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人才濟濟 為何被中國手機佔了半壁江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源:參考消息

  據參考消息8月1日報道,在美國的矽谷有這樣一種說法,印度的「IT狂人」獨領風騷。

  

  作為調查樣本,考夫曼基金會在美國2006年至2012年成立的10萬餘家工程與科技企業中隨機挑選了1882家,發現458家由海外移民成立的企業中,約三分之一由印度移民創立。事實上,印度人在美國成立的企業數量之多,甚至超過接下去9個國家移民創立的企業數量之和。

  可是,有人就說了,在矽谷風光無限的印度人卻為何連一部像樣的國產手機都造不出來呢?

  

  最新報告顯示,中國手機品牌已經佔據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7月28日,印度《商業標準報》文章稱,今年第二季度,來自中國的四個智能手機品牌佔有印度市場份額已經從一年前的20%不到,躍升至45%。

  印度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卻經歷暴跌。2014年,印度手機品牌擁有本土市場份額達49%,2017年已下跌至16%。

  

  事實上,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有史以來首次遭遇萎縮。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4%,降至2700萬部以下。

  儘管處於如此不利的形勢中,中國的手機品牌仍實現了擴張。目前,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佔據鰲頭的是來自韓國的三星。但是,分析人士認為,到明年,三星就會面臨巨大壓力,其在印度的霸主地位或被中國公司取而代之。

  

  作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印度成了手機生產商競相追逐的獵物,不僅吸引了眾多國際玩家,不少本土企業也湧現出來。

  

  與雄心勃勃的手機品牌形成對比的是,印度人對智能手機這樣的時髦玩意兒似乎不太感興趣。截止到2016年4月,印度12億人口中,只有2億人持有智能手機。2016年10月至12月間,在印度售出的手機設備中,只有50%是智能手機設備。

  

  ▲2010年至2016年間,印度智能手機用戶佔整體手機用戶比重。

  挑戰即機會。在美國和中國這樣的市場,手機商想的是如何說服消費者將自己手裡的智能手機更新換代;而在印度,手機商們考慮的則是如何培養起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興趣,從而成為忠實粉絲。後者代表的機會遠比前者大得多。

  而中國的手機品牌似乎就做到了這一點。印度《經濟時報》發問:中國手機品牌是如何在3年內奪下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2014年第一季度時,中國品牌在印度手機市場佔有率只有約7%,而到了今年的第一季度,已經升至51%。

  

  文章表示,中國手機品牌在走出國門以前,就已經在國內取得成功,這使得其能夠獲得規模經濟,從而保持智能手機在印度市場低價銷售。

  在印度,價位在8000盧比到15000盧比(約合人民幣843元到1580元)間手機最具有市場,而這一價位區間的手機已經被中國手機品牌主導,佔據了49%的份額。

  

  先通過低價產品打響品牌名聲,再逐步推出高端產品以拉攏各個階層的消費者,這是中國手機品牌一步步征服印度市場的「制勝法寶」。

  雖然是外來品牌,但中國的手機品牌一直在以各種方式接近印度的消費者。它們投資深受印度人喜愛的板球運動和寶萊塢娛樂業,聘請印度知名的女演員當形象大使,將廣告投放到全印度的大街小巷。

  

  
中國手機展台


  與之相比,印度本土的企業則特別小家子氣。一家印度手機品牌2016年在廣告上的投入只有中國同類公司的一半。

  此外,各個中國手機品牌也有自己靈活的戰術。有的品牌專註於自己的「王牌產品」,從而拉動整體銷售的上升;有的品牌轉戰印度的二、三線城市,從而挖掘到廣闊的市場;有的品牌則根據印度市場情況,注重線下銷售,通過目標明確的推廣活動贏得知名度;還有的則打算在印度設立自有的零售店,並打算在接下去兩年開設100家門店。

  

  
中國手機品牌零售店


  為了更接近印度市場,中國手機品牌還打算在印度設廠,這或許能在3年內為印度創造兩萬個就業崗位。為此,該品牌正在研究在印度設立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包括說服供應商在裝配車間附近設廠,從而實現垂直組合生產。而這家公司本身也打算將其2016年在印度的銷售量翻一番。

  蘋果公司一直將印度看作是中國之後的有一個增長前沿,並計劃在印度設立生產線。而就在蘋果公司還在和印度官僚就稅收和其他政策優惠而爭吵不休的時候,中國手機品牌已經悶聲不響地深入到印度市場中。

  據印度《經濟時報》估計,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到2020年,中國手機品牌能佔據65%到70%的市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1: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