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那晚,鄧文迪為章子怡下的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論壇小編 於 2017-8-24 07:35 編輯

  

  ​面不僅是一種可以填飽肚子的食物,也往往象徵著質樸的情義。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是一種活法,清淡寡慾、低調內斂又是一種活法。

  生日吃碗面,未來日子長。

  ​

  當鄧文迪還是默多克夫人時,她曾經親自下廚,在家做了牛肉麵款待兩位大牌女星——劉嘉玲和章子怡。做牛肉麵,多簡單的一件事啊,卻成了並不簡單的一樁新聞。因為,這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麵,讓人品出的是兩個女人和好的信息。

  章子怡和鄧文迪曾經好得蜜裡調油,傳聞那個華納大股東男友就是鄧文迪介紹給章子怡的。可鄧文迪製片的電影《雪花秘扇》本來說好由章子怡主演,臨了卻被傳兩人鬧崩,章子怡換成了李冰冰。

  而現在,章子怡吃上了鄧文迪在家親手煮的麵條,似乎把那些不快也都嚼嚼爛咽下了肚。

  

  ​

  劉嘉玲在吃到鄧文迪做的面后道:「這個點上在你家吃到你親手做的牛肉麵,很幸福。」

  一直以來,她早年主演的周星馳電影《大內密探》里那句關於麵條的台詞,被無數人奉引為「平凡幸福」至高境界。無論周星馳演的阿發在外多麼落魄不得志,甚至疑似有外遇,劉嘉玲演的妻子都會忽然轉個話題,問一句:「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好不好?」這一招屢試不爽,化解所有煩愁。

  同樣的場景,在張藝謀前妻肖華所著《往事悠悠》里也有出現。肖華洗衣服時發現了鞏俐寫給張藝謀的情書,儘管當時感覺五雷轟頂,仍舊給丈夫做了他愛吃的麵條:

  「下午六七點鐘張藝謀回來了,說他還沒吃飯,我給他下了一碗麵條,自己不想吃,就默默地坐在床上看著他吃。我腦子裡一片混亂,似乎喪失了思維能力。張藝謀一邊吃,一邊對我說:『這件事我本來沒想瞞你,回來后一直很忙,想等忙完后再告訴你,在山東我們倆還沒有什麼,到寧夏后,發生了那麼幾次……』」

  張藝謀對麵條是絕對的真愛。

  《秋菊打官司》里,張藝謀多次用鏡頭特寫農村人做麵條吃麵條的場景:炒白菜,拌油潑辣子,澆醋,全家人蹲著,哧溜哧溜地享受麵條,那個專註那個解饞!

  

  ​

  他後來導演的《三槍拍案驚奇》英文名直譯的話,就是「一碗麵條的簡單故事」。宣傳活動時,張導帶領閆妮、小瀋陽等人一起捧著大碗吃油潑辣子面,而電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正是油潑面。

  

  ​

  在張藝謀和陳凱歌成為前呼後擁的大師前,曾經一起在家吃過麵條。肖華寫道:「那天我做滷麵,陳凱歌見我把生切面放在炒好的菜上燜,覺得很新鮮,面熟后,他吃著連說,好吃,好吃。」

  白潔的麵條不僅是一種可以迅速讓人填飽肚子的食物,也往往象徵著質樸的情義。

  在娛樂圈裡,麵條時常是被用來曬幸福的道具。黃曉明在《錦繡緣》里耍酷演「左二爺」,回家后卸下霸氣當暖男,為女友下廚做炸醬麵。女友誇讚:「黃氏銷魂面by『左二爺』,評分:5星。」

  照片里,黃曉明炒的肉丁有滿滿一大鍋,端上來的炸醬麵卻是翠綠雪白絳紅的一小碗:擺著整齊的黃瓜絲、蘿蔔絲、芹菜末,澆上濃稠的肉醬,看起來似模似樣。

  

  ​

  不過,最愛炸醬麵的還得數「北京大妞」章子怡。多年來,每當她要表達想家的意思,都會感性地說:「想吃媽媽的炸醬麵了。」章媽媽的炸醬麵長什麼樣?全國人民都已經看到了。

  在章子怡憑「宮二」一角拿到第十個最佳女主角獎之際,她對坐在底下的父母喊道:「今晚十全十美了,明天晚上,我們煮碗炸醬麵慶祝吧!」

  果然,不久以後願望實現了,章子怡特意把影后獎盃和一大碗炸醬麵擺在桌上合影紀念。這碗炸醬麵可是比黃曉明做的更豐盛,菜碼堆得冒尖,眼看著都要從麵條上滾落下來。

  

