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關於自然動物類的紀錄片無數,可是沒有一部像《假如動物會攝影》一樣,能真正做到從動物的眼睛去觀察世界。 就像成年人和孩子觀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人類和動物的視角也有很大差別,今天不妨就和孩子一起,看看小動物眼裡的海底、草原和天空。 01 史上最大牌攝影團隊 BBC的紀錄片一向腦洞大開,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這個更是個中翹楚,他們請來了史上最大牌的攝影師,拍攝下了許多隱秘又戲劇化的動物生活。 這些攝影師包括只有30cm高的狐獴; 時速可達上百公里的獵豹; 喜歡自拍還能在樹頂做窩的黑猩猩; 可以自由潛水的海豹; ……
這些攝影師究竟有多大牌呢? 它們所有的設備都是量身定製的,有的要精緻小巧;有的要牢固耐用;有的要保證能夠讓動物在感到不舒服的情況下自由掙脫…… 遇上脾氣不好的,比如黑猩猩攝影師,不高興了來還會直接把攝影機拆掉,然後扔在地上踩兩腳。 當然,它們心情好的時候,還會撿起同伴丟掉的攝影機繼續拍攝。這些生動又搞笑的情節,相信孩子看起來一定會覺得非常有趣。 02 最真實、隱秘的動物世界 這些攝影師雖然大牌又「任性」,但是它們確實有人類代替不了「過硬技能」,這些有別於人類的「特殊能力」讓它們能夠拍攝到同類最真實、最私密的生活畫面。 比如,以往人類只能了解到狐獴在地面上的樣子,但對於他們在「地宮」洞穴中的家一無所知,更別說窺探到剛出生的狐獴寶寶是什麼樣了。 狐獴一家五口在地洞中 可是請來狐獴攝影師以後,科學家們就能夠清楚的了解到狐獴的習性:剛出生的小狐獴即使眼睛還沒睜開就已經能夠通過聲音和家人溝通了,一天以後聲音就非常洪亮,表現的十分活潑。 活潑好動的狐獴寶寶 這些畫面不僅有助於人類了解動物們的切身問題,對拯救瀕臨滅絕的物種和未來的科學研究也有十分珍貴的意義。 比如,企鵝寶寶總是每隔幾年就會有一次大規模的死亡,科學家們急於找到這一現象的原因,於是他們在企鵝父母身上佩戴了攝像機。 剛出生的企鵝寶寶 經過研究發現,能否有足夠的食物,對剛出生的企鵝寶寶來說性命攸關。而企鵝攝影師,則不負眾望地拍攝回了企鵝父母為雛鳥們捕食的珍貴畫面。 根據這些視頻內容,科學家們發現鯷魚的數量,是企鵝寶寶存活率的關鍵。 成年企鵝在為孩子捕食鯷魚 雖然動物攝影師跟人類攝影師相比還有一定局限:它們的拍攝效果遠不如專業攝影師那麼唯美、震撼,很多地方還會出現讓人天旋地轉的畫面。 但對於紀錄片來說採用動物攝影已經是一大進步,而且動物攝影師們還拍到了一些意外好看和有趣的畫面: 比如企鵝浮出水面看到的海水和藍天; 獵豹視角下的草地和太陽; 黑猩猩還會不時把攝影機反過來自拍照鏡子; 企鵝還拍到了海鷗直接從自己嘴裡搶走了鯷魚的「罪證」……
觀看紀錄片時,孩子不僅能了解到許多生物知識和地理知識,還能發現不少動物有趣的小習性,別有一番趣味。 03 讓人驚喜的中文配音 以往推薦紀錄片,總是會有人說,BBC的片子雖然好看,但是經常還沒看懂字幕呢,畫面就已經播過去了,讓人顧頭不顧尾,看《假如動物會攝影》完全可以省去這個擔心。 因為片子不僅有中文配音,配音還為片子增色不少!解說詞也比較平實、客觀,沒有刻意煽情,即便偶爾的說教也十分自然。 如果你已經看過《假如動物會攝影》,相信一定會對裡面的溫和又磁性的聲音非常熟悉,它的中文配音就是著名演員吳秀波。 據製作團隊介紹,為了讓觀眾享受到更美的視聽效果,吳秀波在配音過程中堅持不吃飯,以此來保證音質和音色能始終處在穩定的最佳狀態。 而且比起《動物世界》這樣單純講動物的紀錄片,《假如動物會說話》還展現了許多人類與動物的親密關係,讓我們有機會了解到那些為動物保護,奉獻了幾十年的人類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