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論變易的三重顯現:不易·簡易·交易

[複製鏈接]

187

主題

243

帖子

73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刺蝟 發表於 2017-8-24 1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摘要:在易學語境中「易」有四義:不易、變易、簡易、交易。生活儒學唯獨提取「變易」義建構本體論,不可避免「易」之四義的觀念結構問題。「易」之觀念結構同時構成了生活領悟的全部層級:不易、簡易、交易是變易領悟的層級性顯現,變易之為源——生生不易;變易之為體——簡易:生生、變易的自足、自明性;變易之為用——陰陽交易:時空性的綻出。生生、變易在三重「切轉」中自顯自現。
    關鍵詞:變易;不易;簡易;交易;顯現;切轉

     「變易本體論」屬於黃玉順「生活儒學」的形而上學建構的核心理論。易學的傳統,「易」其實可以歸結為四義:不易、變易、簡易、交易,生活儒學唯獨提取「變易」描述本體觀念,必然面臨易學語境中的「易」之觀念結構的問題。按照生活儒學的觀念,作為「形而上者」(《周易•繫辭上傳》)的本體是對本源生活的形而上學化言說,而為「形而下者」(《周易•繫辭上傳》)奠定基礎。因此,如果說,「變易本體」乃是生活領悟的形而上學化描述,那麼生活領悟的各個層級也必然蘊含了某種變易觀念。筆者則進一步從「變易」來描述生活領悟及其層級性顯現,「易」之觀念結構同時構成了易學的生活領悟的全部層級:不易、簡易、交易是變易領悟的層級性顯現,變易之為源——生生不易,變易之為體——簡易,變易之為用——陰陽交易。生生、變易在三重「切轉」中自顯自現。

一、「易」之四義:不易·變易·簡易·交易

    生活儒學揭示了生活領悟的層級性觀念:生活本身、形而上學存在者、形而下存在者[1] 。本體論是對生活本身的形而上學化言說,並為形而下學奠定基礎,形而上學本體論是不可避免的。生活儒學通過對《易大傳》的解讀提出「變易本體論」:「變易本體論淵源於生活。生活在流變、變易;變易本體論不外乎是在講流變之為流變、變易之為變易。」[2] 可以說,易學觀念的基石就在於「易」。由此不難理解,生活儒學從「易」的涵義入手,提取「變易」一詞表述易學的本體觀念。黃玉順先生指出:「『易』的基本涵義就是『變易』或『變』(change)」;「亞里士多德講『存在者之為存在者』,《易傳》則講『變之為變』。這樣的本體論,可謂『變易本體論』。」[3] 生活儒學把《易大傳》形而上學的核心問題概括為「變之為變」,「變易本體論」就是關乎「變之為變」的思考和言說。
     包括《易大傳》在內的易學傳統,「易」其實可以歸結為四義:不易、變易、簡易、交易。筆者注意到,清儒李光地說過:「諸儒言『易』有四義:不易也,交易也,變易也,易簡也」 (《周易折中》卷十三)[4] 。有人會對「簡易」和「易簡」作出區分,筆者則不作區分,因其所指明的觀念非常確切(詳見下文)。學界通常討論的是前三義,鄭玄《易贊》、《易論》說:「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5] 三義均可以在今本《周易》中找到直接的文獻或間接的闡發: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周易•繫辭上傳》)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周易•繫辭下傳》)

    君子以立不易方。《恆•象傳》

    變易之義就其字面來看屬於間接的闡發,其它二義皆有其直接的表述。通俗地說,簡易是說易道簡潔明白;變易是說易道即變化之道;不易是說易道恆久不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古人的言說中,不易有時是指陰陽尊卑之不易,例如鄭玄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此言其張設布列『不易』者也。」[6] 這是由當時的倫理學奠基需求而建構的觀念,其實陰陽並非絕對的上下、尊卑不易,陰陽交易也屬於「易」之義:「上下無常,剛柔相易。」(《周易•繫辭下傳》)陰陽交易既可以指陰陽的相易或者說交換,《繫辭下傳》「交易而退」便是交換之義;也可以指陰陽交感,如「剛柔始交而難生」(《屯•彖傳》)、「天地交而萬物通。」(《泰•彖傳》)
     由此,「易」之四義:不易、變易、簡易、交易,其觀念結構的統一性便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孔穎達說:「夫『易』者,變化之總名」[7] ,無論「易」有多少種涵義,一定與「變易」有著某種觀念聯結。「變易本體論」單獨提取「變易」一詞,自然也要回應這一點,所以黃先生說:「這三義其實都是講的變易:『簡易』是說『變易』乃是極為簡單的道理;『不易』是說永恆不變的道理就是『變易』本身。」[8] 不僅「不易」和「簡易」,「交易」也是「變易」的相關項,無論是陰陽交感還是陰陽相易都屬於變易的運行機制。
     說到這裡,我們勢必要指出變易觀念不僅關乎「變之為變」的形而上學化領悟,而且體現在易學的生活領悟的各個層級。這裡可以借用小程子《易傳序》「體用一源」[9] 一語來展示變易領悟的層級性。不可否認,小程的意思是說形上之體和形下之用相即不離,此謂「一源」。我們取不同的理解:體、用出於一源,此源並非形而上存在者,而是存在本身,無論形而上的體,還是形而下的用都出於此源,它乃是一切形而下、形而上存在者之「源」。[10] 變易的生活領悟便有三重顯現:變易之為源——生生不易;變易之為體——簡易;變易之為用——陰陽交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9 22: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