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魯大學校長:貿易逆差不應損害美中兩國互信

[複製鏈接]

301

主題

311

帖子

2507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耶魯大學第23任校長彼得•沙洛維。

「作為一名心理學教授,我認為中美關係現在最關鍵的一個層面恰恰是心理上的,那就是中美之間的互信,兩國外交應該有能力去共同解決問題。」3月25日,耶魯大學第23任校長彼得•沙洛維在北京接受澎湃新聞(www.thpaper.cn)時表示。

彼得•沙洛維此次訪華是參加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本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的中國」。

「我們不願意也不應該去破壞兩國目前已經建立的在各個領域內的合作,貿易逆差問題不應該去損害到這種互信。」沙洛維說。

北京時間3月23日0時50分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特朗普宣布,將有可能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

中國商務部在3月23日早7時左右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擬對約3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征關稅。中國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22日表示,中方絕不會坐視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必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此前據《華爾街日報》3月17日報道,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白宮正在考慮限制中國學生的簽證,這將是針對中國的貿易反制計劃的一部分。對此,一些美國分析人士指出,削減學生簽證數量能夠成為美國與中國談判的砝碼,換取其他的經濟利益。

「目前耶魯大學的中國學生是國際學生中數量最多的,有800名來自中國的學生和學者。無論他們最後留在美國,還是回到中國,都為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沙洛維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

沙洛維表示,「未來我不願看到不好的改變。我樂見中國學生仍然能夠順利的申請來美國上學,到耶魯讀書,我也相信這種情況會保持下去。」

《華爾街日報》此前在報道中分析認為,特朗普總統提議的反制中國貿易計劃可能會傷及美國的高等教育行業。這是美國對中國貿易順差最大的行業之一。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僅2016年外國學生為美國高等教育帶來的收入就高達394億美元,這些外國學生通常要支付全額學費。

近兩年以來,美國大學的國際學生數量已經有所減少。根據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秋季到2017年秋季,全美大學在國際學生的招收上都明顯下降,其中大學生下降2.2%;研究生更減少5.5%。許多人擔心政府該項舉措將會使各大學的國際學生招收人數再度下滑。

沙洛維表示,「大學應該敞開門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保持學生身份的多樣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國際學生目前在耶魯大學的本科生中佔到11%,在研究生和博士生中佔到三分之一。」

「中美關係已經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我認為40年後我們可以慶祝的是,在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和中美合作之後,雙方已經推動了更廣的合作交流。尤其在當下全球局勢下,一些全球性問題就更需要中美之間的合作與協調。」沙洛維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4: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