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貓眼社評 下棋7年封盤全身而退?棋局未完!李嘉誠退休的另類解讀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135

帖子

1079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蕭十一狼 發表於 2018-3-21 2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人評論員 蕭十一狼
  在把內地和香港能賣的資產都賣掉,且不斷地將資產移往歐洲完成布局后,李嘉誠宣布退休。目前其資產四分之三在內地及香港以外。
  回顧李嘉誠46年的發展生涯。可以看出他在複雜多變的時局中是如何生存發展的。
  為什麼李嘉誠現在可以退休了?因為這盤棋,自2011年起李嘉誠足足下了起碼7年。今天,他終於可以安全的下庄了。那他的棋盤也可以封盤了嗎?
  值得指出的是,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前腳從北京帶著政協委員的頭銜回到香港,李嘉誠後腳就宣布退休。這之間有何關聯呢?一般人只看到李嘉誠風光的退休,卻有否留意背後的政治因素呢?
  一般人認為,李嘉誠只是商人,何來扯上政治呢?錯也。若李嘉誠只是一個單純的地產商,最多成為富甲一方的富豪,未必能成為華人首富。從普通商人到地方富豪,再到華人首富,這三級跳裡面,從普通商人升到地方富豪,或是其傑出的生意頭腦所致,但從地方富豪再升到華人首富,這就不單純是有頭腦那麼簡單了(很多人都有頭腦,但不是各個都能成為首富),必須擁有卓越的政商關係。
  回到文章開頭,在長子從北京回到香港后,李嘉誠即宣布退休,有一層含義,就是自己的時代結束了,兒子的新時代到來了。李嘉誠希望大家對他走資的質疑非議,到他那裡就停了,過去的走資,與兒子無關。也就是,醜人自己做,好人留給兒子。當然,為了兒子的未來及企業王國的未來,李嘉誠在記者會上也是好話說盡。關鍵是,當李嘉誠的商業王國傳給長子的時候,其王國再也不會受到威脅。即撤資的「醜人」我來做,跟我兒子沒關係,大家要指責就指責我好了,不要指責我兒子。
  不是一直有人質疑李嘉誠與內地關係不佳嗎?得到政協委員身份的李澤鉅暗示大家,未來的政商關係由我開始。因此,李嘉誠與兒子的交接,不僅是經濟上的,而且還是政治上的。
  筆者認為,除了李嘉誠完成下棋(完成商業王國布局:撤資,重組,交班)外,他最新的福布斯排名下滑,恐怕也是令其退意十足在本月宣布退休的原因。
  3月8日,《福布斯》雜誌公布今年亞洲富豪排行榜,李嘉誠由亞洲首富,華人首富跌至第三。
  但李嘉誠確實是一名高明的棋手。這幾年他一直在下棋。
  李嘉誠的走資,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到2012年之間。當時他面臨一個大的轉折----國家領導人要更迭,習近平2012年坐正。
  國家領導人要更迭是十分普通的,為何李嘉誠顧慮重重呢?因為,一直以來,李嘉誠都是靠政商關係一步步升至華人首富之位。
  我們不妨幫李嘉誠盤點一下他過去跟領導人的關係。
  從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李嘉誠都保持著與中央領導人的聯絡。正是這層政商關係,令李嘉誠的生意突飛猛進,輻射全球。李嘉誠正是藉助多年的政商關係而暴富的。
  內地媒體《瞭望智庫》就曾指李嘉誠的財富,大多來自特權,並非全來自市場。我們不妨簡短的回顧一下,李嘉誠的政商關係。
  李嘉誠與鄧小平,與胡錦濤的關係都不錯,但最好的還是與江澤民的關係。
  李嘉誠與江澤民交往的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93年拿下北京東方廣場的項目,為了這個項目,國家遷走了200多家央級,市級,區級國家單位。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項目。也是李嘉誠在中國賺到的第一桶金。誰幫了李嘉誠?能令央級單位遷移讓路給一個商業項目的,還有誰?
