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沒有人權,寧可不要國家 ---以美國建國為例

[複製鏈接]

984

主題

1084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治國之難,在於治吏;吏治之難,在於治腐。物慾無法根除,但腐敗

Rank: 5Rank: 5

積分
124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xlyyj 於 2017-9-19 15:28 編輯

作者:崔成浩
美國的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獨立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內戰,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戰爭之初,南北方都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後來,演變為一場消滅獨裁的革命戰爭。
獨立戰爭后,原來各自獨立的十三個英國殖民地的精英們深感有必要將十三個獨立的原殖民地聯合起來,統一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具有多方面的好處,不僅是可以有效的抵抗外敵入侵,統一起來還可形成廣大的市場,使經濟繁榮,等等,好處言之不盡,這已成為精英們的共識,十三個殖民地的多數人也都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戰爭結束不久,各殖民地人民就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到費城,商討永久聯合之計,商討成立一個統一的國家之策,商討的結果是製成了一部嶄新的憲法,是將十三個殖民地統一成為一個國家,並定名為美利堅合眾國。
在這期間,美國的精英們為成立國家、政府的目的是什麼激烈辯論。最後意見達成一致,成立國家、政府的目的應該是保障它所轄民眾的幸福,而幸福的最重要的標準是自由、人權。沒有自由、沒有人的權利,就說不上是幸福。如果國家、政府不能保障人最起碼的權利,那我們要國家、政府幹什麼呢?我們就沒必要向國家納稅,來供養一個不保護人民權利的政府了。
強大的國家力量可以有效的抵禦外來的侵略。但是,如果這種抵禦只是為了保護某些人某些集團的利益,並不是為了保護民眾的人權,保護他們不受掠奪、奴役,那麼這種有效的對外敵的抵禦對普通民眾又有什麼意義呢?打敗外國外族的侵略者,接受本國本族的奴役、掠奪就一定比接受外國外族的奴役掠奪好嗎?它們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奴役和掠奪,誰也不能比誰好上一丁點。美國費城制憲會議先賢堅持將人權條款寫入憲法的部分代表早就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沒有人權,我就寧可不要國家,不要這個統一、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他們的堅持真是人類歷史中最偉大的堅持,最可貴的堅持。對於他們的堅持,我由衷地從內心感謝他們,人類的解放、自由、幸福是怎樣地得益於他們的堅持啊。
正義戰爭的終極目的應該只有一個那就是保護人權。劫匪殺人掠財建立極權政府的目的,就是自己領導一切、壟斷一切、支配一切、掌控一切資源、奴役所有人。
其實,對國家的愛與不愛,應該看國家的作為,是奴役人民的沒有人權的國家我就憎,是憲政、法治、保障人權的國家我就愛,我其實愛的不是國家,而是一種制度,這裡的核心是一種價值取向,即人民之權利高於一切。
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紀念,韓國是慶賀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多少周年。朝鮮的紀念則是慶賀「獨立」戰爭勝利多少周年。「反法西斯」則明顯的具有反獨權、侵略、掠奪、奴役的價值取向。「獨立」抗擊的則是本國人民。朝鮮的「獨立」宣傳讓普通人產生了永久的仇恨心裡,使他們對民主的韓國充滿敵視,從而忽略,所謂的獨立戰爭的真相,其實只是一場同胞相屠的人間慘劇。
統一與分裂,愛不愛國。本身就沒有是非對錯之分,一切應以是否有利於保障人民的權利,擺脫奴役為取捨。統一有利於保障人民的權利,擺脫奴役則統一;分裂有利於保障人民的權利、擺脫奴役則分裂;愛國有利於保障人民權利擺脫奴役則愛國;不愛國有利於保障人民權利擺脫奴役則放棄愛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