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經》圖解,讀懂一部經典勝讀書十年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2-21 22: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世音菩薩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終極目標問題時,他透過紛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實意義,發現人的色、受、想、行、識,竟然全部都是虛無的形態,因此而徹底覺悟,超脫了一切的痛苦和厄運。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時他從寧靜中醒過來,對舍利弗說:舍利子啊(註:舍利子即舍利弗 )

  凡是可看見的物質,它們都是由極微小的顆粒而構成的,若再更深層次的觀察,會發現這些極微小的顆粒也消失了,變成了看不見的意識能量形態。所以一切物質在本質上都是以虛無的意識能量狀態而存在;而同時,雖然一切物質其本質上雖然都是以虛無的意識能量狀態存在,但在現實中以我們很粗陋的視覺功能所看到的,卻是一個個不同的形相。因此可以說,「色本質上是空,空表相上是色」

  或者更直觀的說,物質和虛空本來當下就是一個。兩者是一體兩面(即量子力學的波粒二象性,波為能量,粒為形態),色空不二,互為體相,不可單獨言說的。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我們繼續去觀照我們平常的感受、思想、行為、意識。你會發現,由於它們都是基於我們的體相而存在的,既然我們這個色身本體都是虛無的,所以他們的本質也更是虛無的,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我們虛幻的一種意識執著而已,也都是跟色空一體的道理一樣,不可單獨言說的。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舍利子呀,更確切地說,只要是我們可以感知到的一切,事實上都是沒有真正實體存在的,它們本質上都是空無。這個共同的空無可以勉強給一個假名——自性。

  它從來就沒有生過,因此不存在有消亡之說;它無有實體的,所以不用擔心它會有污垢,也無法說它是清凈的;它是非物質也非能量的,所以既不能說有增加,也無法說會減少。它萬古長青、永恆不變、寂然不動、含藏萬有。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因此,在這個自性的真空里,是不存在物質形態的;不會有任何的感受、思想、行為和意識存在;沒有我們的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受、意識這些概念存在;沒有顏色、聲音、香氣、味覺、觸受、佛法的這些名相存在。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既然以上這些都不存在,所以也就不存在眼睛所看到的空間以及思想所意識到的世界等十八種界限了(十八界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界); 不會有無明愚痴存在,甚至連無明愚痴這個概念都沒有;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不會有生、老、病、死的現象,甚至於連生、老、病、死的概念都沒有;沒有苦的概念存在,所以也沒有所謂的人生八苦、集聚無常、生滅涅磐、求道成佛這些方便引導度化的八萬四千法門;沒有智慧名相概念,也就無所謂能證得智慧或是讓智慧圓滿了。由此自性寧靜清凈。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由於內心無所希求,不求得到,因此開悟,覺悟到自然法則給予眾生的那種公正無私的恩情。因此,我們應該做到心無掛礙,去追隨人生的真理。因為心無掛礙,我們就不會畏懼任何困難,就會遠離那些亂七八糟的妄想,最終讓自己超脫塵世的煩惱。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事實上,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諸佛,只要修此靜心觀心的法門。皆可獲得無上的正等正覺,實現真正徹底的解脫。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由此可知,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夠消弭生活煩惱的大神咒,是能夠破除人間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夠帶來光明前景的無上咒,是無可替代的無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實靈驗,絕不虛無。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所以,《心經》的主題就是告訴各位:

  放下吧!放下吧!讓我們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們中間的每一位,都能夠儘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註:菩薩為何不將咒語的本意講出來,而是講一段無法懂的文字?是因為我們的心容易染著,若講咒語的本意文字,會讓中下根眾生陷入文字意思的執著當中,而無法悟得真心本性。本性里一物一念皆不可存有,若有則為染著,即不可見性。故不如以難懂之文字教人誦讀,因文字難懂,故不染文字相,久而久之,達到念而無念狀態,便可怔入自性三昧當中,而悟得本性!所有咒語皆如是。)

20

主題

273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尋道者

Rank: 5Rank: 5

積分
20055
沙發
鬍子太長了 發表於 2017-2-22 12:39 | 只看該作者
《心經》是大乘經典中最短的一部,是從《妙法蓮華經》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單列出來的經典。歷史上有無數的修行人籍此經典開悟證道。
來的都是客,拿紅包喝茶,不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幼,童叟無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2: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