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樂視員工求職簡歷波動異常 「半個獵頭圈把他們拉黑」

[複製鏈接]

1509

主題

2572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1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貝貝love 發表於 2017-6-14 1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AI財經社(ID:Economic-Weekly)」


社保斷繳了。當樂視的標籤越來越頻繁地出現,一些獵頭逐漸將「樂視人」與「沒價值」劃上等號,打入黑名單。是偏見?還是現實?


文| 林木木 任曉漁





樂視掌門人賈躍亭


6月12日中午12點,獵頭李景(化名)打開獵聘網,結果讓她感到震驚。半天時間,「樂視」的簡歷活躍數已經超過350份,活躍人數異常,涉及產品開發到市場各個團隊,職級涵蓋基礎員工到VP。李景專做互聯網口的招聘,在她的職業生涯中,這是罕見的情況。


很顯然,6月9號曝出樂視斷繳五險一金的事,再次給樂視員工造成強烈衝擊,求職人數出現新一波高潮。


李景調出了另一家互聯網公司的數據作對照,它的員工數量是樂視3倍,但有離職意向的人數僅為個位。


震蕩不言而喻。


來自樂視的簡歷異常現象,大概從一個月前就開始了。確切地說,從5月的裁員事件開始。在此之前,李景注意到,其日活躍數也不過是兩位數。
斷繳事件正在消耗著在職員工僅剩的信任。這段時間,大量的樂視簡歷湧入招聘平台。但對於長期關注樂視的獵頭而言,他們似乎成了人才市場的「棄子」。


棄子?


「太low了,下次請不要推薦樂視的人來。」何青(化名)看到回復時,嘆了口氣。她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收到類似的反饋了。幾個月前,剛轉行做獵頭的何青曾對樂視裁員寄予厚望。她以為這是一塊肥肉,結果卻大失所望。


「市場上樂視的人太多,個人價值就貶值了。」何青說。她明顯感覺到市場對樂視人的拒絕態度。好幾個客戶公司點明不看樂視的簡歷,更多的企業對推薦過去的候選人毫無反饋。


「連簡歷都通不過,別說面試了。」她說。


一個龐然大物裁員,總會留下遺產。曾經的雅虎北研和惠普裁員,引發過互聯網公司的搶人大戰。一些公司甚至派了技術負責人親自「蹲守」雅虎北研所在的清華同方大廈。


但這一次,人力市場卻出奇地平靜。被迫湧入求職市場的樂視人很快就會發現,他們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受歡迎了。


「我一點也不覺得驚訝,」李景說,「只要有點腦子,都知道樂視的人質量不好。」


「我從來不看樂視的人。」她為了表明自己的觀點,點開了微信通訊錄。她的通訊錄里,「樂視」兩個字搜出的聯繫人不到10個,而換做「騰訊」或「百度」,這個數字會翻到5倍以上。


李景當面撥通了幾位獵頭的電話,在問到有關樂視的情況時,電話那頭的反應出奇一致,都是先一愣,接著說:「沒接觸過啊,客戶都說不要他們的人。」一個朋友甚至告訴她,某BAT公司在內部分享會上,點名說:「像樂視這種公司出來的人,就不要考慮了。」


幾乎一夜之間,「半個獵頭圈都把樂視人加入了黑名單」。


何青覺得,年初招聘市場對樂視出來的人還沒有很大惡意。彼時的樂視正處在第一次裁員的動蕩中。她從某社交軟體上發掘到陳傑(化名),並推給一家初創公司,進展相當順利。此後,她頻繁接觸了多到自己記不清的樂視人,情況卻越來越糟。


去年,他們曾極力想挖樂視的一位產品負責人,奈何沒挖動。5月的裁員消息出來后,這位候選人主動更新了他的簡歷,可他們卻再也無法為他找到一個合適的職位。


這看起來並非孤例。某主流視頻網站HR明確表示,他們不會考慮樂視出來的人。「樂視的簡歷一律不看。」該網站人力總監王瑩(化名)對AI財經社說。


「樂視」的經歷真的成了他們的一道枷鎖嗎?


偏見?


5月19號晚上,一家大型家電零售連鎖企業的市場部負責人張明(化名)收到了樂視一位主管發來的微信。交流數語后,對方發給他三份簡歷。


這位主管的部門被樂視納入5月的裁員計劃,他手下的員工沒有逃脫失業的噩運。他主動找到曾有過業務合作的張明,希望考慮接納他的員工。張明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我們沒說幾句話,心照不宣。」張明說,他當時心裡瞬間升起一股暖意,覺得這家公司還是挺有人情味的。


張明不同意外界對樂視員工的某些看法,他覺得那是一種偏見。


「不能一竿子打死。」他說,一個著名企業經歷興衰是很正常的,每家公司都有優缺點,樂視有的方面確實很強,例如活動執行和視頻等,受到業內的認可。


但李景並不覺得自己有偏見。


2015年,她曾接觸過一個技術口候選人,評估了對方的簡歷后,將之推薦給一家初創公司,面試后,那家公司果斷拒絕了這位候選人,理由是「性格太差,愛推卸責任,技術也不怎麼樣」。不久后,李景得知他被樂視聘用了。


