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強硬表態長江不搞大開發 將追責三峽工程?(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文章來源: 多維 於 2016-01-08 09:06:37

  更多新聞請進入「三峽工程腐敗」專題頁面重慶作為習近平2016年出訪的第一個城市透露出許多重要信號。根據中共官媒的報道,在重慶期間,習近平還出席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會上習近平稱今後對長江「不搞大開發」。自從2003年三峽工程開始啟動使用以來,周邊生態環境惡化,地質災害等多方面問題日益嚴峻。

  

  長江三峽水位逐年增長

  北京時間1月5日,習近平在重慶出席了一個意在推動長江經濟發展座談會並發表了講話。據陸媒報道,習近平在座談會上指出,在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對待長江的原則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兩天後喉舌媒體新華社發表時評稱,「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歷史責任。文章並承認,近些年,長江生態環境嚴重惡化,長江水質污染事件多發;白鰭豚、白鱘等頂級物種紛紛告急。有分析認為,習近平強勢表態「長江不搞大開發」,實際上間接印證當年上馬三峽工程,這個重大錯誤已經對長江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傷害。

  著名水利工程師王維洛在香港《動向》雜誌360期上,曾發表一篇題為《三峽工程重大錯誤無法掩蓋》的文章稱,都說三峽工程有防洪、發電、航運、南水北調和地區發展五大目標,其中防洪是第一位也是不可替代的。但其實,這些目標是互相矛盾的,三峽工程實現的只有一個發電目標,但為此付出的代價遠遠超出其發電收益。如今三峽庫區的地質災害,已成為政治家的「心頭之患」。

  據文章介紹,2014年8月,中共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在奉節考察滑坡防治時要地方各級官員立「軍令狀」:對滑坡進行勘察、監測和防治,保證轄內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沒有想到一個星期後,三峽庫區因滑坡等地質災害導致70餘人死亡、失蹤。

  公開資料顯示,1989年的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說,三峽庫岸穩定,僅有滑坡、岩崩風險四百零四處,當時壩址處水位為海拔62米。2003年三峽水庫開始蓄水至海拔135米時,已查明在三峽庫區共有各類崩塌、滑坡體2,490處。2010年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75米后,有地質災害隱患點5,386處。從2003年到2015年的12年間,長江的滑坡和塌岸事件數量明顯增加,災難的等級也在提升。

  針對這些現象,王維洛在文章中指出,比較三峽工程建造前後的數據,新增加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就是三峽工程的「貢獻」。而且,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的增加和三峽工程的「獨一無二」的運行方法有直接關係。據介紹,三峽工程的正常蓄水位為海拔175米,但是每年的水位在海拔145米和175米之間變化,變化幅度為30米。這是當年規劃時沒有考慮水力坡度對6百多公里長的地區的水位抬升的影響帶來的後果。

  而三峽水庫的水位每年上升30米時,庫岸受力抬升,造成結構鬆動;當水位下降30米時,庫岸受力向下,導致物質下滑。加上三峽水庫形成后,庫區的地震次數大為增加,這些小震的作用像震動篩一樣,使得庫岸更加鬆動,更加容易下滑。可以預見,三峽水庫庫岸在未來的百年內將是災難不斷。

  據悉,在三峽大壩擬議修建之初,著名水利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黃萬里從地質、環境、生態、軍事諸方面痛陳三峽工程的危害,他預警了三峽水庫蓄水后卵石淤塞重慶、四川水患、浩大的工程開銷和必將釀成禍患的移民安置,並預言三峽高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因此,他不被邀請參加三峽工程論證。

  而據黃萬里的女兒黃肖路2014年7月撰文披露,1992年11月12日三峽大壩開工前,她的父親黃萬里抱著最後的希望給中共前領導人,寫了一封阻勸信(見《黃萬里文集》2004年自印版第349、350頁),但最終並沒有被接見。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