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冬天霧霾天格外多呢?其實一年四季都有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11-7 04: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11-06 11:50:14 來源: 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北京)

  本報記者 付麗麗

  「北京的朋友再等等,風已經到張家口了……」每到冬天,霧霾都會不期而至,這時,普通民眾能做的似乎只有等,等風來。

  然而,此次儘管北方地區冷空氣活動頻繁。據中國氣象局發布消息:繼3日—4日冷空氣影響結束后,5日—7日、9日—10日以及11日—13日,分別有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冷空氣影響過程中,北方大部地區將先後出現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4℃—6℃、部分地區降溫8℃—10℃。

  與此同時,華北黃淮等地有霧霾天氣過程。11月4日夜間—6日、8日夜間—9日、12日—13日,在冷空氣活動間歇期,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大氣擴散條件轉差,會出現霧霾天氣。

  一般來講,冷空氣來了,霧霾就會隨之消散。這次如此反常,原因何在?

  對此,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張芳華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4日冷空氣結束之後,大氣有一個靜穩的狀態,沒有明顯的冷空氣活動,也沒有降水。所以整體來講,風速小,濕度呈現增大的過程,這種情況下污染物容易出現累積,擴散條件比較差,因此會出現霧和霾天氣。

  「具體來講,考慮到污染強度從4號夜間開始逐步累積發展,整個地區可能一直持續到6日夜間到7日早晨,華北黃淮地區將有輕度到中度霾,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重度霾,5日夜間到6日夜間污染過程會比較重。7日受冷空氣影響,霧和霾天氣會出現明顯好轉。」張芳華說。

  張芳華表示,此次霧和霾過程的強度,從能見度來講要比剛過去的10月底那次好一點,10月25日到28日由於地面濕度非常大,導致華北地區很多地方能見度降到50米甚至以下。而這次過程濕度沒有那麼大,有大霧但是不會有強濃霧天氣。

  張芳華介紹,隨後三次冷空氣都是從新疆過來,影響到華北黃淮地區要到13日夜間到14日,所以霧、霾天氣過程考慮到12日到13日結束。

  一到冬天,霧霾都會揮之不去,讓人不勝其煩。「為什麼冬天霧霾天格外多呢?」有民眾疑問。

  就此問題,在日前召開的主題為「霧霾、天氣與氣候」的中國科協第327次青年科學家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教授、「千人計劃」專家趙傳峰表示,霧霾其實一年四季都有,之所以人們感覺冬春時間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氣象條件。夏天天氣熱,太陽輻射強,大氣邊界層厚度相對較高,達到1000米左右,而冬天冷,太陽輻射弱,邊界層厚度只有500米左右。

  「我們一般覺得霧霾天好像天空頂了一個蓋子,這實際就是大氣邊界層,其由1000米縮小到500米甚至更低,這種情況下,同樣排放的污染物濃度會增加一倍以上。夏天30—50微克每立方米的污染物,冬天就是80左右,因此冬天污染更容易形成。」趙傳峰說。

  再就是與排放有關,冬天採暖季,相對夏秋來講,污染物排放量會增加。

  「霧霾治理需要從源頭抓起。」趙傳峰說,中國的霧霾問題更為複雜多樣,治理過程中多個源頭需要綜合考慮,盡量避免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連鎖後果。比如,煤改氣后的氮氧化物和水汽問題,氣體污染物的二次轉化問題等。

  「需要加強治理技術的開發,治理政策方面,要做到真抓實幹,持之以恆。霧霾本質上,是自然科學問題,更是社會管理問題。只有加大社會管控治理力度,並持之以恆,方能從根本上解決。」趙傳峰強調。

  (科技日報北京11月5日電)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11-7 05:43 | 只看該作者
  

  Air Pollut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