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琅琊拾遺

[複製鏈接]

19

主題

27

帖子

15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風 發表於 2017-5-27 2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琅琊拾遺

湖邊的紅衣衛作品, 2017

人在江湖飄,名字必須有點彪。在網上也一樣,用一個普通沒有個性的網名,就沒什麼人搭理你。所以數千年來,雖然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遍布華夏神州,但是在江湖上吃得開叫得響的,大部分都是令狐歐陽東方司馬這些兩個字的名號。這二年,因為一部電視劇的熱播,又一個雙字名號,琅琊,橫空出世,成了江湖上的新貴。

琅琊這個聽上去很拽的雙字名號,其實並非姓氏,而是個地名。這麼牛的名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度娘的回答,可能讓你大失所望,因為琅琊兩個字根本就沒什麼意思。如果你非要刨根問底,我只能說,是一些和玉石有關的東西,比如玉石發出的叮叮噹噹的聲音之類的。你要還覺得不夠意思,那隻好從字的結構上弄出點名堂。本來就是兩塊非常普通的石頭,而且還有好(良)有壞(邪),但旁邊加上個王字,那就點石成金,這就是名人效應,更何況這位名人是個王。好比一個女人,不遇貴人,就算是天生麗質,充其量也就是隔壁老王的女人。可是王來了,放在身邊,這女人就成了王的女人。若干年之後,王身邊的這些個東西,石頭也好女人也罷,就可以自命不凡,在世人眼裡呈現神秘的色彩。而且即便有王來了,如果是單字,也不免乏味。如果是雙字,王身邊同時有一正一邪兩撥勢力,就像乾隆有了紀曉嵐和坤,那就好戲連台。琅琊就是這樣有意思的兩個字。

《孟子•梁惠王下》有這樣一句話「吾欲觀於轉附朝儛 ,遵海而南,放於琅邪 」。意思是說從前齊景公問晏子「我想到轉附、朝舞兩座山去觀光遊覽,然後沿著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這大概是文獻可查的,最早的,琅琊二字以文字形式的首次公開露面。東南沿海地區,也就是今天的山東臨沂、青島一帶,歷史上先後設立過琅琊邑、琅琊國、琅琊郡、琅琊道等行政區劃。而琅琊這個地名本身,也許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最早以此冠名的是一座山,即今天山東青島的琅琊山。公元前一千多年,周武王姬發滅了商紂王帝辛,稱周天子,開啟西周。開國第一功臣姜子牙封地於齊。姜子牙這位橫跨神魔人三界的無所不能的大牛,先在西北岐山一帶,為紀念改朝換代中死去的各路地靈人傑、妖魔鬼怪,發布了神州史上第一個榜單,封神榜。這份名單從年頭一直排到年尾,長達365位。即便這樣,老薑還是意猶未盡,到了齊地,立刻又搞了另一個榜單,叫齊地八神,分別為天、地、兵、日、月、陰、陽、四時。這個四時神的家就安在琅琊山上。老薑選此地,絕非是領導一拍屁股隨意而定,而是大有講究。此山地處神州太陽最先升起的地方,東可看海上仙山,上可觀星河天象,所以這裡不單是一個祭祀祈福的道場,也是神州第一個研究四時氣候和天文的科研重地。我得說姜還是老的辣。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從此以後,天下景仰,各路豪傑雅士紛至沓來。越王勾踐、秦王嬴政等國家元首不僅到此旅遊度假,還實地調研考察民情,為琅琊台添磚加瓦。據說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科學院天文專家考察后,肯定琅琊台確實是一座古天文台,比英國的格林威治早了兩千多年,甚至還得出琅琊時間是最準的北京時間等結論。

離開齊地,在西南千里開外的地方,神州東南部,今天的安徽滁州,也有一座山,名曰摩陀嶺,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唐朝中期大曆年間,時任滁州刺史搜奇探勝,了解到東晉司馬睿(為什麼又是複姓?)任琅琊王時曾寓居於此而轉運稱帝的傳說。這個司馬睿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馬懿的曾孫,琅琊武王司馬伷之孫。該唐朝刺史估計是一名三國迷外加武俠迷,十分稀罕琅琊二字,遂改摩陀嶺為琅琊山。後來北宋的文壇大腕歐陽修(為什麼都是複姓?)因為在保守派和改革派的鬥爭中失利,被貶為滁州太守,在此寫下《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滁州琅琊山自此屌絲逆襲,名氣反超青島正宗琅琊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面說的兩個琅琊山外,神州還有一個同音不同字的山,那就是今天河北保定境內的狼牙山。該山屬太行山脈,因奇峰林立,狀若狼牙而得名。抗日戰爭中,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迹又給這座山增添了新的人文內涵。

公元2015年,封神榜問世三千年後,神州又一個豪華榜單,琅琊榜,隆重出品。該熱播電視劇是根據網路寫手海宴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的是司馬家族覆滅百年之後的南朝時代,琅琊山頂的一個名叫琅琊閣的神秘機構,每年發布各種有聊無聊的天下排行,比如什麼十大美人、十大高手、十大富豪等等。該公司不僅搞情報玩大數據,更是一個全武行黑社會,會隨時出手,干預朝政,傾城傾國。當然這些都是虛構的南北朝的舊事,大家應該都看過電視或小說了,就不多說。單說山東影視推出這個電視劇以來,江湖上立刻掀起了新的腥風血雨。山東、安徽、南京多省市加入爭奪劇中琅琊山的名分大戰。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新消息,安徽先下手為強,滁州風景區的「會峰閣」已經決定改名「琅琊閣」。沒辦法,無論是天然山水還是人造樓台,要想得道成仙,揚名立萬,要麼和皇家沾親帶故,要麼有名士的筆墨文章點綴。沒有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誰知道江西的滕王閣?沒有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武漢的黃鶴樓恐怕早就空悠悠了。現在的影視作品對於景點的功用,就有點類似古人的詩詞歌賦。爭名、奪利,名至、實歸。怨不得各方對琅琊榜祖籍大打出手。

正當各方為了一個小說虛構的東西,搶得頭破血流的時候。2016年中,漢江網發布一則消息,稱湖北宜城發現了一個古山寨。這個古山寨位於漢江東岸的馬頭山上,離抗日戰爭張自忠上將殉難地僅20公里。古寨海拔279米,寨頂大約一公里見方,四周依山勢建有類似古城的防護牆,設有明碉和暗堡。山寨可能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分南北兩座寨門,寨內有廟場、石頭房屋300餘間。其中保存最好的一間房屋,石頭門楣上清楚的刻著「琅琊別墅」幾個字。沒錯正是琅琊一族。山寨目前尚未開發。是誰最早修了這個山寨,誰又是這個琅琊別墅的主人,這一切答案還靜靜地躺在山頂的殘垣斷壁中間,等待世人發掘。

(作者聲明,本文屬遊記科普娛樂八卦之列,部分資料來自百度等網站,非科研考古文字,不合史實之處,還請包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