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上決定民族命運的最慘烈海戰,號稱此戰之後再無中華

[複製鏈接]

845

主題

1065

帖子

1953

積分

商務合作夥伴

有房有車(十三級)

積分
19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地一笑 發表於 2017-6-2 23: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06-01 嘿喵" 軍武次位面

  

  一場關乎民族存亡的海戰。這是宋元的最後一次交鋒,此時的元朝早已不是蒙古高原上的一個小部落,而是已經滅了西夏,西遼,金國的一台巨大殺戮機器。

  

  

  

  而宋朝雖然未被滅,但也好不到哪裡,此時還在襄陽城苦苦的抵抗著元朝的進攻,但最終未能抗住元朝的鐵蹄,襄陽失守了。公元1276年,元軍直逼臨安城,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被迫投降。宋度宗的媳婦兒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逃到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

  

  在元軍的追擊之下,又逃到了福州。國不可一日無君,不久益王趙昰登基做皇帝,是為宋端宗,尊自己的母親為太后。在一班大臣的幫扶下,繼續組織部隊抗元。但在元朝的步步緊逼之下,福州淪陷,張世傑護送宋端宗從海上出逃,奈何遇到颱風,帝舟傾覆,宋端宗差點溺死並因此得病。不久變病逝,由衛王趙昺登基,在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張世傑護衛下逃到崖山,繼續抗元。

  

  此時在南方陸地上抗元的文天祥由於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援助,被敵軍生擒,至此陸地的有效抗爭就此被消滅,宋末三傑之一的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眼睜睜的看著皇帝被圍崖山而無能為力。

  

  祥興二年(1279年),元將張弘范大舉進攻趙昺朝廷。隨後,攻佔廣州不久的西夏後裔元軍將領李恆也帶領軍隊也加入戰事。相傳起初宋軍兵力約有20萬,戰船千多艘;元軍只有2萬人,戰船五十餘艘,北方人不習海戰,多暈眩不支。這時宋軍中有建議認為應該先佔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張世傑為防止士兵逃亡,否決建議,並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又將下令千多艘宋軍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這點和三國赤壁之戰的曹操軍如出一轍,並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

  

  元軍模仿赤壁之戰中的周瑜,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乘風縱火沖向宋船。但宋船皆塗泥,並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木,以抵禦元軍的火攻。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以水師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砍柴的道路。宋軍被困海中,吃乾糧十餘日,口乾舌躁,許多士兵以海水解渴,臉部浮腫,大量嘔泄。張世傑率蘇劉義、方興日大戰元軍,張弘范擒張世傑甥韓某,以其向張世傑三次招降不果。

  

  二月六日癸未,張弘范預備猛攻,元軍中有建議先用火炮,弘范認為火炮打亂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張弘范將其軍分成四份,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駐一軍;弘范自領一軍與宋軍相去里余,並以奏樂為以總攻訊號。首先北軍乘潮進攻宋軍北邊失敗,李恆等順潮而退。元軍假裝奏樂,宋軍聽后以為元軍正在宴會,稍微鬆懈了。

  

  正午時段,張弘范的水師於是正面進攻,接著用布遮蔽預先建成並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為進攻訊號。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矢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元軍鳴金撤布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這時張世傑早見大勢已去,抽調精兵,並已經預先和蘇劉義帶領余部三十餘只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

  

  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背著8歲的趙昺跳海自殺。不少後宮和大臣亦相繼跳海自殺。《宋史》記載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再圖后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下溺死於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

  

  文天祥因早前已在海豐被俘,被拘禁在元軍船艦上目睹了宋軍大敗;曾作詩《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為之詩》悼念。而陸秀夫背著趙昺這一跳宣告了大宋王朝的覆滅,軍民寧死不降的一跳彰顯了國人的血性,氣節和勇氣。

  

  很多人都說崖山之後無中華。那只是雄獅再一次進入沉睡。你是否還記得幾十年前同樣是南海的那場戰鬥,剛剛覺醒的雄獅再次證明了自己不可侵犯的威嚴。

說的好啊!我在倍可親論壇打滾這麼多年,所謂閱人無數,就算沒有見過豬走路,也總明白豬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樓主的氣勢,我就覺得樓主同在社區里灌水的那幫小混蛋有著本質的差別,那憂鬱的語調,..........

0

主題

968

帖子

339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92
沙發
西部華人 發表於 2017-6-3 13:22 | 只看該作者
這是小說吧,那時忽必烈撇下在馬來西亞準備進攻蘇門答臘的部隊撇下在寮國泰國廣西進攻宋朝的越南的部隊,撇下進攻廣東貴州的部隊,親率百萬大軍直奔北京成立的元朝,那時進攻廣東的50萬張弘范軍背後還有伯顏的幾十萬軍隊,不是文章中的區區2萬,而南宋只有5萬軍隊其餘20多萬都是保皇百姓家屬。南宋皇帝在現在的深圳和香港一帶聚集1000多船隻準備去越南和柬埔寨那裡是宋朝領土南宋的海軍主力就在越南和柬埔寨,越南的宋軍幾次打敗蒙古軍,南宋皇帝只能去越南了,可這時偏偏越南的宋軍投降了元朝,宋海軍統帥率萬餘戰船15萬水軍易旗到深圳赤灣截殺而不是接應南宋皇帝,文天祥派來1000多戰船迎戰在香港和深圳一帶全軍覆沒,元朝海軍可不是文章里的只有50支船。庄弘范指揮的元朝陸海漢軍總數在70萬左右,所以五萬宋軍在深圳北只堅持了不到3天,2000多宋軍戰船對10000多元海軍戰船堅持不到2天。另外南宋建立時就向金朝稱臣納貢了,所以南宋不是中國的朝代而是金朝的自治區,那時代表中國的是金朝不是南宋,元朝在1271年建立後代表中國的是元朝,說深圳赤灣崖山是中國亡是胡扯,就如同即使China亡了中國也不會亡而是會有新的朝代代表中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