  ​

  麵條文化在中國東南西北遍地開花,看似簡單卻能組合搭配出許多花樣來,品種繁多。各地的明星都有藏在內心深處的「私房」一碗面。

  重慶人愛麻辣鮮香的小面,張晉說:「吃小面是種情懷。」台灣人愛酥軟的牛肉麵,周杰倫也會悄悄地潛入夜市吃永康牛肉麵。

  

  ​

  而香港人鐘意爽滑彈牙的雲吞面,愛吃的譚詠麟總結道:「出鍋的雲吞面一定要在三分鐘內入口,那樣才能不軟不硬。」

  上海人推崇兩面黃,炸過的麵條絲絲縷縷地抱捲成一團,雖然被鍍了金,內心卻是千瘡百孔,顯得有些太複雜了。

  面底卧個雞蛋,面上來根香腸,再撒點香油,必定好吃。又細又長的麵條,很容易煮熟又豐儉隨人,總能讓人吃得酣暢淋漓,可算是最快傳遞情誼、溫暖人心的食物。

  在外紅得發紫的女明星,大多數不擅長廚藝,她們在自家灶爐前的最高成就,可能就是下一碗面。甚至有香港的導演說:女生下麵條的樣子最讓人心動。

  鄧超不幸發起高燒,惹來眾多粉絲噓寒問暖。他倒是第一時間在網上曬出了太太孫儷下廚煮麵的照片,感嘆道:「生活,就是媳婦給你下的麵條。」「甄嬛娘娘」的這碗面,想必是好吃得要流淚了。

  

  ​

  成龍慶賀六十大壽是件娛樂圈大事。連續數日的壽慶,陣仗堪比國際電影節紅毯。不要說香港明星了,內地大腕也來了許多,姜文、趙本山、葛優、李冰冰、白岩松、楊瀾、陳魯豫、黃渤……還專機接來韓國的金喜善。

  聽上去好似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名人,為了「大哥」生日聚攏到了一起。不過,成龍的生日慈善晚宴很簡單,只為嘉賓準備了兩碗面:一碗是長壽麵,一碗是寬心面,外加大盤壽桃。

  記得成龍在電影《警察故事》里表演過吃麵條,沒有筷子,就用兩根鉛筆夾麵條吃。那一幕已經成為經典吃面橋段。這一次眾人「舉筋食湯餅」,可以算是影壇最盛大的集體吃面行動。

  趙本山手端著碗,吃面吃得尤其認真。吃了生日面后,直奔慈善晚宴主題,嘉賓將六位數、七位數、八位數的鈔票掏出來,以真金白銀在拍賣場上討壽星公歡心。

  ​

  

  ​

  想當年,成龍的生日派對可沒這樣「公益」,總是美酒、美食、美女齊集。2001年,成龍搞47歲生日派對,最搶眼的是章子怡。她豪放地五次獻吻壽星,與成龍同飲一瓶香檳、共喝一瓶礦泉水,還手托生日蛋糕,眾目睽睽塞入大哥口中「分甘同味」。

  那個時候,成龍的兒子房祖名還在國外,沒有入娛樂圈。而隨著兒子出道,自己年歲漸長,成龍收斂起昔日風流,生日總有家人身影。他說,很遺憾自己父親六十歲生日時,沒有陪在他身邊。

  吃了長壽麵,人生進入新境界。有人生日眾星拱月,有人卻形影相弔。

  和成龍大哥合唱過《明明白白我的心》的女歌星陳淑樺,是悄然度過自己五十大壽的。那日,她獨自一人出門,買了巷角一碗干拌面,坐在小公園石椅上,默然而專心地把自己的生日面吃完,雙手合十默念感恩。麵攤的老闆娘說,陳淑樺偶爾來買干拌面,總是不加蔥也不加豬油,清清淡淡,只要求多加點麻油與青菜。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是一種活法,清淡寡慾、低調內斂又是一種活法。生日吃碗面,未來日子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