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B站首推年度彈幕,竟是這個字!王安石還成了幕後推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7-12-23 1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12-23 07:47

  導讀

  「囍」擊敗「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地主家的傻兒子」等熱門彈幕,當選B站年度彈幕。

  刺蝟公社 | 李子涵

  公元2017年12月20日,國內領先的年輕人文化社區嗶哩嗶哩(B站)公布年度彈幕。「囍」擊敗了眾多人氣彈幕,加冕年度彈幕。

  

  可能沒有人能想到,千年之前一手挖掘了「囍」IP的王安石恐成最大贏家。

  相傳,公元1044年,年輕小伙兒王安石進京趕考,路過馬家鎮,看到馬員外家的走馬燈上有半副對聯:「走馬燈,燈馬走,燈熄馬停步。」一時間竟想不出下聯。

  

  

  等到了考場上,考官指著庭前的飛虎旗出了個對子:「飛虎旗,旗虎飛,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猛然想起走馬燈上的那半幅對聯,答案脫口而出,贏得考官的佩服三連。

  

  

  考完試,王安石再度經過馬家鎮,他又忍不住到馬員外家觀燈。小夥子年輕才俊,正好被員外相中,將女兒許配給了他。大婚當天,又傳來王安石被朝廷欽定為進士的消息,小伙兒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

  王安石喜上心頭,腦洞大開,在紅紙上創造性地題了個「囍」字,從此成了婚慶「囍」文化的開創者。

  千百年來,「囍」字也不負眾望,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它以剪紙藝術為載體,與時代發展并行。它與電視做朋友,登上了電視廣告,它與互聯網攀交情,成了網路熱詞。

  據了解,本年度的年度彈幕是由B站聯合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及文學所學者組成的彈幕評審團共同推舉。這也是B站首次舉辦年度彈幕推選活動。

  每到年底,各種網路熱詞盤點讓人應接不暇,但仔細查查戶口本,這些熱詞有不少和B站彈幕沾親帶故。B站終於坐不住了,今年的盤點得自己來!

  

  

  年度彈幕評選工作啟動后,一匹黑馬逐漸嶄露頭角。過濾掉「2333」、「哈哈哈」等無營養的辭彙,PK掉「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地主家的傻兒子」等常用熱詞,活了快1000歲的「囍」脫穎而出,其滄桑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也發散出blingbling的光芒,瞬間提升了此次年度彈幕評選的逼格。

  可為什麼一定是「囍」呢,不說明白,王安石老先生肯定會發帖說受之有愧呀。

  首先,當選年度彈幕是要有數據支撐的。2017年,用戶在B站共發送「囍」字彈幕218062次!

  但「囍」不僅走量,還走心,它走進了千千萬萬B站單身狗們的心。

  

  

  

  苦逼的單身狗們在熒幕CP的甜蜜日常中找尋代入感,看到CP久別重逢、熱情擁抱,這時候該怎麼辦?

  最合時宜的做法莫過於發出那一串串「囍」字。既表達了廣大單身狗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又巧妙化解了在虛擬世界默默咀嚼狗糧的尷尬。

  看膩了市面上這樣那樣的爆款CP,有些腦洞清奇的用戶又開始在一些冷門CP身上找尋新的刺激。比如南宋音樂人辛棄疾就曾挖掘出一段三國時期的冷門CP,「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若是活在當下,他這張《南鄉子》專輯的MV恐怕要被「囍」刷屏。

  

  

  

  辛棄疾的創作精神也深深感染了B站的UP主們。現成的狗糧畢竟有限,自己動手方能豐衣足食,B站的神剪刀手們開啟了跨次元、跨國籍乃至跨物種的造糧模式。

  伏地魔和林黛玉、岳雲鵬和胡歌、章魚哥和鹿晗、劉亦菲與迪迦奧特曼……這些混剪拉郎視頻在充分滿足不同人群發「囍」需求的同時,也全面提升了UP主們的生產力和創造力。

  

  年度彈幕評審團分析稱,「囍」字代表的,是一種從文本中看見CP的闡釋策略,將視頻中的人物看作有浪漫關係的一對,而進一步的混剪拉郎視頻,則是讀者和二次創作者用自己的想象力,重新建構了已有的文本。

  王安石萬萬沒想到,他當年隨意造出來的「囍」字,竟比月老手中的紅繩還要厲害。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學者鄭熙青認為:「『拉郎』的意義不僅在於以天馬行空的聯想能力把不相干的人物放在一起,更在於考慮將某個富有魅力的人物剝離原先的人物關係和處境,探討其人物發展的更大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種群體的CP狂歡行為也可以是一種嚴肅的思維遊戲。」

  

  

  

  可以發現,學術專家非常喜歡將彈幕與「二次創作」和「狂歡」聯繫起來,還有研究做出了進一步闡釋:

  影視音樂等藝術作品是第一文本,而彈幕是第二文本,是由屏幕外的人內心產生的解讀匯聚而成。彈幕能超越時空限制,形成虛擬的群體觀影氛圍,減少現代人的孤獨感,營造集體狂歡。

  不難看出,「囍」與學術界的研究結論有著高度一致性。

  關於這一點,「囍」的IP開發者王安石有話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難道還不值得狂歡嗎?將兩個「喜」字創造性地組合到一起,難道不是一種二次創作嗎?

  

  

  所以,年度彈幕,「囍」當之無愧。

  

  只不過,跟生活在北宋時期的王安石比起來,新時代的B站用戶賦予了「囍」新的含義。如表示相戀、相逢,甚至「同框」時的快樂心境,這都是對「囍」傳統意義的延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二級研究員、辭書編纂研究中心副主任儲澤祥認為,這種延伸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把具體的快樂抽象化。「喜」字本義與開口發笑體現愉快有關,「囍」被抽象為心境愉悅,不必臉上帶笑,表現出一種有內涵的快樂。

  二是突破「囍」用於結婚的限制,讓「囍」的意義泛化。雙方相戀是快樂,相逢也是一種快樂,幾年前就有「囍遇你」的說法,表示相遇的雙方都開心快樂。

  三是突破互動雙方是男女的限制。任何兩個人,無論男女,無論用戶與彈幕視頻,甚至動漫里的兩個本不相干的角色,甚至只是同框,只要相逢,只要「成雙」,就能讓人產生內心深處的愉悅和認同。

  一言以蔽之,傳統的「囍」表示「喜事成雙」,年輕人賦予「囍」的新意則是「成雙為喜」。

  既然「囍」如今這麼風光,未來會不會衍生出更多含義,在漢語詞典中擁有全新的解讀呢?

  儲澤祥給王安石潑了盆冷水,「雖然『囍』是你創造的,但還不是規範的漢字,它只是文化藝術符號,與『囧、槑』等本來就是漢字不同,漢字是有讀音的,『囍』在民間沒有念法,只是叫『雙喜字』。而B站彈幕里的『囍』,是視覺性的,只是作為一種文化藝術符號,它並不屬於語文辭書收錄的對象。」

  可見「囍」要往漢字方向發展,必須有個讀音。

  王安石當年怎麼沒想著給「囍」創造個讀音呢?但他的一時疏忽,也給了B站用戶們無限可能。新晉年度彈幕「囍」到底怎麼念呢?相信基於B站UP主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賦予這個古老的IP更多內涵。

  

  

  

  聽聞「囍」字獲選年度彈幕的王安石站在船頭,緊閉雙眼,老淚縱橫。

  他緩緩吟道,「春風又綠江南岸——」怎料滿屏綠色的「囍」字,正向他奔襲而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6: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