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雞蛋中的膽固醇和脂肪有什麼區別,每天吃多少個全蛋會膽固醇高?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小王營養師

  (1)首先,先解釋下膽固醇與脂肪。可能很多人對這兩者的定義都會有些模糊。這就需要追蹤溯源,從三大產能營養素開始說。在以前的問答裡面曾說過,三大產能營養素(主要是為人體提供能量)包括: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

  

  而其中脂類分為:脂肪與類脂。脂肪由脂肪酸構成的,像「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等」(這些脂肪酸中也有好有壞的)。而膽固醇,也叫動物固醇,屬於類脂。

  

  本身我們人體每天就會合成1000mg以上的膽固醇,其中30%需從食物補充。它是我們身體所必須的物質(人體細胞膜的組成部分;是合成維生素D的前體;形成膽酸,可以促進脂肪的消化)。而人體只有在膽固醇代謝出現障礙的時候,才會發生膽固醇沉積於血管壁上的情況,從而引發心血管疾病。也就是說,我們只要每天食物的量控制好/會挑選食物,不用太擔心膽固醇攝入過多的問題,或者脂類攝入過多的問題產生。

  

  (2)一般1個正常大小的雞蛋(50g左右)膽固醇含量200g左右。很多血脂高的人群,會不吃雞蛋黃,其實雞蛋裡面大部分營養都是在蛋黃裡面(蛋清只是含有少量的蛋白質與鉀),棄之可惜。像雞蛋裡面的親脂物質「甜菜鹼、膽鹼」(能夠乳化膽固醇,讓其不在動脈管壁沉積)和葉黃素(葉黃素越多蛋黃越黃)、卵磷脂(對膽固醇有乳化作用)、還含有少量的植物固醇(與膽固醇競爭代謝通道,一定程度能降低膽固醇)等等,這些營養物質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降低膽固醇水平。在合理的飲食結構下,一天一個雞蛋不用擔心膽固醇攝入過多的問題。當然了,上面有說到,膽固醇只存在於動物脂肪里,所以,前提是平常需要控制肉類的攝入量。

  

  而且,在2013年,中國營養學會在新版DRLs的建議中,去掉了對膳食膽固醇的限制。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膽固醇的攝入可以毫無節制。對於具有慢性病或者高血脂症的患者來說,仍然需要注意攝入量的問題。

  

  而雞蛋裡面的脂肪。以容易消化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是很有利的;還含有少量的DHA與EPA(很少有食物含有這類物質,應「珍惜」)也可以調節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正常人每天吃一個雞蛋就可以的,不用太過擔心。如是高血脂症患者,膽固醇的攝入量也控制一下,可每天吃一個雞蛋或者隔天吃一個,最好選擇水煮蛋、蛋羹等。

  

  

  最後,題外話。很多人很多人喜歡吃溏心雞蛋(這種做法會影響很多營養素的吸收)。其實建議還是把雞蛋多煮一會,剛剛凝固就可。一些營養素在雞蛋不太熟時,消化率僅為50%,烹調完后,消化率為96%左右。其中的沙門氏菌也是在70攝氏度以上就會被殺滅。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9: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