2015到2016年正是樂視飛速發展的階段,賈躍亭在公開信中表示,樂視在那一年內急速擴張超過5000人。招人速度無人能敵。樂視員工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稱,自己親眼見證了14個月內員工工號從八千多發展到兩萬多,工位緊張到會議室變成了辦公區,開會被迫挪到食堂。


李景得到的消息是,那時候樂視招人的速度快到HR不夠用,她因此對樂視人才的質量感到憂慮。


「真不是牆倒眾人推。」她說,獵頭都是很功利的,成功率低,她不想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


但也有獵頭不同意李景的觀點。辛迪是資深獵頭,四五年前就開始關注樂視。她始終認為在求職中個人能力是超越身上標籤的存在。


她推出去不少的人,工程師吳飛(化名)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她和另外幾名獵頭都聯繫了吳飛。吳飛那時進樂視不久,他是被一名老同事介紹到樂視的。短短几個月,吳飛經歷了3次換工位,原因竟然是公司付不起房租。吳飛徹底失望,他研究了辛迪及其競爭者們遞過來的職位,最終去了一家中型社交平台。


技術類崗位是例外,市場仍供不應求。有過相關經驗的更是搶手貨。這是吳飛對自己順利求職的歸因。羅羽(化名)和石翼(化名)的出現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這一點,他們要招的都是技術類人員。


羅羽在某BAT公司的基礎技術團隊負責招聘,他寄望於樂視的這次裁員能幫助團隊補充人才。


石翼是望京某知名互聯網公司HR。之前京東收購1號店,傳出裁員消息時,他也曾第一時間物色可能跳槽的對象。


「有那麼多限制,還怎麼招人啊。」石翼聽說了對樂視人的偏見後有些吃驚。


他們期待從中找到合適的「獵物」。


困境


劉浩(化名)因為曾經的樂視履歷被歧視,讓他感到震驚。劉浩加入樂視時公司正如日中天,他被賈躍亭的戰略和前景打動。最終離開則是出於他的個人規劃調整。


在5月下旬的一次產品研討會上,他無意中提及了在樂視期間面臨同樣問題的解決方案。現場有同事對他的提議不以為然。


「樂視有什麼好學的。」有人說。


劉浩驚訝地發現,樂視儼然已成了一個與負面情緒相關的標籤,曾經的經歷讓他難以啟齒。


這是劉浩職業生涯中從未有過的經歷。他一向專業自省。那一刻,他卻無法辯解。備受衝擊的他最後選擇了在微博發帖。


上述主流視頻網站的人力總監王瑩認為,樂視的員工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她說:「現在還留在樂視的人,缺乏對職業生涯基本的規劃。」


從2016年底樂視爆發資金危機開始,很多員工都敏銳地感覺到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徵兆,包括多名高管在內的許多員工先後主動離開樂視。「有能力的在那時候就知道走了。」她堅定地說。


在樂視的動蕩中,外界看來,樂視人身上烙下了幾個在求職市場中難以掩飾的「疤痕」。


一是普遍質量偏低。過於快速的擴張使得一批質量不過關的人被納入企業。這加深了外界對樂視人的偏見。


賈躍亭在去年底的公開信中坦承,公司一年盲目擴張超過5000名員工,業界罕見,也沒精力進行新人培養,甚至出現人浮於事的問題。


二是要價虛高。何青曾接觸過一個樂視候選人,對方的期待薪資漲幅超過50%。「太不可思議了。」她說,現在的市場狀況下正常漲幅只有15%。


瘋狂擴張的樂視以高於市價的薪酬體系來吸引人才,但這種繁榮中暗藏著透支未來的風險。


對樂視被裁掉的員工而言,更加不利的是,這幾個月正好是招聘淡季,釋放出來的坑本來就少。一家獵頭平台負責市場的王林(化名)展示了今年以來的百度指數,以獵頭為關鍵詞得到的結果是非常均勻的,這並不正常。往年這個曲線在「金三銀四」(指招聘最旺的三四月份)期間會處於高峰狀態。


這種平穩意味著今年招聘市場相對需求量不大,被樂視這趟列車甩下的人越多,競爭就會越激烈。


一些人正試圖摘掉「樂視」的標籤。


5月24日,樂視美國宣布裁員后,有文章描述了樂視美國員工被裁時的狀態。「我絕不會將這段經歷寫到我的Linkedin里。」他們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大聲談笑,其中一名員工打趣說。


吳飛離開樂視后更新了自己的履歷。在某社交軟體的職業經歷里,屬於樂視的這段時間是空白的。


「為什麼工作經歷里沒有樂視這一段呢?」AI財經社問他。


「哦,有一次不小心刪了。」他回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2 20: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