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要小心了 印軍釋放3強烈信號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8-1-19 16: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環球網小字/日期: 2018-01-19

中國要小心了!
自2017年開始,中印關係突然緊張。
年初,印度公開反對「一帶一路」,美日都參加北京峰會,但唯有印度拒絕與會。
年中,則發生洞朗對峙,迫使中國多次在高原進行軍演,雙方一度要兵戎相見。
年末,又發生印度無人機越界事件,引發中方強烈不滿和抗議。
轉眼到2018年初,外界又報道,中印在藏南再度發生短暫對峙事件。
印度到底怎麼想?洞朗幕後有何玄機?自然眾說紛紜。但最近,印度陸軍總參謀長拉瓦特(BipinRawat)的三句話,卻無疑向中方傳遞了意味深長的信息,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信號一:印度當時已做好了戰爭準備,印度所處地形有利。
洞朗對峙,按照中方的說法,中國正在我境內正常施工,印度軍隊突然越境阻止,由此形成長達73天的對峙。
在12日的記者會上,拉瓦特倒也沒有否認,承認當時印度士兵確實越界進入了他國領土,但這是因為「中國軍隊帶有大型設備,他們準備動手(施工)了」。
拉瓦特說:「我們知道,他們正在採取行動,聲稱擁有整個洞朗地區,我們感到這打破了原有平衡」。
他並且說,儘管印度也避免摩擦擴大,但印度也做好了準備,「假如對峙擴大,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了,我們通常都處於有利地形」。
看到了吧:
1,當時還半遮半掩,說是不丹邀請,但實際就是印度主動越境。
2,越境就是侵略,印度當然明白後果,也做好了和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的準備。
3,印度信心十足,因為印度佔據了地形優勢,這也進一步說明,印度蓄謀在先。
確實足夠猖狂,對於洞朗對峙和平解決,印度還在標榜勝利!
信號二:印度不害怕,中國很強大,但印度也不弱小!
印度陸軍總參謀長拉瓦特的原話是:「我們了解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但我們並不是一個弱國。」
他並且說:我們已經增加了部隊規模,增加了巡邏的力度,我們有能力「應對」愈發自信的中國。
不要低估我們,我們不是只吃咖喱的。
但拉瓦特也承認,洞朗對峙后,原先的平衡和慣例都被打破了。按照媒體的報道,以前冬天,中國軍隊都會從洞朗撤走,但今年,中國軍隊一直駐紮在洞朗,這也是印度要無人機偵查的原因,但可惜,技術不精,越界被中國擒獲了。
拉瓦特也判斷,現在在洞朗的中國軍人不太多,但隨著冬天結束,將會更有中國軍隊進入洞朗。
看到了吧:
1、印度已加大了軍隊部署,增加了巡邏的力度。
2、印度判斷,冬天過去后,中國軍隊將會大規模返回。
3、類似洞朗對峙可能會再次發生,印度已經做好準備。
信號三:印度關注焦點,將從西部向北部轉移。
拉瓦特的原話是:「太長一段時間,我們的關注點一直在西部前線,我認為應該是改變的時候了,應該將聚焦點轉移到北部邊境。」
西邊是巴基斯坦,印度的老對手,打過三次戰爭;北邊,毫無疑問,就是指中國了。
在這位印度陸軍統帥看來:已經不弱小的印度,不能總是和巴基斯坦纏鬥,真正的對手,就是中國,印度必須為北部邊境戰爭做好各種準備。
印度也有一種焦慮感。
按照一些外媒的報道,中國的推土機已經直抵中印邊界(或分界線),中方已經迅速建立起一系列國防公路。而且,正是在這次洞朗對峙中,中方名正言順,將大量重型武器運到了第一線,極大改善了中國第一線的火力部署,做成了「多年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
印度感到了危機,為此,拉瓦特說:我們在北部邊境的基礎設施必須加快建設。
印度軍方此前訂購了100多台最新式挖掘機,並明確要求工兵部隊必須全力施工。目的只有一個:迅速改善印方一側的道路設施,一旦情況緊急,印度軍隊能夠迅速到達第一線。
一場大規模的建設正在展開,背後則是雙方軍事實力和決心的較量。
最後總結一下:
1998年,印度試驗核武器,時任印度總理瓦傑帕伊在在給美國總統柯林頓信中稱,「中國威脅」是印度開發核武器的原因。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則公開聲稱「中國是印度頭號威脅」。
現在,印度陸軍總參謀長又明確表示,關注點不應在西部,而是在北部。
這些跡象,一再表明一個事實:印度確實將中國視為最大敵人,並各種防範抵制乃至暗算。這就決定了未來中印關係不可能一帆風順。
很快了,就在未來幾個月:
第一,冬天即將過去,中國軍隊將大規模重返洞朗。
第二,修路肯定還會繼續,對峙摩擦將再可能發生。
第三,如果印度繼續明目張胆越境,中國還會像上次保持克制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1: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