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改革步伐有待加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7 0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英國《金融時報》

中國的立法者在本周日齊聚北京,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個任期內的最後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眼下,中國政府官員對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並且,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數周后,他們對中國未來的國際地位非常有信心。
但是,就在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成為更重要角色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之際,由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及英國決定退出歐盟造成的動蕩掩蓋了一個尷尬的事實。北京方面目前尚未實施習近平在2013年承諾的數百項將決定中國經濟未來走向的大膽改革。中國官員之間流行的新口頭禪是「就等他第二任期了」。
習近平被公認為繼鄧小平之後中國最有雄心、最強大的領導人,他憑藉打擊貪腐和更強硬的外交政策贏得了諸多讚譽。「他最大的成就是通過反腐運動消滅了政敵,」北京的歷史學家章立凡表示。
經濟領域的成績則難以分辨一些,特別是中共承諾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經濟改革不像我們很多人期望的那麼快,」一名政府官員承認。然而他表示,在習近平在今年年底召開的中共全國代表大會(將開啟他的第二任期)上把其更多部下安排在關鍵位置上以後,改革節奏將會加快。
目前人事調動已經在進行。去年履新的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支持了一項打擊投機泡沫和市場操縱的行動。受到該行動波及的包括最近被罰10年禁入保險業的中國富豪姚振華。
FT大視野
中國市場動蕩引發的思考
中國最近的股市、匯市動蕩引起海內外各界對中國政府管理經濟能力的擔心。觀察人士認為,中國應對這類挑戰,需要整個社會的討論,開通言路,而非相反。

最近,剛被任命為中國銀監會主席的資深改革派郭樹清表示,他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解決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
一些政府官員私下認為,從利率自由化到糧食收購等方方面面都已經取得了緩慢但平穩的進展。其中一名官員把目前的改革進展比作常常以極慢的節奏鋪陳開來的咿咿呀呀的京劇。「每分鐘感覺都像一個小時一樣,」該官員稱,「感覺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但過後你會意識到故事已經講完了。」
青島大學(Qingdao University)教授易憲容表示,利率自由化是習近平首個任期內最重要的改革,因為它將有助於「使整個金融體系更加由市場推動」。
在2015年發表的最近一份《中國經濟簡報》(China Economic Update)中,世界銀行(World Bank)確認了中國實現的27項「關鍵性改革」,其中20項旨在改善資本配置。
但該報告也提到,中國政府仍然保留著對將近95%的銀行業的控制,這導致了「扭曲的激勵機制和糟糕的治理結構」。
結果是,國有企業繼續享受著過高的信貸份額,而民營企業和外國投資者仍然被潛在利潤豐厚的行業拒之門外。正如一名資深的外國高管所說的那樣,「我們可以看到希望之地,但我們沒辦法靠近」。
過去幾個月,中國政府也表明了,如果金融和經濟穩定被認為面臨風險,那麼即使來之不易的改革成績也會被推翻。在去年下半年努力阻止人民幣對美元快速貶值的行動中,中國外匯儲備監管部門重啟了已經放鬆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資本管制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收緊對個人購買海外房產、企業進行10億美元以上收購的匯款審查。但就連上世紀90年代末放開的中國經常賬戶下的股息匯出和其他項目也受到了影響。
就像2015年7月中國政府出手救市一樣,此舉引發外界懷疑中共在動蕩時期堅持艱難的金融和經濟改革的意願。
「我希望今年的中共全國代表大會成為習近平執政的轉折點,」一名與中國領導層關係密切的人士表示,「他確實需要在未來五年兌現承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4: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