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時珍編撰《本草綱目》

[複製鏈接]

37

主題

241

帖子

575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在吼 發表於 2018-1-22 2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古代豐富的醫藥學著作中,有許多流傳千古的曠世傑作,《本草綱目》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部。這部巨著的作者是明代卓越的醫藥學家李時珍。
李時珍出身醫學世家,自小便對醫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曾出任太醫,因看不慣官場作風很快又辭職回鄉。回到故鄉后,一面行i醫,一面搜集大量資料,並寫下許多讀書札記。他發現歷代的藥物學書籍不但分類雜亂,而且內容上也存在許多錯誤,漏載了許多藥物,非常不可靠。於是,他決心以宋代唐慎微的《證類本草》為藍本,重新編撰一部本草書籍。
    為了編好這本書,他走遍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等地,歷盡千辛萬苦上山採集藥物標本。深入民間,向有實際經驗的農民、葯農請教。甚至冒著生命危險遍嘗百草。為了解藥物,李時珍並不滿足於走馬看花式的調查,而是一一採回對實物進行研究。當時,太和山五龍宮產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採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其他人採摘。李時珍不通道士們的鬼話,竟冒險采了一個親自來試試,看看它究竟有什麼功效。結果,發現它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是一種變了形的榆樹的果實,僅能生津止渴而已,根本沒有什麼特殊功效。
    在多年觀察實踐的基礎上,並參考了歷代醫藥等文獻800餘種,李時珍將各種藥物進行分類對比,然後著手編寫和繪圖。經過反覆修改,從1552年到1578年,前後整整用了27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190萬字的巨著《本草綱日》。該著作52卷,共收載歷代諸家本草所載藥物1892種,插圖1100餘幅,附處方1萬多條,總結了明萬曆以前中國民間豐富的藥物經驗,對後世藥學發展影響甚大。它打破了明代以前藥物學上的傳統分類法(三品分類法),採用按植物,動物、礦物等比較科學的分類法,把中藥分類學向前推進一步。他所創造的科學的動植物分類法,比西方早150多年。
    《本草綱目》出版后,傳到國外,受到世界生物學和藥物學學者的重視,先後被譯為日,英,法,德等多種文字。西方稱這部書為「東方醫學后」,給子了高度評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