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金風玉露一相逢易,執子之手偕老難?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22 2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在他眾所周知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開篇,寫下這一樣一句話: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婚姻,是家庭之名;家庭,是婚姻之體。所以,托老的那句名言,把家庭換做婚姻,似乎也是成立的。

  本世紀內的婚姻故事,就像小孩子口中的跳跳糖,五顏六色、炫彩繽紛。

  他們的年齡不同、背景不同、職業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演繹的家庭劇本自然也不盡相同。

  

  60后的婚姻生活簡單真實,幸福不是海市蜃樓,有份穩定的工作、有塊上海牌的手錶、在十年浩劫中生存下來,這些都是幸福的指標;

  70后的婚姻生活對品質有了要求,雖然不要求都穿品牌住豪宅,但房子夠不夠大、車子夠不夠好,多少會影響感受到的幸福指數;

  80后的婚姻生活在追求合作的基礎上,更加強調自我價值,我尊重你出去逛街泡吧,你也要允許我宅在家裡打遊戲。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雖然婚姻形式也發上了上述的改變,但幸福的核心卻沒有改變:信任、支持、理解、包容……所有這些正能量的辭彙,都是幾代人認為家庭幸福的關鍵。

  

  

  但所有這些正能量的辭彙,又好像很抽象,如何做,才叫信任?支持?理解?包容?

  這樣一問,我們好像又會產生那個亘古不變的永恆話題:如何將我們的愛情與婚姻,進行到底?

  愛情實在簡單,只要金風玉露一相逢,你抬眉,我望眼,愛情便來了。但婚姻,那真實的存在,那漫長的日子,又教人如何一路走遠?

  縱觀古今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亦或是平時百姓的幸福日子,多少可觀:婚姻的核心,即價值觀是否統一,和經營方法,即是否會與對方溝通,這兩樣東西基本決定了婚姻是否能夠長久和幸福。

  

  

  

  價值觀統一,這是婚姻的核心。

  南京有一對夫妻,兩人都是大學哲學教授,但他們離婚的理由:我不能與一個不同意我哲學觀點的人生活在一起。

  這樣的離婚理由,看起來似乎有點不可理喻,但仔細想想,哲學觀點不同,意味著看問題的本源就是不同的,我看花是花,你看花非花,這樣的兩個人,怎麼可能和諧共處?

  所以,如果你覺得金錢至關重要,就不要找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人一起生活;如果你覺得情感在你的世界中列位第一,那就不要找一個隨意處置自己情感的的人……

  價值觀無關好壞,但與彼此能否真正接納密切相關。

  

  任何親密的關係,都需要認真經營,而婚姻關係中,學會彼此溝通最為重要。

  也許,我們一生都沒有學會溝通,而學會了如何說服別人,或者是要把自己腦袋裡的東西強迫對方接受。

  都說家是談「愛」的地方,而非說理的地方。溝通,只是表達自己,但只表達情緒,並且帶著強烈的指責或者攻擊,結果就是爭吵或者上演「全武行」。

  說不過你,那就靠武力,這是動物界的生存本能決定的。

  感受到對方,能夠接納對方的情緒和脆弱,這時候溝通才發生。

  所謂大度,其實就是懂得溝通。信任,是溝通的基礎,能確保對方懂自己,能懂自己說什麼,要什麼或者不要什麼。

  

  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面有一句這樣的台詞:「人生也許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我都沒能好好地與他們道別。」

  很多時候,失去才能讓人意識到存在的意義。

  如果你有幸在愛情的基礎上,經營一份婚姻,那就學會擁有勇氣和恆久忍耐,不輕易放下,也不必道別。

  人生幾十年,只是一瞬間。

  

  有人能一起走過,不是每個人都能修來的福氣。

胡慎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8: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