  作為回報,李嘉誠贈送了香港電訊盈科的股票給江綿恆。江綿恆因此也賺到了第一桶金,才有了後來投資宏力半導體,參股阿里巴巴等。
  而江澤民每次去香港,住的一定是李嘉誠旗下的海逸酒店。二人共吃早餐是必然的。
  正因為上述特殊的政商關係,在中國高舉反腐大旗之下,李嘉誠為防遭到清算,選擇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因為李嘉誠知道和江澤民的這層關係,一定受到新領導層的質疑。
  所以,李嘉誠的撤資,主要是二個原因,一是與江澤民的關係,令其擔憂;二是沒有或無法跟習近平建立,類似過往與鄧江胡等國家領導人的那種聯絡。
  正因為李嘉誠無法摸透習主席的想法和下一步做什麼,更無從建立緊密的政商關係,令李嘉誠最終選擇,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不僅走,還把能賣的都清倉大折賣。一般人,當摸不透對方時,就會把自己退居到安全的地方。
  必須一提的還有一點,就香港特首的人選上,李嘉誠也曾與中央不對盤。那一屆中央支持的是梁振英,而李嘉誠固執地支持的是唐英年。成為李嘉誠與國家關係不和諧的另一面。
  還有一件事,就是李嘉誠為何出售收益頗豐控制香港電費的香港電燈公司呢(等於香港的電力公司,是全港僅有二家的其中一家),原來過去港燈是可以自己建電廠的,但近年卻不獲批建,因為香港未來的電力要求跟內地購買。李嘉誠由此也嗅到了一些味道。
  因此,從2012年到2013年之間,即習近平正式掌權后,李嘉誠開始拍賣旗下的內地資產(以及在香港的資產),光在內地,就賣了千億資產,後期更是將香港包括核心業務的資產全部清賣。同時將公司旗艦遷冊到開曼群島。加上公司重組。已入加拿大籍的李嘉誠十分大手筆地將「政治風險」減到零,同時為交班做準備。
  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加快出售速度,開始涉及北京、上海等國內核心城市的地產。當年包括香港嘉湖銀座商場、廣州西城都薈廣場以及上海陸家嘴東方匯金中心在內,李嘉誠賣出約200多億港元資產。2014年則是李嘉誠家族近年來單一年度銷售頻次和套現金額最多的一年。據《好奇心日報》不完全統計,他這年完成8筆交易、涉及金額達904億港元。
  關於李嘉誠跑路的消息,一直都是財經頭條的報道內容。他大規模拋售大陸資產,引來了全民關於「不要讓李嘉誠跑了」的大討論。可以說,李嘉誠是用腳投票,對中國新時代說「不」。不論其如何解釋,如何說辭,說的再好聽也改變不了做的事實。其最大的負面影響就是引發眾多富豪的走資潮,在2015年形成走資高峰---以海外投資為名走資,導致國家出台金融措施制止資金外流。這正是拜李嘉誠所賜。
  有網友質疑:就經濟行為而言,清倉無疑是對本地經濟的一種看空和做空行為,作為50多年的愛國港商,曾經那麼多大風大浪、暗礁險灘,李嘉誠都是一路堅定不移支持大陸和香港,就算是97年的金融危機,李超人也沒有選擇逃離,如今到底是什麼讓這位華人商界的泰斗選擇了用腳投票,徹底清倉?
  答案,就是筆者上面所提的二點。
  有意思的是,近年每次重大消息,李嘉誠有意無意均是選擇在中國舉行重要會議期間。不知是與國家搶頭條,是打臉國家,還是暗示國家什麼。例如:2017年10月中共召開十九大期間,李嘉誠宣布出售商業王國的標誌性物業中環中心,成為媒體頭條;2018年3月兩會期間,李嘉誠宣布退休,也搶攻了媒體頭條。。。
  李嘉誠有四句名言:第一句:好謀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無為而治。而最重要的,就是「好謀而成」,即所有的成敗,就在一開始計算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當然,李嘉誠的膽識確實過人。李嘉誠最早投資中國內地,其實不是改革開放之後。當他把塑膠花廠300萬港幣賣給美國人後,就拿著這300萬港幣到內地悄悄買地,注意,時間是文革末期。也就說,當文化大革命大家都唯恐走避不及的時候,李嘉誠就已經悄悄地做房地產了。李嘉誠的商業智慧,就是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筆者還要補充,李嘉誠的政治智慧,就是當我恐懼的時候,就要收手了!(那些十八大后還頂風違紀的人,真是不及李嘉誠半條毛),今時今日李嘉誠能全身而退,除當局未必清算這個港商之外,主要還是李嘉誠秉持的,廣東人的一個為人哲學:小心使得萬年船!
  李嘉誠仍會是贏家,因為他口中的「第三個兒子」,其基金會財力豐厚,誰都盯著,誰都想得到其資金,故李嘉誠依然能在某些範圍發揮影響力。以其在海外的布局,必定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做交易,中國不是要搞一帶一路嗎?當李嘉誠全球性控制電力水力能源,港口運輸等的情況下,中國是不是要找我李嘉誠合作?當李嘉誠在全球收購基礎設施,能源,港口運輸的時候,不僅是考慮到收入,還考慮到自己手上有巨大的籌碼,可以跟中國談交易,防止「秋後算賬」。這是李嘉誠大棋盤的一部分。可以說,李嘉誠的棋局還未完。
       李嘉誠,依然是商業上的贏家。
    但李嘉誠的時代,確實是時候落幕了。新的政商關係,在新時代下,也已經有了新的闡釋!眾目睽睽之下,就算兒子是政協委員,也很難再做什麼特權交易。
  李嘉誠的人生哲學是「好謀而成」,有趣的是,李嘉誠撤資后,也從此在首富的位置跌落,與首富無緣。頂尖富豪暗中較量的,就在誰是第一之爭上,現在的結局,也算是「好謀而成」?可以說,中國撤資的這一歷史,將永遠伴隨李嘉誠的一生!從一個備受尊重的華人首富,變為一個具爭議的人物,徹底與「紅頂商人」脫鉤,好謀而成?成也敗也?
  (2018.3.19貓眼社評 作者為《熊貓時報》澳洲版主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