學科組研究團隊,就對我國和肯亞的蚊蟲進行了比較和分析。

  科研人員對采自中國和肯亞的蚊蟲標本進行了高通量測序。他們對兩地蚊蟲攜帶的病毒譜進行比較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蚊蟲中病毒的分佈存在地區特異性:比如肯亞標本里發現了登革病毒(屬於黃病毒科Flaviviridae),而我國湖北和雲南的標本里未見;同時,我國湖北和雲南的樣本中發現了大量的版納病毒序列(屬於呼腸孤病毒科Reoviridae),而肯亞樣本中卻沒有該病毒的信息。

  此外,科研人員還在肯亞和我國的蚊蟲標本中均發現了大量的未知新病毒(unclassified viruses),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圖2 中國雲南、湖北和肯亞 Kwale 地區蚊蟲中攜帶的病毒譜的比較分析 http://www.mdpi.com/1999-4915/10/1/30

  相關研究成果以 Metagenomic?Virome?Analysis ofCulex Mosquitoes from?Kenya?and China 為題發表在 Viruses(《病毒》)上。該項研究工作獲得了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基礎專項等的資助。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氣候變化等,蚊子活動範圍的擴張,以及病毒變異的加速,蚊媒病毒性疾病爆發越來越頻繁,對人口健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2015年,巴西爆發可寨卡疫情,並在南美和中美快速傳播,進一步擴散到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寨卡病毒為全球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因此,需要科學家對蚊媒病毒的分佈、傳播、流行趨勢,致病機理,疫苗藥物等進行研究,從而幫助我們了解此類病毒的進化、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等科學意義,以及對它們引起的疾病進行預防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避免蚊蟲叮咬而感染蚊媒病毒:使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使用的殺蚊劑、驅蚊劑等;在蚊蟲活動密集的地區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和長褲;及時清理房屋周邊積水和蚊蟲孳生場所,美化環境,安裝紗門紗窗並使用蚊帳預防蚊蟲的侵入。

格外小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0: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