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關係惡化 整個華裔社區都有大麻煩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8-3-31 10: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世界說/日期: 2018-03-30

聯邦調查局局長Wray 來源:HelpToStudy.com
上周,一連串新聞衝擊赴美留學生社區:在周三,美國移民局再度暫停臨時工作簽證的加速審批程序,緊接著在周四,特朗普又宣布對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關稅引發貿易戰,而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又在NBC新聞節目上為自己之前國會聽證中指控所有中國學生學者都是間諜的證詞辯護。置身兩國關係日趨緊張的大局勢中,赴美留學生乃至整個華裔社區的麻煩可能才剛剛開始。
縱觀歷史,每當美國面臨國家安全挑戰的時候,美國朝野都會陷入不同程度的反移民狂熱。一戰前美國有近10%的德裔人口,是當時規模最大的移民群體。但這些曾經被譽為移民楷模的群體,逐漸被裹挾進美德兩國圍繞菲律賓歸屬和歐美市場主導權的爭奪中,並在美德宣戰後迅速遭到各級政府和民間反移民團體的迫害,被禁止出版德語報紙、開設德語課程和進行德語佈道,承受了3K黨們的「百分之百美利堅主義」 輿論攻勢。
美國東西兩岸移民聚集地針對日裔移民的迫害則從20世紀初就愈演愈烈。在珍珠港事變爆發后,加州州長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那些購置於飛機和發電機發明之前的日裔農場對之後出現的機場和發電廠構成了國安威脅,而加州前總檢察官則借起訴選舉登記官為由試圖要聯邦法院剝奪日裔美國人的屬地公民權。最終,幾十萬日裔僑民被強制送去了集中營,並在釋放出來後接受了再教育。

127,000名日裔美國人被命令撤離西海岸,「搬遷」到10個集中營來源:Highfaulter
除了這兩次針對敵對國僑民的大規模迫害,美國歷史上還不乏諸如80年代因為日本經濟興起而在中西部工業區出現針對亞裔的迫害、9/11以後持續至今的針對穆斯林的歧視和監控、伊拉克戰爭后因為德法盟友不支持而出現的民間對法德商品的抵制等劣跡。某種程度上說,在國內對那些來自「競爭對手「 國家的僑民進行壓迫幾乎是美國在國際競爭中面臨挑戰時的標準動作。
而在去年底特朗普政府在國家安全報告中將中國和俄羅斯列為競爭對手之後,中美的矛盾已經表面化,而這也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數百萬生活在美國的華裔學生、商家、投資者、親屬移民和本土華裔美國人。

2017年2月,華盛頓特區,反穆斯林禁令遊行示威來源:Ted Eytan
歷史經驗表明,在國家安全問題面前,美國政府和民眾並沒有意願對這些人的移民身份進行嚴格區分,而後者的憲法權利甚至都經常得不到保證。在上一次中美關係嚴重惡化的50年代,美國不僅力阻錢學森等華裔科學家回國效力,還在華裔社區展開了持續十年的「中國人認罪項目」 ,鼓勵華裔互相檢舉揭發彼此非法入境的經歷以及和新中國的「紅色」 關係,以防「共產中國」 藉助華裔對滲透美國。當時美國的華裔人口不過二十萬上下,且因為種族隔離等原因大多聚集在唐人街從事餐飲、洗衣等低端產業,但是美國政府還是以國家安全為由,施行了這個涉嫌嚴重違反美國憲法精神的政策。

錢學森來源:維基百科
如今美國的華裔人口接近五百萬,遍布美國包括金融、IT、醫藥、能源等高端行業在內的所有行業,分佈於從富人區到貧民窟、從國際大都市到偏遠「大農村」 的所有地域,也是人口增長率最快的少數族裔之一。隨著中國被定性為「競爭對手」,劍拔弩張的美國政府自然會對華裔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更加忌憚。
黃皮膚的亞裔在美國有著「永遠的外國人」 的問題,不管是移民的第幾代都會被美國本地人視為忠於母國的外來客,以至於曾經發生過華裔國會議員前往國土安全部溝通工作的時候被保安攔下檢查「合法移民證件」 這樣的咄咄怪事。
而諷刺的是,華裔之所以如今被美國視為威脅,很大程度上還是美國1965年以後的移民政策所致。正是自這部移民法開始,美國設立了工作移民的類別,開始用學歷、工作、收入等標準來篩選移民。20年代後半葉,美國設立工作移民的初衷是為了與蘇聯進行科技競爭,在冷戰結束后又恰逢互聯網經濟對計算機行業畢業生的龐大需求,但因就讀科技工程數學等學科(STEM)的本國人越來越少,迫使美國高校不得不錄取更多來自中國、印度、東歐等地區的學生。而美國移民局也通過給予STEM畢業生更長的實習期等政策優惠,吸引更多STEM學生留美。

19世紀末美國排華宣傳畫來源:維基百科
研究發現,1965年後來到美國的華裔第一代移民本就具有高於其中國同胞與美國本地人的受教育水平,更容易躋身上層中產階級。而更多的STEM學生留美以後,又通過社會再生產的方式引導他們的第二代繼續選擇工程、金融、法律和醫學等標準的上層中產階級職業,從而大大的增加了華裔出現在美國高校、實驗室、華爾街、矽谷等關係到美國金融安全和科技競爭力的關鍵領域的幾率。正是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華裔新移民們在專業和就業上的高度同質化。

曼哈頓唐人街來源:維基百科
隨著過去四十年的經濟發展,中美相對經濟地位發生重大改變,而中國社會也湧現出了一個消費力強大的中產階級。受2008年以來的經濟危機影響,美國高校也開始將希望寄托在這些有能力送孩子出國的中國中產家庭身上,這導致中國留學生群體從2000年6萬多人絕大多數都是依靠獎學金出國的研究生,演變到如今35萬留學生中占多數的是完全自費、4年平均總消費高達30萬美元的本科生。除此之外,還有越來越多的家庭把孩子在高中乃至更小的時候就送來美國。新一代的留學生中近七成依舊是將STEM和商科作為首選,進一步增加了華裔在美國的這些領域的曝光度。

2011年中國國際教育展在北京國際貿易中心開幕,參觀者在諮詢留學問題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留學生群體的擴大也給美國出了一個難題:美國的確需要人才來維持自身在科技上的優勢,但沒想到數量最多的卻是來自和美國處於競爭關係的中國。此外,對比採用了美國所認可的民主制度的印度,中美間迥異的政治體制也很難讓深陷「自由/專制」 二元思維的美國人和美國政府能真正對中國人放下戒心。
如今美國的近五百萬華裔,有超過90%是1965年以後抵美,80%是改革開放以後前來,50%是21世紀后湧入。刨去部分來自港澳台東南亞的華裔移民,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祖籍中國大陸。這中間的大多數是隨著過去四十年中國崛起一同成長起來的一代,對中國模式有著更高的認同,而對美國則逐漸祛魅。
所以2月份FBI局長雷在國會聽證會上把所有華裔學生學者視為間諜的表述,只不過是美國在類似情況下的膝跳反應而已。但雷局長的這番表態並非一時興起:從近年來已經公開的針對華裔學者的罪案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對華裔早有提防,只不過在最近從幕後到台前,從看似孤立的點和線變成了整體的面和體,正如雷局長所言,成了「全社會」層級的對抗。雖然歷史不會重演,但當川普政府祭出「國家安全」的理由的時候,很難不讓人擔憂美方對中美對抗的認識,是否已再度套進了當年美德和美日對抗時「自由對抗獨裁」的宏大敘事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2 15: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