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時報:肯尼迪遇刺:冷戰陰謀、黑幫行動還是聯邦政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7-10-29 0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LORI MOORE 2017年10月27日      紐約時報中文網

  

  刺殺肯尼迪

  肯尼迪遇刺事件催生了一連串的書籍、報告、講座、文章、網站、紀錄片和大銀幕好萊塢電影。儘管大量文件得到公布,但歷史學家說這樣也不能令懷疑者滿意,徹底打破陰謀論。

  隨著美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計劃公開有關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總統遇刺案的最後一批檔案,各種陰謀論的始祖再次浮現在美國人心頭。

  肯尼迪1963年11月22日的死亡和隨後的大量調查,是現代歷史上最神秘同時也是最公開的事件。

  

  關於肯尼迪遇刺案的報道。

  

  Bob Jackson, Dallas Times-Herald, via Associated Press

  1963年11月24日,傑克·魯比開槍打死李·哈維·奧斯瓦爾德。

  

  關於肯尼迪遇刺案的報道。

  

  關於肯尼迪遇刺案的報道。

  

  Jack Thornell/Associated Press

  1968年,吉姆·加里森在新奧爾良的新聞發布會上。

  對於肯尼迪身上發生的事情,政府機構、好萊塢大亨和業餘偵探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它是古巴和蘇聯等冷戰對手的一場陰謀、是一次精心策劃並得到了黑幫支持的行動、是一場秘密聯邦政府政變。這種眾說紛紜的狀況已經持續了50多年。

  「腦部受傷」

  肯尼迪遇刺是史上最公開的謀殺案之一。受害人在數百名觀眾面前被開槍擊中,緊接著出現了大量新聞報道。刺殺新聞出現在時報頭版,稱「總統車隊經過達拉斯市中心時他被步槍子彈擊中,死於腦傷」。

  這篇報道按時序記述了當天迅速上演的混亂局面,從肯尼迪在早餐前的講話,到幾個小時后林登·B·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在「空軍一號」上宣誓就任總統。

  未在槍擊事件中受傷的約翰遜,在停在拉夫菲爾德(Love Field)機場跑道上的總統專機上宣誓。肯尼迪的遺體也在飛機上。宣誓結束后,飛機立即飛往華盛頓。

  約翰遜宣誓就職時,約翰·F·肯尼迪夫人就站在新總統的旁邊,襪子上還濺有她丈夫的血。

  李·哈維·奧斯瓦爾德(Lee Harvey Oswald)

  「李·H·奧斯瓦爾德被達拉斯警方逮捕。他曾經叛逃到蘇聯,並在公平對待古巴委員會(Fair Play for Cuba Committee)表現活躍,」時報在頭版還報道。「今晚,他被控制造了這起謀殺。」

  槍擊事件發生后,馬上就有一名目擊者對記者表示,槍聲響起的時候,他看到得克薩斯州教材倉庫大樓(Texas School Book Depository)「五樓或六樓」的一扇窗戶里伸出來一把步槍,然後又縮了回去。

  據奧斯瓦爾德的妻子瑪麗娜(Marina)說,曾是海軍陸戰隊員的他「1962年回到美國時像變了個人似的,新表現出的性格令人不解」。兩人是在奧斯瓦爾德在俄羅斯生活期間結婚的。

  眾所周知,刺殺事件發生兩天後的11月24日,奧斯瓦爾德在警方羈押下死於傑克·魯比(Jack Ruby)的槍口。

  沃倫委員會(The Warren Commission):質疑『虛假言論』

  肯尼迪死後一周,約翰遜成立了一個政府機構調查此事,由首席大法官厄爾·沃倫(Earl Warren)領導。

  歷時近一年的調查包括傑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的秘密證詞。很多調查結果,包括臭名昭著的「神奇子彈論」,都受到了質疑。

  最終,該委員會否定了奧斯瓦爾德得到了俄羅斯或古巴官方支持的觀點,判定他是獨自行動,但要求聯邦調查局(FBI)和特勤局(Secret Service)進行改革。

  該委員會稱「『宣傳未經核實的信息』造成了『虛假言論』和『歪曲』的解讀」,也試圖質疑刺殺事件背後成倍增長的陰謀論。但收效甚微。

  反覆調查

  60和70年代,至少又成立了兩個正式的聯邦政府小組對這起槍擊事件重新提起訴訟。1969年,司法部長拉姆西·克拉克(Ramsey Clark)任命四名醫療專家重新檢視科學證據,作為回應新奧爾良地方檢察官吉姆·加里森(Jim Garrison)發起的一項調查的部分內容。克拉克的調查小組支持沃倫委員會關於殺害總統只有兩顆子彈的論斷。

