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他是顏值最高的戰地作家,曾幫助中國抗日,一生負傷無數,最後死在自己的槍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原創:江國 水木文摘

  他是一個不朽的傳奇。他用槍捍衛了正義,他用筆寫盡了人生。他不懈奮鬥的身影,讓每個人都心潮澎湃。

  他是顏值爆表的真男神,

  卻被不少人當成海邊捕魚的大爺;

  他是享譽世界的大文豪,

  卻一生穿梭在槍林彈雨之中。

  評論家說他是當代最偉大的自然主義作家之一,

  《紐約時報》稱他為美國精神的化身,

  他自己卻說:「就本質而言,我依舊是個新聞記者。」

  他,就是文壇硬漢海明威。

  今天,是他118歲的生日。

  對一個作家最好的訓練是什麼?

  不愉悅的童年。

  ——《海明威訪問記》

  喬治·曾林浦敦採訪海明威時,

  曾詢問他成為作家的秘訣。

  沒想到海明威脫口而出:不愉悅的童年。

  

  天才的童年註定是不平靜的。

  幼年的海明威,生得眉清目秀,

  母親總喜歡給他穿上裙子,梳起小辮,

  當成女孩來撫養。

  

  小小的海明威,卻非常有自己主見。

  他喜歡看漫畫書,聽獵人故事,

  喜歡模仿不同的人物,喜歡大自然。

  母親希望他能搞搞音樂,陶冶情操,

  他卻老是跑出去打獵、釣魚、野營。

  

  18歲那年,他高中畢業后拒絕讀大學,

  不顧家人反對去《堪城星報》當上了記者,

  正式開始了他傳奇的寫作生涯。

  從此,這個狂放不羈的叛逆少年,

  成為了雄心勃勃的天才作家。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

  但到後來,

  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

  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永別了武器》

  在海明威心裡,冒險是永恆的主題。

  1918年,一戰爆發。

  海明威立刻辭掉記者職務,奔赴前線。

  在戰爭中,他在輸送補給品時受傷,

  卻堅持把義大利傷兵拖到安全地帶,

  被義大利政府授予銀制勇敢勳章。

  

  身著戎裝的海明威,英氣逼人,不怒自威。

  他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罪惡,

  從此成為堅定的反戰人士。

  後來,他把這段經歷寫進了《永別了武器》,

  小說里那個命途多舛的美國青年,

  就是他自己的寫照。

  書中寫到: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

  的確,海明威的一生總是在與傷痛為伴。

  

  1918年,在義大利前線中彈;

  1920年,在船上摔倒內出血;

  1922年,被開水嚴重燙傷;

  1925年,腳部韌帶被嚴重撕裂;

  1927年,眼睛被兒子戳傷;

  1928年,酒後被玻璃砸成腦震蕩縫了9針;

  1929年,腹股溝肌肉撕傷;

  1930年,騎馬脫韁摔成重傷;

  1935年,魚叉殺到自己的腳;

  1938年,眼睛再次受傷;

  1944年,腦震蕩兩次,同時報廢了兩輛車;

  1945年,再次車禍,撞斷3根肋骨;

  1949年,打獵時被獅子被抓得皮開肉綻;

  1950年,在船上摔傷,頭部腿部重傷,一根動脈被割斷,第五次腦震蕩;

  1953年,從汽車上摔出肩膀重傷,第六次腦震蕩;

  1958年,再次撕裂韌帶,扭傷足踝;

  1959年,再次嚴重車禍。

  

  儘管海明威身上的新傷舊傷從沒斷過,

  但沒有一次事故能要了他的命。

  不管多麼危險,最後他總能逢凶化吉,

  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不死之身」。

  不過,經過這麼多輪命運的摧殘,

  小鮮肉還是無可奈何地變成了糙漢子。

  那時候我們很窮,

  卻很幸福。

  ——《流動的盛宴》

  海明威年輕時顏值爆表,

  加上作家的口才和軍人的氣質,

  曾引無數美女盡折腰。

  

  在晚年的回憶錄《流動的盛宴》中,

  這位硬漢作家寫了這樣一句話:

  「我愛她,我並不愛任何別的女人。」

  這個女人,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哈德莉。

  上世紀20年代的巴黎,名流雲集、流光溢彩,

  20歲的海明威和28歲的哈德莉在這裡一見鍾情。

  很快,海明威便寫信向她求婚了。

  婚後,哈德莉陪著海明威度過了

  那段默默無名窮困潦倒的日子。

  

  但隨著海明威的聲名鵲起,

  危機也悄悄降臨:弄丟手稿、兒子出生、

  還有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漂亮女人……

  夫妻倆表面春風和煦,實則各自煎熬。

  1926年,哈德莉終於提出離婚。

  與哈德莉一起度過的日子,

  成為海明威心中最放不下的回憶。

  他在自殺前曾寫道:

  我多希望在還只愛她一個人的時候就死去。

  遠東第二件確鑿可靠之事,

  便是日本永遠征服不了中國。

  ——《日本在中國的地位》

  二戰開始后,海明威再次奔赴戰場。

  他作為戰地記者隨軍行動,

  曾前往西班牙內戰前線,

  還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鬥。

  後來,他發表了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的

  反法西斯小說《喪鐘為誰而鳴》,

  激起評論界的一片喝彩。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

  他還是第一個報道中國抗戰正面戰場的美國記者。

  1941年,海明威來華訪問,

  受到蔣介石宋美齡的親自接見。

  

  在中國,他不僅觀看了軍事演習,

  還曾隨軍隊「乘沙船三艘,趁夜間下游進駛」,

  進入廣州前線破壞日本軍事建築。

  這些經歷讓海明威看到了,

  中國軍隊紀律嚴明、訓練到位、士氣旺盛。

  他為此寫了一篇《日本在中國的地位》的戰地報道,

  特彆強調,只要中國得到足夠資金支持,

  日本就不可能打敗中國。

  

  在華期間,海明威還曾見過周恩來。

  周恩來說自己很喜歡《永別了武器》,

  海明威則對周恩來的人格魅力印象極深,

  稱他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

  林語堂曾希望海明威寫一部關於中國抗戰的小說,

  他本人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卻最終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完成。

  

  這次中國之行,讓海明威終身難忘。

  他這樣總結道:

  「我在前線與中國軍隊度過了一段不錯的時光,

  雖然艱苦卻很有意思。」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

  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

  可就是打不敗他。

  ——《老人與海》

  

  二戰結束后,海明威獲得一枚銅質獎章。

  不久后,他搬到了古巴,潛心寫作。

  

  在古巴,蔚藍的海浪,濃烈的美酒,

  與海明威發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

  1952年,一部叫做《老人與海》的小說誕生了。

  小說一問世,便讓全世界為之轟動。

  人人紛紛震撼於小說中無與倫比的美,

  普利策獎和諾貝爾獎也紛紛送上門來。

  瑞典文學院稱讚道:

  《老人與海》是一部

  異常有力、無比簡潔的作品,

  具有一種無可抗拒的美。

  作家王小波說得更直接:

  《老人與海》講了一個老漁夫的故事,

  但是在這個故事裡卻揭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

  我佩服老人的勇氣,

  佩服他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可以說,《老人與海》就是海明威一生的寫照。

  他的一生,就是硬漢的一生。

  他本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他卻選擇不斷戰鬥,永不停歇。

  他的一生,親歷過兩次世界大戰,

  和無數大大小小的災難,

  但他卻迎難而上,高聲吶喊:

  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在《老人與海》中,他堅定地寫道:

  老人又一次夢見了獅子。

  他的心中,永遠都有一頭雄獅。

  即使年華老去,依然壯志不改。

  

  在戰火和災難中,

  他的思想愈加深邃,

  他的文字愈加爐火純青,

  從《太陽照常升起》到《永別了武器》,

  從《喪鐘為誰而鳴》到《老人與海》,

  一部比一部簡練,

  一部比一部深沉。

  他說:冰山在海上之所以顯得莊嚴宏偉,

  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薄薄的《老人與海》,

  背後卻是一望無垠的大海,

  波瀾壯闊的人生。

  

  海明威,就是這樣一個不朽的傳奇。

  他用槍捍衛了正義,他用筆寫盡了人生。

  他不懈奮鬥的身影,讓每個人都心潮澎湃。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硬漢精神,必將永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3: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