  1979年,眾議院遇刺案特別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Assassinations)發布了一份報告,援引新發現的證據和科技進步稱,可能有未被提到的同謀參與這起謀殺案。在其存在的兩年半時間裡,該委員會內部衝突不斷。

  據該委員會稱,奧斯瓦爾德從得克薩斯州教材倉庫大樓六樓的窗戶開了三槍,一個身份不明的人從總統專車前方的草丘處開了一槍。

  該委員會在其調查結果中引用了多名見過另一名槍手的目擊者的話,其中包括:

  ……一名警察說他聽到草丘那裡傳來槍聲,馬上跑了過去。在那裡,他遇到了一個自稱來自特勤局並出示了徽章的人,但這名警察檢查得不是非常仔細。

  然而,查看特勤局人員部署情況后發現,並沒有人安排在草丘區域。

  多年來,沃倫委員會的調查結果依然受到一些群體的質疑。1988年,曾擔任該委員會顧問的律師戴維·W·貝林(David W. Belin)寫道:

  但事情發生25年後,美國多數民眾仍不相信事實。調查顯示,大部分美國人認為,肯尼迪總統被刺殺是一場陰謀的結果。

  1991年,這場陰謀以一部好萊塢大片的形式再度出現。

  『《刺殺肯尼迪》』(J.F.K.)與改編歷史

  1969年,一個陪審團僅用50分鐘便裁定一個名叫克萊·肖(Clay Shaw)的男子密謀刺殺肯尼迪罪名不成立。

  1991年,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執導的電影《刺殺肯尼迪》再現了這場歷時34天、被很多人稱作「馬戲」的審判,和新奧爾良地方檢察官加里森主導的那場大規模調查。

  正如1992年時報在加里森的訃告中所寫的那樣:

  加里森宣布自己「偵破了刺殺案」,指控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內部的反共和反卡斯特羅極端分子暗中策劃了殺害總統一事,以阻撓緩和同蘇聯和古巴的緊張關係,並阻止從越南撤軍。

  加里森是該片的顧問。影片再次引發了要求獲得真相的呼聲,但也有很多人指責它不忠實歷史。早在肖受審之前的1967年,時報就在一個長篇人物特稿中稱加里森是一個有政治抱負、希望登上頭條的鬥士。

  斯通在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回應了這些指控:

  批評我的人憤怒的是,我提出了肯尼迪希望停止冷戰和越戰可能是這場謀殺案的動機這個觀點。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遇刺時,媒體通常都會問:「什麼政治力量反對這位領導人並會從其遇刺中受益?」

  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約翰·F·肯尼迪總統暗殺記錄收集法案》(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Assassination Records Collection Act)在影片上映后的第二年獲得通過。該法要求在25年內,也就是2017年10月26日之前公開與該刺殺事件有關的所有政府檔案。

  結案?比這更複雜

  自那時以來,已有數千份記錄解密,其中很多都是揭秘美國的外交政策而不是那場刺殺。一些檔案詳細記述了肯尼迪總統退出越戰的計劃,其他一些表明刺殺事件后,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非常擔心美國會報復古巴。大量文件曝光了五角大樓提出的對付古巴的辦法,從生搬硬套的老辦法到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式的奇思妙想。

  Politico報道稱,公眾對國家檔案館上一次,也就是2017年7月公開檔案的興趣,幾乎導致檔案館伺服器崩潰。

  最後一批文件的公開,可能只會引發更多陰謀論,就像1993年公開第一批檔案時那樣:

  前海軍陸戰隊員奧斯瓦爾德之前的幾乎每一次嘗試都失敗了,包括試圖叛逃到莫斯科。對那些相信刺殺是他一人所為的人來說,新公開的文件給出了最終的證據。而對那些認為奧斯瓦爾德不是獨自行動的人來說,這些文件也給出了證據。

  「這將催生一代又一代刺殺迷,」撰寫了三部和這起刺殺事件有關的著作和一本選集的愛德華·傑伊·愛潑斯坦(Edward Jay Epstein)說。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9: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